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制冷系统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和两级节流阀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为利用冷媒的冷冻循环来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装置,冷媒依次进行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利用冷媒汽化时吸收周围的热并且在液化时放出该热的特点,来发挥制冷或者制热作用。
在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系统中,常常会用到两级节流、中间补气的制冷循环,两级节流装置的控制往往是基于各自独立的控制目标,由于基于不同的控制目标,往往导致系统波动大,难以稳定,机组的实际运行能效也会较低,严重甚至导致机组异常比如吸气带液或者补气带液的发生。
因此,如何使制冷系统机组的运行更加平稳,有效减少吸气带液和补气带液的风险,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减少吸气带液和补气带液的风险的技术问题,该制冷系统包括: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经济器,用于将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气态冷媒沿补气管道进入所述压缩机,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内;
一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
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
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
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小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小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一预设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四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所述第一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二预设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三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预设液位上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所述第四预设开度。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两级节流阀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压缩机、经济器、一级节流阀、二级节流阀以及控制器的制冷系统中,其中,
一级节流阀,设置于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蒸发器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
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具体为: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具体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和两级节流阀的控制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经济器,用于将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气态冷媒沿补气管道进入所述压缩机,液态冷媒经进入蒸发器内;一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从而使制冷系统机组的运行更加平稳,有效减少了吸气带液和补气带液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两级节流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经济器5、一级节流阀6、二级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缩机1排出的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2中,在冷凝器2中气态冷媒冷凝为液态冷媒,液态冷媒经一级节流阀5节流后变为两相流体进入经济器4,在经济器4中,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气态冷媒沿补气管道进入压缩机1的中间补气口,液态冷媒则经过二级节流阀6节流后进入蒸发器3内,液态冷媒在蒸发器3内吸热蒸发变为气态冷媒,沿吸气管道进入压缩机1,如此完成一次两级节流、中间补气的制冷循环。
为进一步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例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
压缩机1,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2的工作;
经济器4,用于将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气态冷媒沿补气管道进入所述压缩机1,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3内;
一级节流阀5,设置于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经济器4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
二级节流阀6,设置于所述经济器4与所述蒸发器3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
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
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经济器可以是闪蒸罐式经济器,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经济器,一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用于对进入经济器之前的冷媒进行节流,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进入蒸发器之前的冷媒进行节流;控制器先分别获取经济器和蒸发器的液位高度,然后根据经济器的液位高度、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该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为制冷系统工作时设置的液位高度,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可选的,该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可以和制冷系统的设定温度进行关联,当用户调节制冷系统设定温度时,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也相应的调整。
为了准确的调节两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二级节流阀的开度通过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与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进行控制,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从而使蒸发器内的液位可以升高到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从而使蒸发器内的液位可以降低到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可选的,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等于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维持当前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它基于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的调节两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
本实施例中,当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处于相对适中的范围内,即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处于允许的正负偏差内,此时,一级节流阀和二级节流阀的调节趋势保持一致,当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时,增大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当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时,减小一级节流阀的开度,优选的,为了合理控制一级节流阀,一级节流阀增大或减小的幅度为二级节流阀增大或减小幅度的50%。其中,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该预设偏差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它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的调节两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小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小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一预设开度。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小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时,说明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偏低但是还没有到达预设下限,此时需要综合考虑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会减少,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经济器的液位高度也会逐渐升高;该预设液位下限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二级流量阀的开度保持不变或增大,这时需要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一预设开度,该第一预设开度可以通过实验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它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四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说明经济器液位偏高但未超过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此时需要综合考虑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二级节流阀会减少开度,此时为了降低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应该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四预设开度,该预设液位上限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该第四预设开度可以通过实验获得。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或不变,应该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它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所述第一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二预设开度。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时,此时经济器液位高度较低,需要升高经济器的液位高度的同时参考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会减小,间接也会使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提升,但由于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已经不在正常下限高度以上,所以应该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所述第一预设开度;该预设下限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此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会增大或保持不变,为了升高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应该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二预设开度。该第二预设开度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优选的,为了合理的升高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第二预设开度为所述第一预设开度的1.5倍。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它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三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预设液位上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所述第四预设开度。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此时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偏高,需要降低经济器的液位高度的同时参考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会减少,为了加快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下降速度,应该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三预设开度,该第三预设开度可以通过实验获得,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会增大或保持不变,此时应该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四预设开度。优选的,为了合理的调节经济器液位高度的下降速度,所述第三预设开度为所述第四预设开度的1.5倍。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它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和两级节流阀的控制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经济器,用于将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气态冷媒沿补气管道进入所述压缩机,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内;一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从而使制冷系统机组的运行更加平稳,并一直运行在最佳工况,有效减少了吸气带液和补气带液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两级节流阀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压缩机、经济器、一级节流阀、二级节流阀以及控制器的制冷系统中,其中,一级节流阀,设置于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蒸发器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201,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
本步骤中,先分别获取经济器和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可选的,可以通过在经济器和蒸发器内设置液位计来获取两者的液位高度。
s202,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本步骤中,在获取了经济器和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后,根据该经济器的液位高度、该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该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可以是用户设定的液位高度,也可以根据用户调节的制冷系统运行温度自动生成。
为了准确的控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具体为: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具体的,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从而降低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当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二级节流阀的开度,从而升高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可选的,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保持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它基于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二级节流阀的开度的方法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的控制两级节流阀的开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具体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
具体的,当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处于相对适中的范围内,即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处于允许的正负偏差内,此时,一级节流阀和二级节流阀的调节趋势保持一致,当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时,增大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当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时,减小一级节流阀的开度,优选的,一级节流阀增大或减小的幅度为二级节流阀增大或减小幅度的50%。其中,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该预设偏差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经济器,用于将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气态冷媒沿补气管道进入所述压缩机,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内;
一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
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节流;
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
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小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小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一预设开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四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上限高度时,若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保持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所述第一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下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二预设开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液位上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第三预设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预设液位上限高度且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等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到所述第四预设开度。
8.一种两级节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压缩机、经济器、一级节流阀、二级节流阀以及控制器的制冷系统中,其中,
一级节流阀,设置于冷凝器与所述经济器之间,二级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经济器与蒸发器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和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
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具体为: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大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减小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小于所述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时,增大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所述蒸发器的液位高度以及蒸发器目标液位高度控制所述一级节流阀与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具体为: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增大,增大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当所述经济器的液位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且小于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时,若所述二级节流阀的开度减小,减小所述一级节流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负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预设偏差高度的差,所述正偏差液位高度为所述经济器目标液位高度与所述预设偏差高度的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