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带推动机构及移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0-15  15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带推动机构及移料装置。



背景技术:

料带用于盛放产品并带动产品在生产线上移动,因此需要对料带进行推进。目前存在两种情况需要对料带进行推进,一种情况是已经装载满产品的料带向组装端推进,从料带中取出一个产品,料带向前推进一个产品槽的距离;另一种为空料带,需要向产品槽中投料,每投进一个产品,料带向前推进一个产品槽的距离。

现有技术中,料带推进通常采用手工的方式。具体的,手工推进的方式为每取放一个产品,操作人员向前推动一次料带,该方式导致操作人员较容易产生疲劳,进而容易出现还未取放产品就向前推动料带的情况,效率较低,且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带推动机构及移料装置,能够实现周期性的推动料带,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不容易出现失误。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料带推动机构,包括:

底座,用于承载料带,所述料带上沿所述料带长度方向以预设长度为间隔设有多个推块;

连板结构,所述连板结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连板结构上设有条形孔;

连杆机构,包括主动杆、推杆、连杆组件及移动轴,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连板结构的一侧,且所述推杆的顶端与所述移动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移动轴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中并能在所述条形孔中移动,所述移动轴的第二端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板结构的另一侧,所述主动杆的第三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且所述主动杆能在外界动力结构的驱动下旋转;

在所述主动杆的一个旋转周期中,所述第三端能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移动轴在所述条形孔中移动,以带动所述推杆的底端与一个所述推块抵接并推动该所述推块移动所述预设长度。

可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五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板结构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六端与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主动杆的第三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七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上,且所述第七端位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六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的第八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九端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十端通过第五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板结构上,所述第三连杆设有滑孔,所述第二端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孔中。

可选地,所述连板结构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具有通孔,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可选地,所述条形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所述移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孔段的远离底座的一端时,所述推杆的底端与所述推块间隔设置,所述移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另一端时,所述推杆的底端与所述推块抵接,所述移动轴由所述第一孔段的另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二孔段的底部时,所述推杆的底端推动所述推块移动所述预设长度,所述移动轴移动至所述第三孔段的顶部时,所述推杆的底端与所述推块分离。

可选地,所述连板结构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及第三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三板部位于所述第二板部的同侧且上下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部,所述第五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条形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上,所述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二板部上,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三板部上。

可选地,还包括立板,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板结构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板结构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板。

可选地,还包括传动轴,所述立板上设有传动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传动孔并与所述主动杆的第四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界动力结构连接,所述主动杆能以所述传动轴为旋转中心旋转。

可选地,所述推杆的底端具有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为弧面。

一种移料装置,包括料带及上述的料带推动机构,所述料带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料带移动。

所述料带上沿所述料带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多个产品槽和多个推块,所述料带推动机构的推杆能与所述推块抵接,并通过所述推块推动所述料带移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带推动机构,主动杆通过连杆组件和移动轴带动推杆靠近或远离推块移动,且在主动杆的一个旋转周期中,推杆能够实现靠近推块移动、与推块抵接、推动推块移动预设长度、与推块分离的动作,在下一个旋转周期中能够重复上述动作,进而实现周期性的推动推块,也即实现了周期性的推动料带,效率较高,且不容易出现失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带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带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带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带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

1、底座;11、避让口;2、连板结构;21、条形孔;22、第一板部;23、第二板部;24、第三板部;211、第一孔段;212、第二孔段;213、第三孔段;3、连杆机构;31、主动杆;32、推杆;321、倾斜面;33、连杆组件;331、第一连杆;332、第二连杆;333、第三连杆;3331、滑孔;34、移动轴;41、第一转轴;42、第二转轴;43、第三转轴;44、第四转轴;45、第五转轴;5、定位块;51、通孔;6、立板;7、传动轴;20、料带;30、料带座;201、产品槽;202、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带推动机构,能够实现周期性的推动料带,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不容易出现失误。

如图1至图5所示,料带推动机构包括底座1、可转动设置于底座1上的连板结构2及设置于连板结构2上的连杆机构3。

其中,底座1用于承载料带20,料带20上沿料带20长度方向以预设长度为间隔设有多个推块202。连板结构2上设有条形孔21。连杆机构3可以包括主动杆31、推杆32、连杆组件33及移动轴34。推杆32位于连板结构2的一侧,且推杆32的顶端与移动轴34的第一端连接,移动轴34穿设于条形孔21中并能在条形孔21中移动,移动轴34在条形孔21中移动时,能够驱动推杆32推动料带移动。移动轴34的第二端可滑动连接于连杆组件33,也即是,移动轴34能够在连杆组件33上滑动。连杆组件33可转动设置于连板结构2的另一侧并与主动杆31的第三端连接,主动杆31能在外界动力结构的驱动下旋转。可选地,主动杆31的第四端与外界动力结构连接,并且,主动杆31能够以第四端为转动中心旋转。其中,第一端与第二端为移动轴34相对的两端,第三端和第四端为主动杆31相对的两端。

在主动杆31的一个旋转周期中,也即是,在主动杆31旋转一周的时间段内,转动杆31的第三端能通过连杆组件33带动移动轴34在条形孔21中移动,以通过移动轴34带动推杆32的底端与一个推块202抵接,并推动该推块202移动预设长度,之后,推杆32在移动轴34的带动下,其底端与推块202分离,此时,可以在料带上取放产品。在主动杆31的下一个旋转周期中,推杆32能够驱动另一个推块202移动预设长度,以实现周期性的推动料带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面向设置有连杆组件33的连板结构2的一侧,也即是,在能看到连杆组件33的观察视角下,在主动杆31带动连杆组件33移动的过程中,当移动轴34移动至条形孔21的底部,并继续带动连杆组件33移动时,能够通过移动轴34带动连板结构2相对于底座1顺时针转动,以使推杆32远离推块202移动;当移动轴34移动至条形孔21的顶部,并继续带动连杆组件33移动时,能够通过移动轴34带动连板结构2相对于底座1逆时针转动,以使推杆32靠近推块202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料带推动机构,主动杆31通过连杆组件33和移动轴34带动推杆32靠近或远离推块202移动,且在主动杆31的一个旋转周期中,推杆32能够实现靠近推块202移动、与推块202抵接、推动推块202移动预设长度、与推块202分离的动作,且在下一个旋转周期中能够重复上述动作,进而实现周期性的推动推块202,也即实现了周期性的推动料带20,效率较高,且不容易出现失误。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杆组件33可以包括第一连杆331、第二连杆332和第三连杆333,第一连杆331具有相对的第五端和第六端,第二连杆332具有相对的第七端和第八端,第三连杆333具有相对的第九端和第十端。其中,第一连杆331的第五端通过第二转轴42转动连接于连板结构2上,第一连杆331的第六端与通过第三转轴43与主动杆31的第三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32的第七端可转动设置于第三转轴43的中部,且第七端位于第三端和第六端之间。第二连杆332的第八端与第三连杆333的第九端通过第四转轴44转动连接,第三连杆333的第十端通过第五转轴45可转动连接于连板结构2上,第三连杆333设有滑孔3331,移动轴34第二端可滑动设置于滑孔3331中,也即是,第二端能在滑孔3331上滑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条形孔21包括依次从上而下的顺序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211、第二孔段212和第三孔段213。当移动轴34位于第一孔段211远离底座1的一端时,即移动轴34位于第一孔段211的上端时,推杆32的底端与推块202间隔设置,使得推杆32还未与推块202接触;随着主动杆31的继续转动,使得移动轴34位于第一孔段211的另一端,即第一孔段211的下端时,推杆32的底端能够与推块202刚好抵接,此时,推块202还未移动;随着主动杆31的继续移动,使得移动轴34由第一孔段211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孔段212的顶端并移动至第二孔段212的底部时,推杆32的底端能够推动推块202移动预设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调节第二孔段212的长度,以调节预设长度的值;当移动轴34移动至第三孔段213的顶部时,推杆32的底端能够与推块202刚好分离,并且,在移动轴34移动至第三孔段213的末端及由第三孔段213的末端返回至第一孔段211的上端的过程中,推杆32与推块202保持分离的状态。示例地,如图4所示,第一孔段211和第三孔段213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第二孔段212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在移动轴34由第一孔段211的上端移动至第二孔段212底部的过程中,连板结构2能够向靠近底座1一端的方向转动。在移动轴34由第二孔段212的底部移动至第三孔段213末端的过程中,连板结构2能够向远离底座1一端的方向转动。如图5所示,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避让口11,该避让口11用于在连杆结构2转动时避让连板结构2。示例地,连板结构2远离底座1一端移动时,能够伸入避让口11中,

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4,连板结构2可以包括第一板部22、第二板部23及第三板部24。其中,第一板部22和第三板部24位于第二板部23的同侧且上下间隔连接于第二板部23上。上述第五转轴45固定于第一板部22上,条形孔21设置于第二板部23上,第二转轴42固定于第二板部23上,定位块5固定于第三板部24上。第三板部24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41上,使得连板结构2能够以第一转轴41为转动中心靠近或远离底座1一端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料带推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立板6。立板6固定于底座1上,且立板6与连板结构2平行且间隔设置,连板结构2通过第一转轴41可转动连接于立板6上。具体的,第一转轴41的一端与立板6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1的另一端固定于连板结构2的第三板部24上。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连板结构2的一侧设有定位块5。该定位块5可以固定在连板结构2上。并且,定位块5上具有通孔51,推杆32的中部穿设于通孔51中,并能够在通孔51中滑动。定位块5用于限定推杆32的位置,以保证推杆32能够与推块202接触。当连板结构2相对于底座1转动时,能够通过移动轴34和定位块5带动推杆32靠近或远离推块202。

如图5所示,推杆32的底端具有倾斜面321,且倾斜面321为弧面。该倾斜面321的设置能够增大推杆32的底端与推块202的接触面积,使得推杆32能够较稳定的推动推块202移动。

可选地,请参考图1和图2,料带推动机构还可以包括传动轴7。立板6上设有传动孔,传动轴7的一端穿过传动孔并与主动杆31的第四端固定连接,传动轴7的另一端与外界动力结构连接,并且,主动杆31能以传动轴7为旋转中心旋转。可选地,外界动力结构可以为旋转气缸、旋转马达等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料装置,该移料装置可以包括料带20及上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中,料带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料带20移动。

可选地,如图3所示,料带20上沿料带20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多个产品槽201和多个推块202,其中,产品槽201和推块202左右排布。料带推动机构的推杆32能与推块202抵接,并通过推块202推动料带20移动。

可选地,移料装置还可以包括料带座30,料带20可滑动设置于料带座30上。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用于承载料带(20),所述料带(20)上沿所述料带(20)长度方向以预设长度为间隔设有多个推块(202);

连板结构(2),所述连板结构(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连板结构(2)上设有条形孔(21);

连杆机构(3),包括主动杆(31)、推杆(32)、连杆组件(33)及移动轴(34),所述推杆(32)位于所述连板结构(2)的一侧,且所述推杆(32)的顶端与所述移动轴(3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移动轴(34)穿设于所述条形孔(21)中并能在所述条形孔(21)中移动,所述移动轴(34)的第二端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33),所述连杆组件(33)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板结构(2)的另一侧,所述主动杆(31)的第三端与所述连杆组件(33)连接,且所述主动杆(31)能在外界动力结构的驱动下旋转;

在所述主动杆(31)的一个旋转周期中,所述第三端能通过所述连杆组件(33)带动所述移动轴(34)在所述条形孔(21)中移动,以带动所述推杆(32)的底端与一个所述推块(202)抵接并推动该所述推块(202)移动所述预设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3)包括第一连杆(331)、第二连杆(332)和第三连杆(333),所述第一连杆(331)的第五端通过第二转轴(42)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板结构(2)上,所述第一连杆(331)的第六端通过第三转轴(43)与所述主动杆(31)的第三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32)的第七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43)上,且所述第七端位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六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杆(332)的第八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33)的第九端通过第四转轴(4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33)的第十端通过第五转轴(45)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板结构(2)上,所述第三连杆(333)设有滑孔(3331),所述第二端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孔(33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结构(2)的一侧设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上具有通孔(51),所述推杆(32)穿设于所述通孔(51)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2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孔段(211)、第二孔段(212)和第三孔段(213),所述移动轴(34)位于所述第一孔段(211)远离底座(1)的一端时,所述推杆(32)的底端与所述推块(202)间隔设置,所述移动轴(34)位于所述第一孔段(211)的另一端时,所述推杆(32)的底端与所述推块(202)抵接,所述移动轴(34)由所述第一孔段(211)的另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二孔段(212)的底部时,所述推杆(32)的底端推动所述推块(202)移动所述预设长度,所述移动轴(34)移动至所述第三孔段(213)的顶部时,所述推杆(32)的底端与所述推块(202)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结构(2)包括第一板部(22)、第二板部(23)及第三板部(24),所述第一板部(22)和所述第三板部(24)位于所述第二板部(23)的同侧且上下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部(23),所述第五转轴(45)固定于所述第一板部(22)上,所述条形孔(21)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23)上,所述第二转轴(42)固定于所述第二板部(23)上,所述定位块(5)固定于所述第三板部(2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板(6),所述立板(6)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立板(6)与所述连板结构(2)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板结构(2)通过第一转轴(4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板(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轴(7),所述立板(6)上设有传动孔,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穿过所述传动孔并与所述主动杆(31)的第四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7)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界动力结构连接,所述主动杆(31)能以所述传动轴(7)为旋转中心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2)的底端具有倾斜面(321),且所述倾斜面(321)为弧面。

9.一种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带(20)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料带推动机构,所述料带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料带(20)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20)上沿所述料带(20)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多个产品槽(201)和多个推块(202),所述料带推动机构的推杆(32)能与所述推块(202)抵接,并通过所述推块(202)推动所述料带(20)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带推动机构及移料装置,其属于零部件组装技术领域,料带推动机构包括底座;连板结构,连板结构可转动设置于底座上,且连板结构上设有条形孔;连杆机构,包括主动杆、推杆、连杆组件及移动轴,推杆位于连板结构的一侧,且推杆的顶端与移动轴的第一端连接,移动轴穿设于条形孔中并能在条形孔中移动,移动轴的第二端可滑动连接于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可转动设置于连板结构的另一侧,主动杆的第三端与连杆组件连接,且主动杆能在外界动力结构的驱动下旋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带推动机构及移料装置能够实现周期性的推动料带,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不容易出现失误。

技术研发人员:蔡宝国;郭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