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装车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25  60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用装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装车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应用集装箱装卸物料主要是采用集装箱翻转机,该设备对安装有较高技术要求,同时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操作此设备,且该设备一旦安装完,装卸位置就无法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装车机,该运输机可针对物料输送集装箱内部空间进行移动式连续输送,且结构简单,输送能力大,使输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和输送装置,所述车本体包括支撑架、行走轮及下料斗,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下料斗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输送装置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该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前滚轮、后滚轮、输送皮带及用于驱动输送皮带的驱动组件,安装架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后滚轮安装在安装架的最底端,前滚轮安装在安装架的最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链轮、传动链条、从动链轮及传动轴,所述电机安装在安装架上,该电机的输出端与主链轮相连,该主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相连,所述传动轴穿设在从动链轮上,安装架、前滚轮、传动轴及后滚轮的外侧共同绕设有所述的输送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在最底端输送皮带上表面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支撑架安装在下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架倾斜安装在上支撑架上,下料斗安装在上支撑架上,且下料斗底端出料口设置在最底端的输送皮带上表面的上方。

进一步的,下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支撑架高度的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升降装置为两个伸缩驱动机构,两个伸缩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下支撑架的两端,且伸缩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上支撑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本专利的装车机可根据集装箱运输车的特点及物料装载点、卸载点位置,实现移动式连续输送,且结构简单,输送能力大,输送距离便于调整,使输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从另外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前滚轮,2、后滚轮,3、行走轮,4、电机,5、主链轮,6、从动链轮,7、传动链条,8、传动轴,9、安装架,10、输送皮带,11、伸缩驱动机构,12、转向轮,13、下料斗,14、下支撑架,15、上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根据附图可知,一种集装箱装车机,该装车机包括车本体和输送装置,所述车本体包括支撑架、行走轮3及下料斗13,所述行走轮3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轮12,所述下料斗13安装在支撑架上,下料斗13的出料口设置在最底端输送皮带10上表面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该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9、前滚轮1、后滚轮2、输送皮带10及用于驱动输送皮带10的驱动组件,安装架9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后滚轮2安装在安装架9的最底端,前滚轮1安装在安装架9的最顶端,安装架的最高端为装车机机的卸货端;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主链轮5、传动链条7、从动链轮6及传动轴8,所述电机4安装在安装架9上,该电机4的输出端与主链轮5相连,该主链轮5与从动链轮6通过传动链条7相连,所述传动轴8穿设在从动链轮6上,安装架9、前滚轮1、传动轴8及后滚轮2的外侧共同绕设有所述的输送皮带10;

启动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驱动主链轮5进行转动,主链轮5通过传动链条7带动从动链轮6进行同步转动,从动链轮6带动传动轴8进行转动,传动轴8驱动输送皮带10进行输送熟料,完成装车工作;

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15和下支撑架14,上支撑架15安装在下支撑架14的上方,安装架9倾斜安装在上支撑架15上,安装架9可在上支撑架15上调节角度,可针对不同高度的集装箱调节上支撑架15的倾斜角度;

下料斗13安装在上支撑架15上,且下料斗13底端出料口设置在最底端的输送皮带10上表面的上方;下支撑架1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支撑架15高度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为两个伸缩驱动机构11,两个伸缩驱动机构11分别设置在下支撑架14的两端,且伸缩驱动机构11的输出端与上支撑架15相连。

所述下支撑架14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3,该行走轮由驱动电机控制行走轮3进行行走或静止,所述底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轮12,下支撑架14上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电机、驱动电机电连接,通过控制电机用于控制输送皮带10进行运转,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进而控制行走轮进行工作。

下支撑架1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支撑架15高度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为两个伸缩驱动机构11,两个伸缩驱动机构11分别设置在下支撑架14的两端,且伸缩驱动机构11的输出端与上支撑架15相连,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集装箱的装货高度从而通过升降装置调整安装架9的高度,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为强加稳定度,可在安装架9的上方加装有衍梁架,用来支撑安装架9。

工作过程:将用于收集熟料的集装箱车倒车停在熟料堆棚里面(或外面)固定位置上,采用本专利的装车机通过行走轮3和转向轮12移动调整安装架9的卸货端在集装箱里的位置(左右)和距离(前后),通过铲车把熟料放在装车机的下料斗13里,熟料在输送皮带10的输送下从输送皮带10的卸货端将熟料不断输送到集装箱里,熟料装车机随熟料在集装箱堆积程度不断间歇地向后移动,通过人为观察熟料在集装箱里的吨数,大约在29~30吨左右,皮带机停止运行,铲车停止向下料斗内上料,电机4停止运行,熟料装车机开始向后移动,集装箱封闭箱门,集装箱车离开装料点,完成熟料的运输过程。

本专利根据市场需求及熟料放散特点自行设计,本专利熟料运输机结构简单,操作人员无需培训,1人即可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操作方便,此设备可根据放散位置设计不同结构形式,输送距离易于调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ⅰ、ⅱ、ⅲ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包括车本体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本体包括支撑架、行走轮(3)及下料斗(13),所述行走轮(3)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下料斗(13)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输送装置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该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9)、前滚轮(1)、后滚轮(2)、输送皮带(10)及用于驱动输送皮带(10)的驱动组件,安装架(9)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后滚轮(2)安装在安装架(9)的最底端,前滚轮(1)安装在安装架(9)的最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主链轮(5)、传动链条(7)、从动链轮(6)及传动轴(8),所述电机(4)安装在安装架(9)上,该电机(4)的输出端与主链轮(5)相连,该主链轮(5)与从动链轮(6)通过传动链条(7)相连,所述传动轴(8)穿设在从动链轮(6)上,安装架(9)、前滚轮(1)、传动轴(8)及后滚轮(2)的外侧共同绕设有所述的输送皮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13)的出料口设置在最底端输送皮带(10)上表面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转向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架(15)和下支撑架(14),上支撑架(15)安装在下支撑架(14)的上方,安装架(9)倾斜安装在上支撑架(15)上,下料斗(13)安装在上支撑架(15)上,且下料斗(13)底端出料口设置在最底端的输送皮带(10)上表面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其特征在于:下支撑架(1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支撑架(15)高度的升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为两个伸缩驱动机构(11),两个伸缩驱动机构(11)分别设置在下支撑架(14)的两端,且伸缩驱动机构(11)的输出端与上支撑架(15)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装车机,包括车本体和输送装置,所述车本体包括支撑架、行走轮及下料斗,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下料斗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输送装置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该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前滚轮、后滚轮、输送皮带及用于驱动输送皮带的驱动组件,安装架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上,后滚轮安装在安装架的最底端,前滚轮安装在安装架的最顶端,该装车机可针对物料输送集装箱内部空间进行移动式连续输送,且结构简单,输送能力大,使输送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丙武;赵波涛;兰野;方贵忠;张付国;潘运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辽阳天瑞辽塔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