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31  6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饮食而产生的废弃、剩余的垃圾日益增多,而针对日常的餐厨垃圾通常需要在集中处理后才能够排放或者进行二次利用,在餐厨垃圾的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垃圾进行机械分拣、挤压、磨碎、稀释、沉降、过滤、反应等,其中对浆液的过滤必不可少,传统的过滤装置大多数采用筛网进行粗滤,其过滤效果较差,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餐厨垃圾粗过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风流器包括分流盘,分流盘上均匀设置有分流孔,从入料口流入过滤罐内的垃圾浆液经分流盘分为多股,分股后的浆液均落至层级过滤装置上,提高层级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分流器包括分流筒,分流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分流孔,浆液能够从分流盘以及分流盘的四周流至层级过滤装置,更加均匀,配合层级过滤装置,过滤效果显著;层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筛板,第一筛板设置在分流盘的下方,第一筛板用于浆液的初级粗过滤;过滤罐罐壁上位于第一筛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排渣口,第一排渣口用于滤渣的清理,第一排渣口上设置有快开阀门,快开阀门能够实现第一排渣口的快速打开;层级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筛板,第二筛板设置在第一筛板的下侧,第二筛板用于浆液的二次粗过滤;快开阀门包括阀门板,阀门板通过合页与过滤罐罐壁相连,阀门板能够实现翻转开合,阀门板上设置有快开螺丝,盖合时紧固,打开时便捷;过滤罐包括上罐体、中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和下罐体均设置为锥形且相对于中罐体对称,能够实现装置的反冲洗;入料口连通设置有入料管,出料口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入料管和出料管用于垃圾浆液的导流等);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包括过滤罐,其中:所述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过滤罐的内部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下方设置有层级过滤装置,从所述入料口进入的垃圾浆液能在所述分流器的作用下分股流至所述层级过滤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分流器包括分流盘,所述分流盘上均匀设置有分流孔。

优选地,所述分流器包括分流筒,所述分流盘设置在所述分流筒的底部,所述分流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分流孔。

优选地,所述层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筛板,所述第一筛板设置在所述分流盘的下方,所述第一筛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一筛孔。

优选地,所述过滤罐的罐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筛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排渣口;所述第一排渣口上设置有快开阀门。

优选地,所述层级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筛板,所述第二筛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筛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二筛孔,所述第二筛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筛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过滤罐的罐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筛板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上设置有快开阀门。

优选地,所述快开阀门包括阀门板,其中:所述阀门板通过合页与所述过滤罐的罐壁相连;所述阀门板可翻转盖合在所述第一排渣口或者所述第二排渣口上;所述阀门板上设置有快开螺丝。

优选地,所述过滤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罐体、中罐体和下罐体,其中:所述入料口设置在所述上罐体的顶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下罐体的底部;所述上罐体和所述下罐体均设置有锥形,所述上罐体和所述下罐体相对于所述中罐体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入料口连通设置有入料管,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连通设置有出料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经沉降、静置后的垃圾浆液和乳化水层经所述入料口进入所述过滤罐内部;所述过滤灌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经过滤罐过滤后的浆液经所述出料口排出;所述过滤罐的内部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下方设置有层级过滤装置,从所述入料口进入的垃圾浆液能在所述分流器的作用下分股流至所述层级过滤装置上,所述层级过滤装置能够对浆液进行多级过滤,所述分流器能够将入料口流入的垃圾浆液分为多股,分流后的浆液能够更加均匀的落至层级过滤装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器和层级过滤装置相互配合过滤效果显著,过滤效率高效,整体采用自流式的过滤方式,能够有效节省能源,保证成本,一方面有效地阻止了操作人员和待处理物料的直接接触,更好的保证了操作环境的污染和防治,另一方面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整体体积小而精,有效节约占地面积,灵活性较高,不但可以应用在餐厨垃圾的过滤工艺上,而且可以用于危废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环保行业的粗过滤工序,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体和层级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流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流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圆台形分流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筛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筛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快开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含另一实施方式的圆台形分流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过滤罐;11、上罐体;111、入料口;12、中罐体;121、第一排渣口;122、第二排渣口;13、下罐体;131、出料口;2、分流器;21、分流盘;211、分流孔;22、分流筒;3、层级过滤装置;31、第一筛板;311、第一筛孔;32、第二筛板;321、第二筛孔;4、快开阀门;41、阀门板;42、合页;43、快开螺丝;5、入料管;6、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包括过滤罐1,其中:过滤罐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111,过滤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1,过滤罐1的内部位于入料口111的下方设置有分流器2,分流器2的下方设置有层级过滤装置3,从入料口111进入的垃圾浆液能在分流器2的作用下分股流至层级过滤装置3上。

在使用的过程中,餐厨垃圾先集中进行机械分拣、挤压、磨碎后变为浓度较大的糊状浆液,按比例加水稀释后,进入至沉降设备搅拌并静置,沉降、静置后的下层浆液和乳化水层在高位自流或泵体的作用下,经入料口111流入过滤罐1的罐体内,浆液首先进入分流器2,并在分流器2的作用分为多股流至层级过滤装置3,层级过滤装置3对浆液进行粗过滤,过滤后的浆液从出料口131流出,过滤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器2能够将浆液分为多股,充分均匀地流至层级过滤装置3,不但过滤效果显著,过滤效率高效,而且自流式的过滤方式,能够有效节省能源,保证成本,同时有效地阻止了操作人员和待处理物料的直接接触,更好的保证了操作环境的污染和防治。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分流器2包括分流盘21,分流盘21上均匀设置有分流孔211,分流盘21直径设置为300mm,分流孔211孔径设置为30mm。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分流器2包括分流筒22,分流盘21设置在分流筒22的底部,分流筒22的筒壁上设置有分流孔211,流入分离器分流器2内的浆液,能够从分流筒22筒壁上的分流孔211流出,使浆液能够均匀地接触层级过滤装置3,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可选地,如图5所示,分流筒22设置为圆台形,分流筒22的顶部口径大于其底部口径,倾斜设置的筒壁进一步扩大浆液与层级过滤装置3的直接接触面积。

可选地,如图9所示,分流筒22从外到内至少设置有两层套筒,所述套筒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圆台形套筒的顶部口径小于其底部口径,仅位于最外侧的套筒上设置有分流孔,相邻套筒的筒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分流筒22的顶部直接与入料口111相连通,流入的分流筒22内部的浆液经导流通道导流后,能够进一步扩大浆液与层级过滤装置3的直接接触面积;可选地,最外侧的套筒可与锥形上罐体11的内臂贴合设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6所示,层级过滤装置3包括第一筛板31,第一筛板31设置在分流盘21的下方,第一筛板31采用不锈钢筛板,其厚度设置为5mm,直径设置为800mm,第一筛板31上均匀设置有第一筛孔311,第一筛孔311的孔径设置为5mm,相邻第一筛孔311的圆心距为10mm。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过滤罐1的罐壁上位于第一筛板3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排渣口121,第一排渣口121的底侧与第一筛板31平齐,便于排渣;第一排渣口121的位置设置有法兰,法兰上设置有快开阀门4。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7所示,层级过滤装置3还包括第二筛板32,第二筛板32设置在第一筛板31的下方,第二筛板32采用不锈钢筛板,其厚度设置为5mm,直径设置为800mm,第二筛板32上均匀设置有第二筛孔321,第二筛孔321的孔径小于第一筛孔311的孔径,第二筛孔321的孔径设置为3mm,相邻第二筛孔321的圆心距为10mm。

类似地,层级过滤装置3可以设置为多层筛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过滤罐1的罐壁上位于第二筛板3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排渣口122,第二排渣口122的底侧与第二筛板32平齐,便于排渣;第二排渣口122上设置有法兰,法兰上设置有快开阀门4。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快开阀门4包括阀门板41,其中:阀门板41通过合页42与过滤罐1的罐壁相连;阀门板41可翻转盖合在第一排渣口121或者第二排渣口122上;阀门板41上设置有快开螺丝43,快开螺丝43能螺纹连接在对应法兰上,使阀门板41紧固封堵对应排渣口。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过滤罐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罐体11、中罐体12和下罐体13,其中:入料口111设置在上罐体11的顶部;出料口131设置在下罐体13的底部;中罐体12设置为柱形,其内径设置为800mm,高度设置为1000mm,上罐体11和下罐体13均设置有锥形,其高度设置为400mm,上罐体11的顶部口径小于底部口径,上罐体11和下罐体13相对于中罐体12对称设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入料口111连通设置有入料管5,出料口131的位置连通设置有出料管6,入料管5和出料管6均采用直径为80mm的管路;在清洗过滤罐的过程中,通过对调入料管5和出料管6的接入方向,能够实现正反冲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罐(1),其中:

所述过滤罐(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111),所述过滤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31),所述过滤罐(1)的内部位于所述入料口(111)的下方设置有分流器(2),所述分流器(2)的下方设置有层级过滤装置(3),从所述入料口(111)进入的垃圾浆液能在所述分流器(2)的作用下分股流至所述层级过滤装置(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2)包括分流盘(21),所述分流盘(21)上均匀设置有分流孔(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2)包括分流筒(22),所述分流盘(21)设置在所述分流筒(22)的底部,所述分流筒(22)的筒壁上设置有分流孔(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级过滤装置(3)包括第一筛板(31),所述第一筛板(31)设置在所述分流盘(21)的下方,所述第一筛板(31)上均匀设置有第一筛孔(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的罐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筛板(3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排渣口(121);

所述第一排渣口(121)上设置有快开阀门(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级过滤装置(3)还包括第二筛板(32),所述第二筛板(32)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31)的下方,所述第二筛板(32)上均匀设置有第二筛孔(321),所述第二筛孔(32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筛孔(311)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的罐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筛板(3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排渣口(122);

所述第二排渣口(122)上设置有快开阀门(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开阀门(4)包括阀门板(41),其中:

所述阀门板(41)通过合页(42)与所述过滤罐(1)的罐壁相连;

所述阀门板(41)可翻转盖合在所述第一排渣口(121)或者所述第二排渣口(122)上;

所述阀门板(41)上设置有快开螺丝(43)。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罐体(11)、中罐体(12)和下罐体(13),其中:

所述入料口(111)设置在所述上罐体(11)的顶部;

所述出料口(131)设置在所述下罐体(13)的底部;

所述上罐体(11)和所述下罐体(13)均设置有锥形,所述上罐体(11)和所述下罐体(13)相对于所述中罐体(12)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111)连通设置有入料管(5),所述出料口(131)的位置连通设置有出料管(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过滤设备,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餐厨垃圾粗过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过滤罐的内部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下方设置有层级过滤装置,从所述入料口进入的垃圾浆液能在所述分流器的作用下分股流至所述层级过滤装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器能够将浆液分为多股并充分均匀地流至层级过滤装置,不但过滤效果显著,过滤效率高效,而且自流式的过滤方式,能够有效节省能源,保证成本,同时有效地阻止了操作人员与待处理物料直接接触,更好的保证了操作环境的污染和防治。

技术研发人员:王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路;关向辉
技术研发日:2020.05.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