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前照灯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前照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材料和加工工艺有所差距,所造成前照灯的实际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能耗高、性能差的前照灯无法分辨,仍然使用在成品车上,易造成安全隐患。
现有的灯光检测装置只可使方箱进行上下的移动,不能进行转动,无法进行角度的调节,灯光检测装置虽可以通过电动轮进行移动,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但无法实现方向的调节,且现有的灯光检测装置没有相配套的灯光固定装置,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能够使方箱进行转动,进行角度的调节,可使灯光检测装置通过电动轮进行方向的调节,且还设置有防滑装置,防止灯光检测装置的位置发生跑动,还设置有与灯光检测装置相配套的灯光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灯光检测装置和灯光固定装置,所述灯光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底座、移动板、第一电机和方箱,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方箱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灯光固定装置包括反射器固定架、升降板、保护板、底板和第二底座,在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所述底板,所述保护板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升降板可升降设置在所述保护板上,所述反射器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在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连接杆、摩擦块和压缩弹簧,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万向轮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摩擦块,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杆上表面之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底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电动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伞齿轮,在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端配合设置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的两端通过轴与所述电动轮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在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有升降板,在所述第一丝杠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二丝杠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皮带相传动,在所述保护板的一侧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与所述第四伞齿轮相传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电机,在所述第四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小齿轮,在所述小齿轮的一侧配合设置有大齿轮,在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轴,所述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丝杠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一螺母座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移动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在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通过丝杠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螺母座相连,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可让所述第二螺母座通过的凹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方箱内设置有接收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移动板上还配合设置有保护罩,在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有可让所述旋转轴通过的槽。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和所述电动轮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一侧,所述电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的设置可使方箱进行转动,对角度进行调节,万向轮可使灯光检测装置的移动实现方向进行改变,在万向轮上还设置有防滑装置,防止灯光检测装置进行跑动,与灯管检测装置相配套的灯光固定装置,可使待检测的前照灯,进行高低与角度的调节,可更好的配合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防护罩的灯光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部细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螺母座与第二螺母座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轮和电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隐藏一侧保护板的灯光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中:
1、支架;2、第一直线导轨;3、第一电机;4、移动板;401、防护罩;402、第一螺母座;403、连接板;5、第一底座;6、万向轮;601、压缩弹簧;602、连接杆;603、摩擦块;7、电动轮;701、第二伞齿轮;702、第一伞齿轮;703、驱动电机;8、第二电机;9、第二直线导轨;901、第二螺母座;10、方箱;1001、旋转轴;1002、接收器;11、第三电机;12、第一丝杆;1201、第一齿轮;13、升降板;14、保护板;15、支撑板;16、底板;17、第二底座;18、第四电机;1801、大齿轮;1802、小齿轮;19、手轮;1901、第三伞齿轮;20、第二丝杠;2001、第四伞齿轮;2002、第二齿轮;21、反射器固定架;22、控制操作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灯光检测装置和灯光固定装置,灯光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底座5、移动板4、第一电机3和方箱10,支架1设置在第一底座5的上表面,在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2,移动板4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2的滑块上,在第一底座5上设置有第二电机8,在移动板4的背面设置有第一螺母座402,第二电机8通过丝杠与第一螺母座402相连,实现移动板4在支架1上下的滑动。
在移动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9,第一电机3通过连接板403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9的滑块上,在移动板4上设置有第三电机11,在连接板403上设置有第二螺母座901,第三电机11通过丝杠与第二螺母座901相连,在移动板4上设有可让第二螺母座901通过的凹槽,使第一电机3实现在移动板4上下的滑动。
第一电机3通过旋转轴1001与方箱10相连,使方箱10可转动,可调节方箱10的角度,在方箱10内设置有接收器1002。
在移动板4上还配合设置有保护罩401,在保护罩401的一侧设有可让旋转轴1001通过的槽,保护罩401可保护第一电机3。
在第一底座5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6和电动轮701,万向轮6和电动轮7均设置有两个,万向轮6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2的一侧,电动轮7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2的另一侧,在万向轮6上设置有防滑装置,防滑装置包括连接杆602、摩擦块603和压缩弹簧601,连接杆602的一端通过轴转动设置在万向轮6上,另一端设置有摩擦块603,压缩弹簧601设置在第一底座5的下表面与连接杆602的上表面之间,在第一底座5的下表面与连接杆602上均设有螺纹孔,连接杆602上的螺纹孔为通孔,第一底座5的下表面与连接杆602通过螺栓相连接,当移动灯光检测装置时,通过螺栓使防滑装置远离地面,方便移动,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松开螺栓,压缩弹簧601使连接杆602向下,使摩擦块603紧贴地面,摩擦块603可增大摩擦力,防止万向轮6产生跑动。
在第一底座5内设置有驱动电机703和电动轮7,在驱动电机703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伞齿轮702,在第一伞齿轮702的一端配合设置有第二伞齿轮701,第二伞齿轮701的两端通过轴与电动轮7相连,在第一底座5的下表面设有可让对称设置的电动轮7通过的槽,驱动电机703使电动轮7转动,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电动轮7设置在第一底座5内,可防止因电动轮7设置在外,使操作人员绊倒或发生磕碰的情况,增加安全系数。
灯光固定装置包括反射器固定架21、升降板13、保护板14、支撑板15、底板16和第二底座17,在第二底座17上设置有底板16,保护板14可转动设置在底板16的上方,升降板13可升降设置在保护板14上,反射器固定架21固定设置在升降板13的上表面,在底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小齿轮1802和大齿轮1801,小齿轮1802与大齿轮1801配合传动,在底板16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电机18,第四电机18的转动轴与小齿轮1802相连,在大齿轮1801上设置有轴,轴的另一端与保护板14相连,当第四电机18启动时,大齿轮1801带动保护板14转动,进行角度的调节。
在保护板14上设置有第一丝杠12和第二丝杠20,在第一丝杠12和第二丝杠20上设置有升降板13,在第一丝杠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201,在第二丝杠2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2002,在第二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第四伞齿轮2001,第一齿轮1201与第二齿轮2002通过皮带相传动,在保护板14的一端设置有手轮19,手轮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伞齿轮1901,第三伞齿轮1901与第四伞齿轮2001传动配合,转动手轮19,使升降板13进行升降。
控制操作系统22包括直流稳压电源、计算机等组成。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控制操作系统22通过计算机采集前照灯工作时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电流,控制灯光检测装置升降、角度调整,寻找合适灯光检测位置并分析灯管检测装置所采集的灯光数据,计算机通过控制软件采集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电流、前照灯的光照度和光照强度等数据,通过比值的方式更直观的显示出前照灯的能耗与性能灯情况。
将待检前照灯固定在灯光固定装置上,通过启动第四电机18,使小齿轮1802带动大齿轮1801,使保护板14实现转动,实现角度的调节,通过转动手轮19使第三伞齿轮1901带动第四伞齿轮2001,使升降板13实现升降。
灯光检测装置上的第二电机8启动,第二电机8上的丝杠通过第一螺母座402使移动板4升降,第三电机11启动,第三电机11上的丝杠通过第二螺母座901控制第一电机3升降,当第一电机3升降时,也带动了方箱10进行升降,通过第三电机11实现方箱10的高度的微调,第一电机3带动方箱10转动,可实现方箱10角度的调整,防护罩401的设置可对第一电机3进行保护。
当需要使灯光检测装置移动位置时,将万向轮6上的连接杆602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5的下表面相固定,使摩擦块603远离地面,启动驱动电机703,驱动电机703带动电动轮7转动,无需费力就可实现移动,且电动轮7设置在第一底座5内,可防止因电动轮7设置在外,使操作人员绊倒或发生磕碰的情况,增加安全系数。万向轮6可实现方向的控制,可对移动的方向进行改变,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松开螺栓,压缩弹簧601使连接杆602上的摩擦块603紧贴地面,防止万向轮6滑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1.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光检测装置和灯光固定装置,所述灯光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底座(5)、移动板(4)、第一电机(3)和方箱(10),所述支架(1)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5)的上表面,所述移动板(4)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一电机(3)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板(4)上,所述方箱(10)通过旋转轴(1001)与所述第一电机(3)相连,所述灯光固定装置包括反射器固定架(21)、升降板(13)、保护板(14)、底板(16)和第二底座(17),在所述第二底座(17)上设置有所述底板(16),所述保护板(14)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6)的上方,所述升降板(13)可升降设置在所述保护板(14)上,所述反射器固定架(21)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底座(5)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6),在所述万向轮(6)上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连接杆(602)、摩擦块(603)和压缩弹簧(601),所述连接杆(602)一端通过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万向轮(6)上,所述连接杆(60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摩擦块(603),所述压缩弹簧(601)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5)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杆(602)上表面之间,所述连接杆(602)与所述第一底座(5)通过螺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底座(5)内设置有驱动电机(703)和电动轮(7),在所述驱动电机(703)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伞齿轮(702),在所述第一伞齿轮(702)的一端配合设置有第二伞齿轮(701),所述第二伞齿轮(701)的两端通过轴与所述电动轮(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板(14)上设置有第一丝杠(12)和第二丝杠(20),在所述第一丝杠(12)和所述第二丝杠(20)上设置有升降板(13),在所述第一丝杠(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201),在所述第二丝杠(2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2002),在所述第二齿轮(2002)的上方设置有第四伞齿轮(2001),所述第一齿轮(1201)与所述第二齿轮(2002)通过皮带相传动,在所述保护板(14)的一侧设置有手轮(19),所述手轮(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伞齿轮(1901),所述第三伞齿轮(1901)与所述第四伞齿轮(2001)相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6)的下表面设置有第四电机(18),在所述第四电机(18)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小齿轮(1802),在所述小齿轮(1802)的一侧配合设置有大齿轮(1801),在所述大齿轮(1801)上设置有轴,所述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1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2),所述移动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的滑块上,在所述第一底座(5)上设置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通过丝杠与所述移动板(4)上的第一螺母座(40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板(4)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9),所述第一电机(3)通过连接板(403)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9)的滑块上,在所述移动板(4)上设置有第三电机(11),所述第三电机(11)通过丝杠与所述连接板(403)上的第二螺母座(901)相连,在所述移动板(4)上设有可让所述第二螺母座(901)通过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箱(10)内设置有接收器(10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板(4)上还配合设置有保护罩(401),在所述保护罩(401)的一侧设有可让所述旋转轴(1001)通过的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