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24  60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过滤、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空气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空气净化装置也在各种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工作场所、大型公共场所及高档住宅都配有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其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可更换的滤芯,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实现过滤空气中的有机颗粒类灰尘、过滤气溶胶类污染物、活性炭净化、过滤污染气体,但当空气质量好时,如果还开启空气净化设备则会造成阻力大,使得室内空气循环慢,且若空气湿度大时,空气净化设备会吸收潮气,使滤芯过早饱和,需要经常更换,提高了过滤换风成本,同时,使空气净化设备没有办法物尽其用,浪费了空气净化设备过滤活性炭净化、过滤污染气体的实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空气净化设备的滤芯频繁更换的问题,降低空气过滤净化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

设备装载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底壁上,在所述设备装载腔体的顶部和所述顶壁之间形成过滤窗口;

净化阀体,包括净化板、连接铰链和升降电缸,其中,

所述净化板盖合在所述过滤窗口上;

所述连接铰链连接所述净化板的第一端和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

所述升降电缸的推拉杆连接于所述净化板的第二端,所述升降电缸的电缸底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

优选的,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连接铰链位于所述设备装载腔体的上方,所述铰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顶壁之间,且与所述顶壁具有预设距离。

优选的,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净化板的厚度,或者,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净化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净化板的底部截面积大于所述过滤窗口的窗口面积。

优选的,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电缸底座置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底壁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升降电缸的推拉杆可伸缩,其中,

所述推拉杆伸出时,推动所述净化板上升至第一限位,所述净化板与所述过滤窗口分离;

所述推拉杆缩回时,带动所述净化板下降至第二限位,所述净化板紧密盖合所述过滤窗口。

优选的,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净化板为若干个,横向依次布置,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可替换滤芯可单独替换。

优选的,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中,所述连接铰链为若干个,且连接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第一端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升降电缸为若干个,且连接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第二端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壁。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系统,其包括:

舱体,所述舱体的舱壁开设有换气口;

空气净化装置;

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连接换气口,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连接空气净化装置;

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通风管以及所述舱体依次布置,形成一个空气过滤的通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设备装载腔体和净化阀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设备装载腔体的顶部和所述顶壁之间形成过滤窗口;所述净化阀体,包括用于过滤颗粒物质的净化板、连接铰链和升降电缸,所述净化阀体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净化阀体的净化板可以用于吸附过滤颗粒物质,例如,有机颗粒类灰尘、大颗粒污染物,也可以用于过滤气溶胶类污染物;值得注意的是,净化阀体在升降电缸和连接铰链的共同机构作用下可以封闭和打开所述过滤窗口,一方面有利于整个空气净化装置根据空气质量的优劣调整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在不使用净化板的时候打开净化阀体,可以延长整个净化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成本,避免空气在洁净时闭合净化板导致的设备工作时的风阻过大、同时避免水汽等被吸附进净化板内,可以延长整个净化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成本,解决了空气洁净的时候闭合时导致的风阻过大的问题,以及空气净化装置由于吸附水汽导致的滤芯过早饱和,需要经常更换,提高过滤换风成本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阀体闭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阀体打开剖面图。

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0-壳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顶壁,14-底壁,15-进风口,16-出风口,20-设备装载腔体,21-过滤窗口,30-净化阀体,31-净化板,32-连接铰链,33-升降电缸,34-净化板的第一端,35-净化板的第二端,36-推拉杆,37-电缸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空气净化设备的滤芯频繁更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

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实施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可避免空气净化装置出风口外接的大型空气净化设备的滤芯过早饱和,降低了过滤换风成本,避免大型空气净化设备的滤芯频繁更换的问题,使用方便。

实施例一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

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0、设备装载腔体20和净化阀体30,所述壳体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顶壁13和底壁14,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5,所述第二侧壁12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16;所述设备装载腔体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位于所述底壁14上,在所述设备装载腔体20的顶部和所述顶壁13之间形成过滤窗口21;所述净化阀体30,包括净化板31、连接铰链32和升降电缸33,其中,所述净化板31盖合在所述过滤窗口21上;所述连接铰链32连接所述净化板的第一端34和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所述升降电缸33的推拉杆36连接于所述净化板的第二端35,所述升降电缸33的电缸底座37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2。

在具体实施中,设备装载腔体20内部可以承载多种设备,例如压缩机、电机等设备,所述连接铰链32连接所述净化板的第一端34和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壁1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净化板的第一端34与所述连接铰链32为轴连接,所述连接铰链32与所述第一侧壁11亦为轴连接,方便净化板31以连接铰链32为圆心上下旋转一定角度,方便净化阀体30呈现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

具体地,所述净化阀体30,包括净化板31、连接铰链32和升降电缸33,所述净化阀体30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5和所述出风口16之间,所述净化阀体30的净化板31可以用于吸附过滤颗粒物质,例如,有机颗粒类灰尘、大颗粒污染物,也可以用于过滤气溶胶类污染物;值得注意的是,净化阀体30在升降电缸33和连接铰链32的共同机构作用下可以封闭和打开所述过滤窗口21,一方面有利于整个空气净化装置根据空气质量的优劣调整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在不使用净化板31的时候打开净化阀体30,避免空气在洁净时闭合净化板31导致的设备工作时的风阻过大、同时避免水汽等被吸附进净化板31内,可以延长整个净化板3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成本,解决了空气洁净的时候闭合时导致的风阻过大的问题,以及空气净化装置由于吸附水汽导致的滤芯过早饱和,需要经常更换,提高过滤换风成本的问题。

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连接铰链32位于所述设备装载腔体20的上方,所述连接铰链32置于所述进风口15和所述顶壁13之间,且与所述顶壁13具有预设距离。

具体地,由于所述连接铰链32置于所述进风口15和所述顶壁13之间,且与所述顶壁13具有预设距离,保证了净化板31在升降电缸33的作用下打开和闭合可以有绕连接铰链32转动的空间,同时可以保证进风口15进入的空气被阻挡在过滤窗口21一侧。

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净化板31的厚度,或者,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净化板31的厚度相同。

具体地,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净化板31的厚度,或者,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净化板31的厚度相同,保证了净化板31在升降电缸33的推拉杆36伸出时可以将净化板31与过滤窗口21分开的角度足够大,一方面,保证空气能顺利通过,另一方面,确保单位时间内空气进入量最大,避免由于净化板31与过滤窗口21打开太小导致的空气流通不畅的问题。

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净化板31的底部截面积大于所述过滤窗口21的窗口面积。

具体地,所述净化板31的底部截面积大于所述过滤窗口21的窗口面积,有效的保证了过滤窗口21被净化板31盖合时能够完全盖合住,从而保证经过过滤窗口21的空气能被净化板31完全过滤,避免了由于净化板31盖合面积小导致的空气过滤不充分的问题。

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电缸底座37置于所述出风口16和所述底壁14之间。

具体地,所述电缸底座37置于所述出风口16和所述底壁14之间,保证了出风口16能尽可能大的不被遮挡,使过滤窗口21与出风口16之间通风顺畅。

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升降电缸33的推拉杆36可伸缩,其中,

所述推拉杆36伸出时,推动所述净化板31上升至第一限位,所述净化板31与所述过滤窗口21分离;

所述推拉杆36缩回时,带动所述净化板31下降至第二限位,所述净化板31紧密盖合所述过滤窗口21。

具体地,所述净化板的第二端35与所述推拉杆36可以是轴连接,推拉杆36的伸出和缩回可以带动所述净化板31做上升和下降的往复运动,保证了净化板31与过滤窗口21的盖合和分离。

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净化板31为若干个,横向依次布置,所述若干个净化板31的可替换滤芯可单独替换。

具体地,若干个净化板31的可替换滤芯可单独替换,保证了各个滤芯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分别替换,若个别滤芯上的污染物很多则可以进行替换,若个别滤芯很洁净则不需要替换滤芯,有利于降低滤芯耗材的成本。

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连接铰链32为若干个,且连接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第一端34和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升降电缸33为若干个,且连接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第二端35和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二侧壁12。

具体地,所述连接铰链32可以为若干个,所述升降电缸33也可以为若干个,其可以是根据净化板31的数量对应设置,也可以是根据净化板31的受力情况间隔布置连接铰链32或升降电缸33,保证了支撑净化板31的力量的均衡性。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离系统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系统,包括:舱体、空气净化装置和通风管,所述舱体的舱壁开设有换气口,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连接换气口,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连接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通风管以及所述舱体依次布置,形成一个空气过滤的通道。

具体地,舱体可以是隔离帐篷、方舱、病房、厂房等房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舱体的形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

设备装载腔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底壁上,在所述设备装载腔体的顶部和所述顶壁之间形成过滤窗口;

净化阀体,包括净化板、连接铰链和升降电缸,其中,

所述净化板盖合在所述过滤窗口上;

所述连接铰链连接所述净化板的第一端和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

所述升降电缸的推拉杆连接于所述净化板的第二端,所述升降电缸的电缸底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铰链位于所述设备装载腔体的上方,所述铰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顶壁之间,且与所述顶壁具有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净化板的厚度,或者,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净化板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板的底部截面积大于所述过滤窗口的窗口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缸底座置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底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电缸的推拉杆可伸缩,其中,

所述推拉杆伸出时,推动所述净化板上升至第一限位,所述净化板与所述过滤窗口分离;

所述推拉杆缩回时,带动所述净化板下降至第二限位,所述净化板紧密盖合所述过滤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板为若干个,横向依次布置,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可替换滤芯可单独替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铰链为若干个,且连接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第一端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壁;

所述升降电缸为若干个,且连接所述若干个净化板的第二端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壁。

9.一种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体,所述舱体的舱壁开设有换气口;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连接换气口,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连接空气净化装置;

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所述通风管以及所述舱体依次布置,形成一个空气过滤的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隔离系统,涉及空气过滤、净化技术领域。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设备装载腔体和净化阀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设备装载腔体的顶部和所述顶壁之间形成过滤窗口;所述净化阀体在升降电缸和连接铰链的共同作用下封闭和打开所述过滤窗口,利于整个空气净化装置根据空气质量的优劣调整工作模式,同时,在不使用净化板的时候打开净化阀体,延长净化板的使用寿命,解决空气净化装置对接的大型空气净化设备吸附颗粒类灰尘、气溶胶类污染物过多导致的其滤芯过早饱和、更换频繁,提高过滤换风成本、浪费其活性炭净化、过滤污染气体的实质功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王鹏;王俊涛;王颖;张春;王春阳;解洪国;孙书运;苗月航;孟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