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8-02  59


本发明涉及雷管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



背景技术:

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

在雷管的制备过程中,在完成加药、引信装配、装塞、卡口、激光标记等工序之后,需要将各种包含线束的工业雷管成品从装配模具内卸载,最后进行包装运输,传统的成品工业雷管卸模方式主要由操作工人手工完成,不仅危险,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能够快速准确的将各种包含线束的工业雷管成品从装配模具内卸载,降低了危险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用于卸载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内的各种包含线束的工业雷管成品,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限位机构、雷管顶出机构、线束解锁机构和线束移出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工业雷管装配模具进行限位;所述雷管顶出机构用于将各工业雷管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顶出;所述线束解锁机构用于对各工业雷管线束进行解锁;所述线束移出机构用于将各工业雷管线束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内移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业雷管线束为电子雷管线束,所述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若干隔板,各隔板将盒体内部空间划分为若干用于存放电子雷管线束的存放腔;所述电子雷管线束的一端连接有电子雷管,电子雷管线束的另一端连接有尾盖;所述盒体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电子雷管的第一固定机构和若干用于固定尾盖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盒体前侧板外侧的第一水平凸条、第二水平凸条和水平垫板;所述第一水平凸条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电子雷管上部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水平凸条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电子雷管下部的第二卡口,所述水平垫板上设置有若干避让孔,且第一卡口、第二卡口和避让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后侧板上方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若干与尾盖相适配的固定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包括限位板、限位架和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板具有用于抵持盒体的抵持面,且抵持面设置有若干与电子雷管相适配的导槽;所述限位气缸设置在限位架上,用于驱动限位板横向运动;所述雷管顶出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下方,包括顶出板和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板上设置有若干顶出杆,各顶出杆可自台面穿出将对应的电子雷管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所述顶出气缸用于驱动顶出板升降运动;还包括线束约束机构;所述线束约束机构包括第一约束气缸、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约束气缸和第三约束气缸;所述第一约束气缸设置在限位架上,用于驱动第二约束气缸纵向运动;所述第二约束气缸横向设置在限位板的一端,且第二约束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膨胀头;所述第三约束气缸通过约束支架纵向设置在限位板的另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束解锁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包括松尾盖支架,所述松尾盖支架上横向设置有若干松尾盖气缸,所述松尾盖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松尾盖板,且松尾盖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松开固定在第二固定机构上的尾盖的松尾盖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业雷管线束为环状的导爆雷管线束,所述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杆,各导爆雷管线束放置在两限位杆之间;所述导爆雷管线束的一端连接有导爆雷管;所述盒体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电子雷管的第一固定机构和若干用于固定各导爆雷管线束的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盒体前侧板外侧的第一水平凸条、第二水平凸条和水平垫板;所述第一水平凸条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导爆雷管上部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水平凸条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导爆雷管下部的第二卡口,所述水平垫板上设置有若干避让孔,且第一卡口、第二卡口和避让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后侧板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有与导爆雷管线束相适配的卡槽,卡槽内设置有用于锁止导爆雷管线束的锁止舌;顶板上设置有锁止滑槽,锁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用于控制锁止舌的锁止滑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包括限位板、限位架和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板具有用于抵持盒体的抵持面,且抵持面设置有若干与导爆雷管相适配的导槽;所述限位气缸设置在限位架上,用于驱动限位板横向运动;所述雷管顶出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下方,包括顶出板和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板上设置有若干顶出杆,各顶出杆可自台面穿出将对应的导爆雷管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所述顶出气缸用于驱动顶出板升降运动;还包括线束约束机构;所述线束约束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在限位板背面的第四约束气缸,所述第四约束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约束板,两约束板位于限位板上方,用于收拢各导爆雷管线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束解锁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包括解锁固定座,所述解锁固定座上水平设置有第一解锁气缸,所述第一解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解锁移动座,所述解锁移动座上有第二解锁气缸,所述第二解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解锁拨板,所述解锁拨板设置有与锁止滑块相适配的解锁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束移出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包括移出支架、第一移出气缸、第二移出气缸和夹体;所述移出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纵向滑轨,纵向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座;所述第一移出气缸用于驱动滑座沿纵向滑轨移动;所述第二移出气缸设置在滑座上,且第二移出气缸的活塞杆与夹体连接,用于驱动夹体升降运动;所述夹体的夹口处设置有若干卡齿;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纵向导轨和进料气缸;所述纵向导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架,且定位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进料气缸用于推动工业雷管装配模具沿纵向导轨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料机构;所述第一出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支架、第一出料气缸、第二出料气缸、第三出料气缸和u形料仓;所述第一出料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滑轨,横向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第一出料气缸用于驱动滑板沿横向滑轨运动;所述u形料仓的底部与滑板连接;且u形料仓的其中一侧壁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置有伸缩拨杆;所述第二出料气缸用于驱动各伸缩拨杆沿水平滑槽运动;所述第三出料气缸设置在u形料仓的一侧开口处,用于将u形料仓内的工业雷管线束推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料机构,且台面设置有与第二出料机构相适配的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机构包括第二出料支架、第四出料气缸和第五出料气缸;所述第四出料气缸设置在第二出料支架上,且第四出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可自出料口穿过的升降板;所述第五出料气缸用于将升降板上的工业雷管装配模具推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利用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雷管顶出机构、线束解锁机构和线束移出机构,能够快速准确的将工业雷管线束自模具内移出,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还通过设置线束约束机构,防止线束移出机构工作时,工业雷管线束散开;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出料机构和第二出料机构,对移出的工业雷管线束和工业雷管装配模具进行收集存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自动卸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自动卸模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限位机构和线束约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雷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线束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线束移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工业雷管装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子雷管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自动卸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自动卸模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限位机构和线束约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线束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工业雷管装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导爆雷管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00-盒体;101-隔板;102-存放腔;103-水平垫板;104-避让孔;105-第二水平凸条;106-第二卡口;107-第一水平凸条;108-第一卡口;109-凸台;110-固定槽;111-电子雷管线束;112-电子雷管;113-尾盖;114-限位杆;115-顶板;116-卡槽;117-锁止滑槽;118-锁止滑块;119-锁止舌;120-导爆雷管线束;121-绑带;122-导爆雷管;

2-工作台;200-台面;201-出料口;202-控制箱;

3-进料机构;300-定位架;301-导向板;302-纵向导轨;303-进料气缸;

4-限位机构;400-限位架;401-限位气缸;402-限位板;403-导槽;

5-雷管顶出机构;500-顶出气缸;501-顶出板;502-顶出杆;

6-线束解锁机构;600-松尾盖支架;601-松尾盖气缸;602-松尾盖板;603-松尾盖槽;610-解锁固定座;611-第一解锁气缸;612-解锁移动座;613-第二解锁气缸;614-解锁拨板;615-解锁槽;

7-线束移出机构;700-移出支架;701-纵向滑轨;702-第一移出气缸;703-滑座;704-第二移出气缸;705-夹体;706-卡齿;

8-第一出料机构;800-第一出料支架;801-横向滑轨;802-滑板;803-第一出料气缸;804-u形料仓;805-滑槽;806-伸缩拨杆;807-第二出料气缸;808-第三出料气缸;

9-第二出料机构;900-第二出料支架;901-第四出料气缸;902-升降板;903-第五出料气缸;

10-线束约束机构;1000-第一约束气缸;1001-第二约束气缸;1002-膨胀头;1003-约束支架;1004-第三约束气缸;1010-第四约束气缸;1011-约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盒体100,盒体100内设置有若干隔板101,各隔板101将盒体100内部空间划分为若干用于存放电子雷管线束111的存放腔102;电子雷管线束111的一端连接有雷管112,电子雷管线束111的另一端连接有尾盖113;

盒体100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雷管112的第一固定机构和若干用于固定尾盖113的第二固定机构。具体的,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盒体100前侧板外侧的第一水平凸条107、第二水平凸条105和水平垫板103;第一水平凸条107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雷管112上部的第一卡口108,第二水平凸条105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雷管112下部的第二卡口106,水平垫板103上设置有若干避让孔104,且第一卡口108、第二卡口106和避让孔104一一对应;

第二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100后侧板上方的凸台109,凸台109上设置有若干与尾盖113相适配的固定槽110。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卸模机,用于卸载如上述的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内的各电子雷管线束111,包括工作台2,工作台2设置有限位机构4、雷管顶出机构5、线束解锁机构6和线束移出机构7;

限位机构4用于对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进行限位;

雷管顶出机构5用于将各雷管112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

线束解锁机构6用于松开固定在第二固定机构上的各尾盖113;

线束移出机构7用于将各电子雷管线束111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内移出。

参见图4所示,限位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限位板402、限位架400和限位气缸401;限位板402具有用于抵持盒体100的抵持面,且抵持面设置有若干与雷管112相适配的导槽403;限位气缸401设置在限位架400上,用于驱动限位板402横向运动;具体的,还包括线束约束机构10;线束约束机构10包括第一约束气缸100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约束气缸1001和第三约束气缸1004;第一约束气缸1000设置在限位架400上,用于驱动第二约束气缸1001纵向运动;第二约束气缸1001横向设置在限位板402的一端,且第二约束气缸1001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膨胀头1002;第三约束气缸1004通过约束支架1003纵向设置在限位板402的另一端。

参见图5所示,雷管顶出机构5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下方,包括顶出板501和顶出气缸500;顶出板501上设置有若干顶出杆502,各顶出杆502可自台面200穿出将对应的雷管112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顶出气缸500用于驱动顶出板501升降运动。

参见图6所示,线束解锁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松尾盖支架600,松尾盖支架600上横向设置有若干松尾盖气缸601,松尾盖气缸601的活塞杆连接有松尾盖板602,且松尾盖板602的底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松开固定在第二固定机构上的尾盖113的松尾盖槽603。

参见图7所示,线束移出机构7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移出支架700、第一移出气缸702、第二移出气缸704和夹体705;移出支架700的顶部设置有纵向滑轨701,纵向滑轨701上滑动设置有滑座703;第一移出气缸702用于驱动滑座703沿纵向滑轨701移动;第二移出气缸704设置在滑座703上,且第二移出气缸704的活塞杆与夹体705连接,用于驱动夹体705升降运动;夹体705的夹口处设置有若干卡齿706。

参见图3所示,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设置有进料机构3;进料机构3包括纵向导轨302和进料气缸303;纵向导轨30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架300,且定位架30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301;进料气缸303用于推动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沿纵向导轨302移动。

参见图8所示,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设置有第一出料机构8;第一出料机构8包括第一出料支架800、第一出料气缸803、第二出料气缸807、第三出料气缸808和u形料仓804;第一出料支架800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滑轨801,横向滑轨801上滑动设置有滑板802;第一出料气缸803用于驱动滑板802沿横向滑轨801运动;u形料仓804的底部与滑板802连接;且u形料仓804的其中一侧壁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水平滑槽805,水平滑槽805内设置有伸缩拨杆806;第二出料气缸807用于驱动各伸缩拨杆806沿水平滑槽805运动;第三出料气缸808设置在u形料仓804的一侧开口处,用于将u形料仓804内的电子雷管线束111推出。

参见图9所示,工作台2的台面200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料机构9,且台面200设置有与第二出料机构9相适配的出料口201;第二出料机构9包括第二出料支架900、第四出料气缸901和第五出料气缸903;第四出料气缸901设置在第二出料支架900上,且第四出料气缸901的活塞杆连接有可自出料口201穿过的升降板902;第五出料气缸903用于将升降板902上的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推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将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放置在工作台2台面200上的进料工位上,此时,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在导向板301的引导下抵持于定位架300,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到位后,进料气缸303推动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沿纵向导轨302移动至操作工位;

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到达操作工位后,线束约束机构10的第一约束气缸1000驱动第二约束气缸1001纵向运动至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的外侧,然后第二约束气缸1001伸出,第一约束气缸1000和第三约束气缸1004同时运动,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内的各电子雷管线束111在第二约束气缸1001和第三约束气缸1004的作用下向中间集中归拢。然后,限位机构4的限位板402在限位气缸401的驱动下抵持于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的雷管侧,且导槽403与各雷管112相适配。

此时,雷管顶出机构5的顶出板501在顶出气缸500的作用下上升,顶出杆502依次穿过台面200和水平垫板103的避让孔104后,将对应的雷管112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同时对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进行限位。

线束解锁机构6的松尾盖板602在松尾盖气缸601的驱动下,向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的尾盖侧运动,且松尾盖板602底面的松尾盖槽603将对应的尾盖113自第二固定机构上松开。

线束移出机构7的夹体705在第一移出气缸702和第二移出气缸704的作用下,将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内的各电子雷管线束111夹出并转移至第一出料机构8的u形料仓804内。

第一出料机构8的u形料仓804内承载电子雷管线束111后,伸缩拨杆806伸出,同时第二出料气缸807驱动伸缩拨杆806沿水平滑槽805运动,将u形料仓804的电子雷管线束111拨动归拢,防止其自u形料仓804掉出。然后第一出料气缸803驱动u形料仓804运动至第三出料气缸808对应处后,第三出料气缸808将u形料仓804内的电子雷管线束111推出,电子雷管线束111移动至存储位储存。

另一方面,电子雷管线束111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移出后,雷管顶出机构5的顶出板501在顶出气缸500的作用下下降,顶出杆退出,解除了对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进行限位,然后进料气缸303推动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沿纵向导轨302移动至出料口201处的升降板902上。第二出料机构9的第四出料气缸901驱动升降板902下降至预设位置后,第五出料气缸903将升降板902上的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推出至存储位储存。

实施例二

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示例中工业雷管线束为环状的导爆雷管线束120,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盒体100,盒体100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杆140,各导爆雷管线束120放置在两限位杆140之间;导爆雷管线束120的一端连接有导爆雷管122;

盒体100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电子雷管112的第一固定机构和若干用于固定各导爆雷管线束120的第三固定机构;

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盒体100前侧板外侧的第一水平凸条107、第二水平凸条105和水平垫板103;第一水平凸条107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导爆雷管122上部的第一卡口108,第二水平凸条105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导爆雷管122下部的第二卡口106,水平垫板103上设置有若干避让孔104,且第一卡口108、第二卡口106和避让孔104一一对应;

第三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100后侧板上方的顶板115,顶板115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有与导爆雷管线束120相适配的卡槽116,卡槽116内设置有用于锁止导爆雷管线束120的锁止舌119;顶板115上设置有锁止滑槽117,锁止滑槽117内滑动设置有用于控制锁止舌119的锁止滑块118。

参见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限位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限位板402、限位架400和限位气缸401;限位板402具有用于抵持盒体100的抵持面,且抵持面设置有若干与导爆雷管122相适配的导槽403;限位气缸401设置在限位架400上,用于驱动限位板402横向运动;

雷管顶出机构5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下方,包括顶出板501和顶出气缸500;顶出板501上设置有若干顶出杆502,各顶出杆502可自台面200穿出将对应的导爆雷管122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顶出气缸500用于驱动顶出板501升降运动;

还包括线束约束机构10;线束约束机构10包括两相对设置在限位板402背面的第四约束气缸1010,第四约束气缸1010的活塞杆连接有约束板1011,两约束板1011位于限位板402上方,用于收拢各导爆雷管线束120。

参见图16所示,线束解锁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解锁固定座610,解锁固定座610上水平设置有第一解锁气缸611,第一解锁气缸611的活塞杆连接有解锁移动座612,解锁移动座612上有第二解锁气缸613,第二解锁气缸613的活塞杆连接有解锁拨板614,解锁拨板614设置有与锁止滑块118相适配的解锁槽615。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用于卸载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内的各种包含线束的工业雷管成品,包括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设置有限位机构(4)、雷管顶出机构(5)、线束解锁机构(6)和线束移出机构(7);

所述限位机构(4)用于对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进行限位;

所述雷管顶出机构(5)用于将各工业雷管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顶出;

所述线束解锁机构(6)用于对各工业雷管线束进行解锁;

所述线束移出机构(7)用于将各工业雷管线束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内移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雷管线束为电子雷管线束(111),所述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盒体(100),所述盒体(100)内设置有若干隔板(101),各隔板(101)将盒体(100)内部空间划分为若干用于存放电子雷管线束(111)的存放腔(102);所述电子雷管线束(111)的一端连接有电子雷管(112),电子雷管线束(111)的另一端连接有尾盖(113);

所述盒体(100)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电子雷管(112)的第一固定机构和若干用于固定尾盖(113)的第二固定机构;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盒体(100)前侧板外侧的第一水平凸条(107)、第二水平凸条(105)和水平垫板(103);所述第一水平凸条(107)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电子雷管(112)上部的第一卡口(108),所述第二水平凸条(105)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电子雷管(112)下部的第二卡口(106),所述水平垫板(103)上设置有若干避让孔(104),且第一卡口(108)、第二卡口(106)和避让孔(104)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100)后侧板上方的凸台(109),所述凸台(109)上设置有若干与尾盖(113)相适配的固定槽(1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限位板(402)、限位架(400)和限位气缸(401);所述限位板(402)具有用于抵持盒体(100)的抵持面,且抵持面设置有若干与电子雷管(112)相适配的导槽(403);所述限位气缸(401)设置在限位架(400)上,用于驱动限位板(402)横向运动;

所述雷管顶出机构(5)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下方,包括顶出板(501)和顶出气缸(500);所述顶出板(501)上设置有若干顶出杆(502),各顶出杆(502)可自台面(200)穿出将对应的电子雷管(112)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所述顶出气缸(500)用于驱动顶出板(501)升降运动;

还包括线束约束机构(10);所述线束约束机构(10)包括第一约束气缸(100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约束气缸(1001)和第三约束气缸(1004);所述第一约束气缸(1000)设置在限位架(400)上,用于驱动第二约束气缸(1001)纵向运动;所述第二约束气缸(1001)横向设置在限位板(402)的一端,且第二约束气缸(1001)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膨胀头(1002);所述第三约束气缸(1004)通过约束支架(1003)纵向设置在限位板(402)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解锁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松尾盖支架(600),所述松尾盖支架(600)上横向设置有若干松尾盖气缸(601),所述松尾盖气缸(601)的活塞杆连接有松尾盖板(602),且松尾盖板(602)的底面设置有若干用于松开固定在第二固定机构上的尾盖(113)的松尾盖槽(6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雷管线束为环状的导爆雷管线束(120),所述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包括顶部敞口的盒体(100),所述盒体(100)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杆(140),各导爆雷管线束(120)放置在两限位杆(140)之间;所述导爆雷管线束(120)的一端连接有导爆雷管(122);

所述盒体(100)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电子雷管(112)的第一固定机构和若干用于固定各导爆雷管线束(120)的第三固定机构;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盒体(100)前侧板外侧的第一水平凸条(107)、第二水平凸条(105)和水平垫板(103);所述第一水平凸条(107)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导爆雷管(122)上部的第一卡口(108),所述第二水平凸条(105)设置有若干用于夹持导爆雷管(122)下部的第二卡口(106),所述水平垫板(103)上设置有若干避让孔(104),且第一卡口(108)、第二卡口(106)和避让孔(104)一一对应;

所述第三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100)后侧板上方的顶板(115),所述顶板(115)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有与导爆雷管线束(120)相适配的卡槽(116),卡槽(116)内设置有用于锁止导爆雷管线束(120)的锁止舌(119);顶板(115)上设置有锁止滑槽(117),锁止滑槽(117)内滑动设置有用于控制锁止舌(119)的锁止滑块(11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限位板(402)、限位架(400)和限位气缸(401);所述限位板(402)具有用于抵持盒体(100)的抵持面,且抵持面设置有若干与导爆雷管(122)相适配的导槽(403);所述限位气缸(401)设置在限位架(400)上,用于驱动限位板(402)横向运动;

所述雷管顶出机构(5)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下方,包括顶出板(501)和顶出气缸(500);所述顶出板(501)上设置有若干顶出杆(502),各顶出杆(502)可自台面(200)穿出将对应的导爆雷管(122)自第一固定机构顶出;所述顶出气缸(500)用于驱动顶出板(501)升降运动;

还包括线束约束机构(10);所述线束约束机构(10)包括两相对设置在限位板(402)背面的第四约束气缸(1010),所述第四约束气缸(1010)的活塞杆连接有约束板(1011),两约束板(1011)位于限位板(402)上方,用于收拢各导爆雷管线束(12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解锁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解锁固定座(610),所述解锁固定座(610)上水平设置有第一解锁气缸(611),所述第一解锁气缸(611)的活塞杆连接有解锁移动座(612),所述解锁移动座(612)上有第二解锁气缸(613),所述第二解锁气缸(613)的活塞杆连接有解锁拨板(614),所述解锁拨板(614)设置有与锁止滑块(118)相适配的解锁槽(6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移出机构(7)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包括移出支架(700)、第一移出气缸(702)、第二移出气缸(704)和夹体(705);所述移出支架(700)的顶部设置有纵向滑轨(701),纵向滑轨(701)上滑动设置有滑座(703);所述第一移出气缸(702)用于驱动滑座(703)沿纵向滑轨(701)移动;所述第二移出气缸(704)设置在滑座(703)上,且第二移出气缸(704)的活塞杆与夹体(705)连接,用于驱动夹体(705)升降运动;所述夹体(705)的夹口处设置有若干卡齿(706);

所述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设置有进料机构(3);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纵向导轨(302)和进料气缸(303);所述纵向导轨(30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架(300),且定位架(30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301);所述进料气缸(303)用于推动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沿纵向导轨(302)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台面(200)上设置有第一出料机构(8);所述第一出料机构(8)包括第一出料支架(800)、第一出料气缸(803)、第二出料气缸(807)、第三出料气缸(808)和u形料仓(804);所述第一出料支架(800)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滑轨(801),横向滑轨(801)上滑动设置有滑板(802);所述第一出料气缸(803)用于驱动滑板(802)沿横向滑轨(801)运动;所述u形料仓(804)的底部与滑板(802)连接;且u形料仓(804)的其中一侧壁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水平滑槽(805),水平滑槽(805)内设置有伸缩拨杆(806);所述第二出料气缸(807)用于驱动各伸缩拨杆(806)沿水平滑槽(805)运动;所述第三出料气缸(808)设置在u形料仓(804)的一侧开口处,用于将u形料仓(804)内的工业雷管线束推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卸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台面(200)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料机构(9),且台面(200)设置有与第二出料机构(9)相适配的出料口(201);所述第二出料机构(9)包括第二出料支架(900)、第四出料气缸(901)和第五出料气缸(903);所述第四出料气缸(901)设置在第二出料支架(900)上,且第四出料气缸(901)的活塞杆连接有可自出料口(201)穿过的升降板(902);所述第五出料气缸(903)用于将升降板(902)上的工业雷管装配模具(1)推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雷管自动卸模机,涉及雷管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卸载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内各种包含线束的工业雷管成品,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限位机构、雷管顶出机构、线束解锁机构和线束移出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工业雷管装配模具进行限位;所述雷管顶出机构用于将各工业雷管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顶出;所述线束解锁机构用于对各工业雷管线束进行解锁;所述线束移出机构用于将各工业雷管线束自工业雷管装配模具内移出。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赵德正;刘长江;曹彭木;胡志伟;庞彦波;左义中;吕枫;王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威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