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0-06  28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印刷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纸盒,铁盒,木盒,布盒,皮盒,亚克力盒,瓦楞包装盒、pvc盒等。

在印刷行业中,轻微的乳化是胶印顺利进行所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但过度乳化对印刷质量影响很大,在印版表面不起脏的前提下,必须尽量减小油墨的乳化程度,过度乳化会造成彩色复制质量降低,油墨的透明度下降,对彩色印刷来说,会影响三原色网点的减色混合而使色彩不能正确还原等一系列问题,故而提出了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具备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优点,解决了印刷时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造成印品表面图文色相偏淡,颜色不鲜艳,印品无光泽,网点发虚变形严重,印版不上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车间温湿度控制:首先在车间的顶部安装多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在车间顶部位于印刷机正上方的位置安装中央空调,同时在印刷机侧边安装加湿机和除湿器,并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空调、加湿机和除湿器,设定标准温度为20℃,标准湿度为60%rh,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2℃时,通过控制器向中央空调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湿度与标准湿度相差±2%rh时向加湿机和除湿器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

2)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

3)印前准备:准备印板并检查其表面,同时进行清理,将步骤2)中的印刷纸进行微湿处理,准备油墨并调节其粘度、粘性及干燥性以及准备润版液;

4)印刷: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印刷纸置于印刷机内进行印刷,每间隔半小时通过试纸检测润版液的ph值,控制其ph值保持在3.8~4.6之间;

5)固形:将步骤4)中印刷完成的纸张送入烘干区,利用热风对印刷纸上的墨层进行烘干,稳定印刷图案,再通过多组压辊对印刷纸进行强压平整;

6)热压覆膜:对步骤5)中固形后的印刷纸双面进行涂胶并将保护膜热压贴合在印刷纸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互交错排列,所述步骤1)中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步骤1)中相邻两个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优选的,步骤2)中的纸张为皮纹纸,所述步骤3)中的润版液由酒精、原液和水混合而成,所述步骤5)中烘干的热风温度为50-65℃,所述步骤6)中保护膜厚度为0.02mm,薄膜材料为pvc。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由于当车间的温湿度高时,印刷中的用水量也将增大,加速乳化的发生,湿度大时,纸张易吸水变形,印刷时水量较难控制,车间温度越高,油墨流动性越强,粘度变小,抗水性减弱,加上机器速度快,相互作用增大,墨辊表面温度升高,造成油墨的过度乳化,而通过步骤1)的车间温湿度控制,使得车间温湿度维持稳定,避免了油墨出现过度乳化。

2、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由于印刷纸表面大都会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及连接料填充物,在印刷过程中经润版液的浸湿和橡皮布的剥离以及无数次的碾压,使那些表面活性物通过印版转移到墨辊上、水槽里,无形之中加快了油墨的乳化速度,通过步骤2)的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提前对纸张表面的纸毛、纸粉和污垢进行清理,从而解决了油墨内部出现残渣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车间温湿度控制:首先在车间的顶部安装多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互交错排列,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相邻两个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并在车间顶部位于印刷机正上方的位置安装中央空调,同时在印刷机侧边安装加湿机和除湿器,并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空调、加湿机和除湿器,设定标准温度为20℃,标准湿度为60%rh,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1℃时,通过控制器向中央空调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湿度与标准湿度相差±1%rh时向加湿机和除湿器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

2)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

3)印前准备:准备印板并检查其表面,同时进行清理,将步骤2)中的印刷纸进行微湿处理,准备油墨并调节其粘度、粘性及干燥性以及准备润版液;

4)印刷: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印刷纸置于印刷机内进行印刷,每间隔半小时通过试纸检测润版液的ph值,控制其ph值保持在3.8~4.6之间;

5)固形:将步骤4)中印刷完成的纸张送入烘干区,利用热风对印刷纸上的墨层进行烘干,稳定印刷图案,再通过多组压辊对印刷纸进行强压平整;

6)热压覆膜:对步骤5)中固形后的印刷纸双面进行涂胶并将保护膜热压贴合在印刷纸的两侧。

该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通过缩小步骤1)中的温湿度监测反应范围,可以避免出现纸张伸缩形成的套印不准的问题。

实施例二:

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车间温湿度控制:首先在车间的顶部安装多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互交错排列,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相邻两个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并在车间顶部位于印刷机正上方的位置安装中央空调,同时在印刷机侧边安装加湿机和除湿器,并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空调、加湿机和除湿器,设定标准温度为20℃,标准湿度为60%rh,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2℃时,通过控制器向中央空调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湿度与标准湿度相差±2%rh时向加湿机和除湿器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

2)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

3)印前准备:准备印板并检查其表面,同时进行清理,将步骤2)中的印刷纸进行微湿处理,准备油墨并调节其粘度、粘性及干燥性,再向油墨内添加抗乳化剂,以及准备润版液;

4)印刷: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印刷纸置于印刷机内进行印刷,每间隔半小时通过试纸检测润版液的ph值,控制其ph值保持在3.8~4.6之间;

5)固形:将步骤4)中印刷完成的纸张送入烘干区,利用热风对印刷纸上的墨层进行烘干,稳定印刷图案,再通过多组压辊对印刷纸进行强压平整;

6)热压覆膜:对步骤5)中固形后的印刷纸双面进行涂胶并将保护膜热压贴合在印刷纸的两侧。

该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通过向步骤3)中的油墨内添加抗乳化剂,从而与步骤1)和步骤2)配合进一步提高防止油墨过度乳化的能力。

实施例三:

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车间温湿度控制:首先在车间的顶部安装多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互交错排列,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相邻两个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并在车间顶部位于印刷机正上方的位置安装中央空调,同时在印刷机侧边安装加湿机和除湿器,并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空调、加湿机和除湿器,设定标准温度为20℃,标准湿度为60%rh,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2℃时,通过控制器向中央空调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湿度与标准湿度相差±2%rh时向加湿机和除湿器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

2)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

3)印前准备:准备印板并检查其表面,同时进行清理,将步骤2)中的印刷纸进行微湿处理,准备油墨并调节其粘度、粘性及干燥性,再向油墨内适当加入调墨油,以及准备润版液;

4)印刷: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印刷纸置于印刷机内进行印刷,每间隔半小时通过试纸检测润版液的ph值,控制其ph值保持在3.8~4.6之间;

5)固形:将步骤4)中印刷完成的纸张送入烘干区,利用热风对印刷纸上的墨层进行烘干,稳定印刷图案,再通过多组压辊对印刷纸进行强压平整;

6)热压覆膜:对步骤5)中固形后的印刷纸双面进行涂胶并将保护膜热压贴合在印刷纸的两侧。

该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通过向步骤3)中的油墨内添加调墨油,可以减少颜料颗粒的离析,从而避免出现水墨不平衡引起的墨屎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当车间的温湿度高时,印刷中的用水量也将增大,加速乳化的发生,湿度大时,纸张易吸水变形,印刷时水量较难控制,车间温度越高,油墨流动性越强,粘度变小,抗水性减弱,加上机器速度快,相互作用增大,墨辊表面温度升高,造成油墨的过度乳化,而通过步骤1)的车间温湿度控制,使得车间温湿度维持稳定,避免了油墨出现过度乳化,由于印刷纸表面大都会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及连接料填充物,在印刷过程中经润版液的浸湿和橡皮布的剥离以及无数次的碾压,使那些表面活性物通过印版转移到墨辊上、水槽里,无形之中加快了油墨的乳化速度,通过步骤2)的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提前对纸张表面的纸毛、纸粉和污垢进行清理,从而解决了油墨内部出现残渣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车间温湿度控制:首先在车间的顶部安装多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在车间顶部位于印刷机正上方的位置安装中央空调,同时在印刷机侧边安装加湿机和除湿器,并通过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中央空调、加湿机和除湿器,设定标准温度为20℃,标准湿度为60%rh,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2℃时,通过控制器向中央空调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间实际湿度与标准湿度相差±2%rh时向加湿机和除湿器发送开启或关闭信号;

2)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

3)印前准备:准备印板并检查其表面,同时进行清理,将步骤2)中的印刷纸进行微湿处理,准备油墨并调节其粘度、粘性及干燥性以及准备润版液;

4)印刷: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印刷纸置于印刷机内进行印刷,每间隔半小时通过试纸检测润版液的ph值,控制其ph值保持在3.8~4.6之间;

5)固形:将步骤4)中印刷完成的纸张送入烘干区,利用热风对印刷纸上的墨层进行烘干,稳定印刷图案,再通过多组压辊对印刷纸进行强压平整;

6)热压覆膜:对步骤5)中固形后的印刷纸双面进行涂胶并将保护膜热压贴合在印刷纸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互交错排列,所述步骤1)中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步骤1)中相邻两个湿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纸张为皮纹纸,所述步骤3)中的润版液由酒精、原液和水混合而成,所述步骤5)中烘干的热风温度为50-65℃,所述步骤6)中保护膜厚度为0.02mm,薄膜材料为pvc。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车间温湿度控制、2)纸张预处理、3)印前准备、4)印刷、5)固形和6)热压覆膜。该防止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通过步骤1)的车间温湿度控制,使得车间温湿度维持稳定,避免了油墨出现过度乳化,通过步骤2)的纸张预处理,将印刷前的纸张通过传送带输送给转动的橡皮辊,模拟印刷时纸张与印版的运动,使橡皮辊黏附走纸张上容易脱落的纸毛、纸粉和污垢,同时通过位于橡皮辊后侧的吸尘器对橡皮辊进行清理,从而得到洁净的印刷纸,解决了印刷时油墨过度乳化和残渣,造成印品表面图文色相偏淡,颜色不鲜艳,网点发虚变形严重,印版不上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基;胡晋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市现代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