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升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导轨作为电梯配件的一种,应用非常多,现有技术中,电梯导轨在某些工艺之间,需要通过成批进行运输,再分开上料,这种方式大大拖慢了生产速度,为此,人们一直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方便电梯导轨的快速转移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升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顶升下料装置,包括位于生产线收料末端前方的辊道运输方向与所述生产线运输方向相垂直的运输辊道,在生产线收料末端和运输辊道两者的侧面,对称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水平导向杆,所述水平导向杆上,通过滑块设有顶升转移单元,所述滑块通过一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气缸进行推动,所述顶升转移单元包括与滑块固定连接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其活动端向上穿过支架顶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顶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带托举槽的顶块。
作为优选,所述顶块的底部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有一垂直导向柱用于顶块上下移动时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辊道的底部与顶升机构的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生产线收料末端两侧上,均设有可调限位杆,用于将待顶升的物料与新进物料相分开。
更优地,所述可调限位杆通过一手柄驱动转动,所述手柄的末端与一固定在生产线上的气缸的活动端连接,用于驱动可调限位杆的竖起或者放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顶升下料装置结构巧妙,通过顶升机构,可以利用第二气缸的推动力先将电梯轨道从生产线末端往上托举起来,然后利用第一气缸的推动力推动整个顶升转移单元带着电梯轨道往前移动,直到放置到辊道运输方向与所述生产线运输方向相垂直的运输辊道上,可让电梯轨道快速安全地进入下一前进方向相反的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顶升下料装置,包括位于生产线1收料末端1前方的辊道运输方向与所述生产线运输方向相垂直的运输辊道2,在生产线1收料末端和运输辊道2两者的侧面,对称设置有顶升机构3,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底座4和设置在底座4上的水平导向杆5,所述水平导向杆5上,通过滑块设有顶升转移单元,所述滑块通过一固定在底座4上的第一气缸6进行推动,所述顶升转移单元包括与滑块固定连接的支架7和设置在支架7上、其活动端向上穿过支架7顶部的第二气缸8,所述第二气缸8的活动端顶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带托举槽的顶块9,所述顶块9的底部与所述支架7之间,还设有一垂直导向柱10用于顶块9上下移动时导向。
所述运输辊道2的底部与顶升机构3的底座4固定连接。
所述生产线1收料末端两侧上,均设有可调限位杆11,用于将待顶升的物料20与新进物料20相分开。
所述可调限位杆11通过一手柄驱动转动,所述手柄的末端与一固定在生产线上的气缸的活动端连接,用于驱动可调限位杆11的竖起或者放下。
本实用新型的顶升下料装置结构巧妙,通过顶升机构,可以利用第二气缸的推动力先将电梯轨道从生产线末端往上托举起来,然后利用第一气缸的推动力推动整个顶升转移单元带着电梯轨道往前移动,直到放置到辊道运输方向与所述生产线运输方向相垂直的运输辊道上,可让电梯轨道快速安全地进入下一前进方向相反的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1.顶升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生产线收料末端前方的辊道运输方向与所述生产线运输方向相垂直的运输辊道,在生产线收料末端和运输辊道两者的侧面,对称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水平导向杆,所述水平导向杆上,通过滑块设有顶升转移单元,所述滑块通过一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气缸进行推动,所述顶升转移单元包括与滑块固定连接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其活动端向上穿过支架顶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顶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带托举槽的顶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的底部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有一垂直导向柱用于顶块上下移动时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收料末端两侧上,均设有可调限位杆,用于将待顶升的物料与新进物料相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限位杆通过一手柄驱动转动,所述手柄的末端与一固定在生产线上的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