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20  55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工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自动化逐渐延伸至重工业领域内,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化学、材料等工业,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在重工电气自动化生产加工过程中,其烟气污染一般较大,通常需辅助环保滤烟装置对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的环保滤烟装置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滤烟装置过滤方式单一,对于烟气的过滤、净化能力不足,且结构较为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的定期清洁工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包括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的外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定位环架,所述定位环架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过滤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烟风道,且过滤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螺旋风管,所述螺旋风管的内侧嵌入卡合有过滤芯筒,所述过滤壳体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中转烟管,所述中转烟管的顶端连接有净化壳体,所述净化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卡槽,且净化壳体通过定位卡槽与净化风管卡合,所述净化风管的外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卡合凸翼,且净化风管的内侧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烟气网层、净化网层、吸附网层、防尘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芯筒包括封装卡盖,所述封装卡盖的上表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提拉手,且封装卡盖的下方固定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底端卡合有封装底盖,且滤芯通过定位卡环与封装底盖卡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卡环的外径与滤芯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卡环的数量与滤芯的芯筒数量相同,所述定位卡环与滤芯相互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芯筒的数量不少于四组,且过滤芯筒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过滤芯筒的高度与螺旋风管的高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凸翼的外径与定位卡槽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净化壳体与净化风管通过定位卡槽和卡合凸翼套接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凸翼的数量不高于五组,且卡合凸翼相对于净化风管的圆心均匀对称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网层采用玻璃纤维材质构件,所述净化网层采用hepa材质构件,所述吸附网层采用活性炭网材质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风管与过滤芯筒的配套组合,能够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高效的过滤处理,同时螺旋风管取代了传统直流式烟气流通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烟气的流通面积,同时降低了直流烟气对滤烟装置的径向冲撞,进而提高滤烟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净化风管内的净化网层,能够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烟气净化的高效性,在对滤烟装置清洁过程中,通过过滤芯筒与螺旋风管的套接卡合以及净化风管与净化壳体的套接卡合,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滤烟装置内部的过滤部件进行定期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中过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中净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中净化壳体的平面图;

图5为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中过滤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壳体;2、定位环架;3、定位螺孔;4、烟风道;5、过滤芯筒;51、封装卡盖;52、提拉手;53、滤芯;54、定位卡环;55、封装底盖;6、中转烟管;7、净化壳体;8、防尘滤网;9、螺旋风管;10、净化风管;11、卡合凸翼;12、定位卡槽;13、吸附网层;14、净化网层;15、烟气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包括过滤壳体1,过滤壳体1的外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定位环架2,定位环架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3,过滤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烟风道4,且过滤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螺旋风管9,过滤芯筒5的数量不少于四组,且过滤芯筒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过滤芯筒5的高度与螺旋风管9的高度相同,通过螺旋风管9与过滤芯筒5的配套组合,能够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高效的过滤处理,同时螺旋风管9取代了传统直流式烟气流通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烟气的流通面积,同时降低了直流烟气对滤烟装置的径向冲撞,进而提高滤烟装置的使用寿命。

螺旋风管9的内侧嵌入卡合有过滤芯筒5,过滤芯筒5包括封装卡盖51,封装卡盖51的上表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提拉手52,且封装卡盖51的下方固定有滤芯53,滤芯53的底端卡合有封装底盖55,且滤芯53通过定位卡环54与封装底盖55卡合固定,在对烟气进行处理过程中,烟气从烟风道4输入至螺旋风管9内部,在螺旋风管9的螺旋输送下,过滤芯筒5内的滤芯53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将烟气中的颗粒过滤隔离出,进而过滤后的烟气通过中转烟管6输入至净化壳体7内部进行净化处理,定位卡环54的外径与滤芯53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卡环54的数量与滤芯53的芯筒数量相同,定位卡环54与滤芯53相互一一对应,在对滤烟装置进行定期清洁时,工作人员通过提拉手52将过滤芯筒5从螺旋风管9内抽出,进而工作人员将封装底盖55从滤芯53上取下,对滤芯53内部的烟气颗粒进行清洁处理,在清洁完毕后,通过定位卡环54与滤芯53的一一对应,使封装底盖55与滤芯53再次封装卡合,工作人员将清洁后的过滤芯筒5塞回螺旋风管9内。

过滤壳体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中转烟管6,中转烟管6的顶端连接有净化壳体7,净化壳体7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卡槽12,且净化壳体7通过定位卡槽12与净化风管10卡合,净化风管10的外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卡合凸翼11,卡合凸翼11的外径与定位卡槽12的内径相适配,净化壳体7与净化风管10通过定位卡槽12和卡合凸翼11套接卡合,卡合凸翼11的数量不高于五组,且卡合凸翼11相对于净化风管10的圆心均匀对称排列,在对滤烟装置进行定期清洁时,通过卡合凸翼11与定位卡槽12的配套组合,工作人员将净化风管10从净化壳体7内抽出,对净化风管10内的吸附网层13、净化网层14、烟气网层15进行清洁处理,在清洁完毕后,工作人员将净化风管10卡入净化壳体7内,对烟气进行循环净化处理。

净化风管10的内侧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烟气网层15、净化网层14、吸附网层13、防尘滤网8,烟气网层15采用玻璃纤维材质构件,净化网层14采用hepa材质构件,吸附网层13采用活性炭网材质构件,在对烟气净化过程中,烟气从中转烟管6输入至净化风管10内,进而玻璃纤维材质的烟气网层15对烟气中的小颗粒分子进行过滤净化、hepa材质的净化网层14对烟气中的悬浮颗粒进行过滤净化、活性炭网材质的吸附网层13对烟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洁净烟气排出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对烟气进行处理过程中,烟气从烟风道4输入至螺旋风管9内部,在螺旋风管9的螺旋输送下,过滤芯筒5内的滤芯53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将烟气中的颗粒过滤隔离出,进而过滤后的烟气通过中转烟管6输入至净化壳体7内部进行净化处理,在对烟气净化过程中,烟气从中转烟管6输入至净化风管10内,进而玻璃纤维材质的烟气网层15对烟气中的小颗粒分子进行过滤净化、hepa材质的净化网层14对烟气中的悬浮颗粒进行过滤净化、活性炭网材质的吸附网层13对烟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洁净烟气排出外界,进一步的在对滤烟装置进行定期清洁时,工作人员通过提拉手52将过滤芯筒5从螺旋风管9内抽出,进而工作人员将封装底盖55从滤芯53上取下,对滤芯53内部的烟气颗粒进行清洁处理,在清洁完毕后,通过定位卡环54与滤芯53的一一对应,使封装底盖55与滤芯53再次封装卡合,工作人员将清洁后的过滤芯筒5塞回螺旋风管9内,同步的通过卡合凸翼11与定位卡槽12的配套组合,工作人员将净化风管10从净化壳体7内抽出,对净化风管10内的吸附网层13、净化网层14、烟气网层15进行清洁处理,在清洁完毕后,工作人员将净化风管10卡入净化壳体7内,对烟气进行循环净化处理。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包括过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1)的外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定位环架(2),所述定位环架(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定位螺孔(3),所述过滤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烟风道(4),且过滤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螺旋风管(9),所述螺旋风管(9)的内侧嵌入卡合有过滤芯筒(5),所述过滤壳体(1)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中转烟管(6),所述中转烟管(6)的顶端连接有净化壳体(7),所述净化壳体(7)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卡槽(12),且净化壳体(7)通过定位卡槽(12)与净化风管(10)卡合,所述净化风管(10)的外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卡合凸翼(11),且净化风管(10)的内侧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烟气网层(15)、净化网层(14)、吸附网层(13)、防尘滤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筒(5)包括封装卡盖(51),所述封装卡盖(51)的上表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提拉手(52),且封装卡盖(51)的下方固定有滤芯(53),所述滤芯(53)的底端卡合有封装底盖(55),且滤芯(53)通过定位卡环(54)与封装底盖(55)卡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环(54)的外径与滤芯(53)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卡环(54)的数量与滤芯(53)的芯筒数量相同,所述定位卡环(54)与滤芯(53)相互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筒(5)的数量不少于四组,且过滤芯筒(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过滤芯筒(5)的高度与螺旋风管(9)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翼(11)的外径与定位卡槽(12)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净化壳体(7)与净化风管(10)通过定位卡槽(12)和卡合凸翼(11)套接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翼(11)的数量不高于五组,且卡合凸翼(11)相对于净化风管(10)的圆心均匀对称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网层(15)采用玻璃纤维材质构件,所述净化网层(14)采用hepa材质构件,所述吸附网层(13)采用活性炭网材质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工电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工电气自动化两向曲线进气式环保滤烟装置,为了提高重工业用滤烟装置的过滤、净化能力,所述过滤壳体的一侧连接有烟风道,且过滤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螺旋风管,所述螺旋风管的内侧嵌入卡合有过滤芯筒,所述净化壳体通过定位卡槽与净化风管卡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风管与过滤芯筒的配套组合,能够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高效的过滤处理,且通过净化风管内的净化网层,能够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烟气净化的高效性,在对滤烟装置清洁过程中,通过过滤芯筒与螺旋风管的套接卡合以及净化风管与净化壳体的套接卡合,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滤烟装置内部的过滤部件进行定期清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姜悦;周志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岩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