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打磨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对工件进行局部照射,使表层材料汽化从而使材料表面变光滑。激光打磨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在大中型机器厂都会用到激光打磨技术;
橡胶辊轴广泛应用于汽车、钢铁、粘胶纤维以及纺织等领域(打印机、pos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及电子消费品领域),在对大批量橡胶辊轴打磨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转移橡胶辊轴;现有的橡胶辊轴在转移过程中,大多情况下是依靠人工搬运实现的,人工搬运弊端较多,一方面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浪费成本;另一方面人工搬运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它包括:
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底板、支承部件以及一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上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具有相互平行且交替设置的多组凸起部和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用于承载物料;
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多组片状结构以及与多组所述片状结构相连接以带动其升降的驱动单元,每组所述片状结构具有与所述凹槽部相配合的多组载料部;所述片状结构具有下落和抬升两组状态;当其处于抬升状态时,所述凹槽部承载的物料被载料部托起;当其处于下落时,载料部内承接的物料被凸起部挤落;
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掉落下的所述物料。
优化地,它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凹槽部承载的物料进行多角度旋转的旋转部以及与所述旋转部相连接用于带动其旋转的电机;
优化地,所述支承部件为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块第一支撑板,所述承接板在垂直于所述凸起部的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槽,所述凸起部具有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凹槽部具有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槽,所述凸起部上间隔开设有排列整齐的多个定位孔。
优化地,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两侧的两块固定板、间隔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限位的两块限位板以及设在两块所述限位板相背侧面上的多块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优化地,所述驱动单元为无杆气缸,所述片状结构的载料部具有第一载料部与第二载料部,所述片状结构下表面具有第三凹槽部,所述无杆气缸可带动所述片状结构在所述第一通槽内升降,所述片状结构的载料部与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一通槽的方向上错开。
优化地,所述抬升组件还包括安装在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第二支撑板,所述无杆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缸体上的第一角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角板上的第二角板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用于带动其移动的气缸,所述片状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角板上。
优化地,所述旋转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三支撑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旋转轴、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二通槽相一一对应的多个轴套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第四支撑板。
优化地,所述旋转轴容置在所述片状结构下表面的第三凹槽部内。
优化地,所述轴套穿过所述第二凹槽部的第二通槽而与所述物料相接触并通过与所述物料的摩擦带动其在所述第二凹槽部内转动。
优化地,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一侧的收集盒以及安装在所述收集盒内侧壁上用于导向所述物料的导向角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橡胶辊轴转移装置,承接板上设有凸起部与凹槽部,片状结构设有与凹槽部相配合的载料部;凹槽部用于承载物料,片状结构在上升过程中,载料部可托起凹槽部承载的物料;在下降过程中,载料部承接的物料被凸起部挤落;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转移效率快,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橡胶辊轴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抬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角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片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片状结构与承接板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载组件;11、底板;12、第一支撑板;13、承接板;131、凸起部;1311、第一凸起部;1312、第二凸起部;1313、定位孔;132、凹槽部;1321、第一凹槽部;1322、第二凹槽部;1323、第二通槽;133、第一通槽;14、固定板;15、限位板;16、定位板;161、定位槽;
2、抬升组件;21、片状结构;211、第一载料部;212、第二载料部;213、第三凹槽部;22、无杆气缸;23、滑轨;24、第二支撑板;25、第一角板;26、第二角板;
3、旋转组件;31、旋转部;32、电机;311、第三支撑板;312、旋转轴;313、轴套;314、第四支撑板;
4、收集组件;41、收集盒;42、导向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橡胶辊轴转移装置用于将上一生产线传送至此的橡胶辊轴转移(即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安装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将持续输送至此的橡胶辊轴转移至激光打磨位置,用以配合激光打磨并将其收集起来)。它主要包括承载组件1、抬升组件2、旋转组件3和收集组件4等。
其中,承载组件1主要包括底板11、支承部件和承接板13等。底板11通常安装在自动化流水线工作台上(底板11为矩形金属板,主要起承重功能,材质一般选用不锈钢(实际是铝板),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将底板11安装在工作台上)。支承部件安装在底板11上(支承部件为间隔设置在底板11上的两块第一支撑板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2为矩形金属板,主要起承重作用,材质一般选用不锈钢,在底板11上的安装方式如焊接或螺丝紧固)。承接板13一端安装在底板11上且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2上(承接板13为金属板,材质选用不锈钢即可,一般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安装在底板11与第一支撑板12上,承接板13与底板11呈一定角度;如图6所示,承接板13上具有相互平行且交替设置的多组凸起部131和凹槽部132,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31与凹槽部132为直角,凸起部131具有第一凸起部1311与第二凸起部1312,凹槽部132具有第一凹槽部1321与第二凹槽部1322,自动化流水线输送的橡胶辊轴放置在第一凹槽部1321内)。
进一步地,承接板13在垂直于凸起部131的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槽133,第二凹槽部1322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槽1323(第一通槽133与第二通槽1323均为矩形槽,第一通槽133与第二通槽1323交替排列在承接板13上)。凸起部131上间隔开设有排列整齐的多个定位孔1313(在本实施例中,圆形定位孔1313开设在凸起部131上)。
进一步地,承载组件1还包括固定板14、限位板15和定位板16等。固定板14有两块,它们安装在承接板13两侧(固定板14为金属板,固定板14上设有与承接板13的凹槽部132相配合的结构,主要方便于安装,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安装在承接板13上)。限位板15有两块,它们间隔安装在承接板13上用于对橡胶辊轴进行限位(限位板15为金属板,限位板15上设有与承接板13的凹槽部132相配合的结构,便于安装)。多块定位板16设在两块限位板15相背的侧面上(定位板16为金属板,定位板16上开设有与定位孔1313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61;在本实施例中,两块限位板15可在承接板13上移动,可根据不同橡胶辊轴的长度来调节两块限位板15的间距,然后将螺丝穿过定位槽161与定位孔1313,背面拧紧螺栓,从而实现限位板15的固定安装)。
抬升组件2主要包括滑轨23、第二支撑板24、驱动单元、第一角板25、第二角板26和片状结构21等。滑轨23安装在两块第一支撑板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滑轨23为一般常见的四周带凹槽的铝型材,可在第一支撑板12相应位置打孔槽,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将滑轨23固定在两块第一支撑板12之间)。第二支撑板24滑动连接在滑轨23上(第二支撑板24为矩形金属板,一般选用不锈钢,第二支撑板24在滑轨23上的滑动是要靠气缸实现的,如在滑轨23上安装气缸,将气缸导杆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24侧面即可,气缸的类型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选用一般常见的单作用式气缸)。驱动单元安装在第二支撑板24上(驱动单元为无杆气缸22,可将无杆气缸22的导块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支撑板24上)。第一角板25安装在无杆气缸22上,第二角板26安装在第一角板2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板25与第二角板26材质均为不锈钢,形状为“l”型,第一角板25可通过焊接或螺丝紧固的方式安装在无杆气缸22的缸体上;第二角板26可通过螺丝紧固或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角板25上)。片状结构21有两组,它们间隔设置在第二角板26上,两组片状结构21可在无杆气缸22的带动在第一通槽133内升降(片状结构21为金属材质,如不锈钢,每组片状结构21均位于第一通槽133的正下方,且具有与凹槽部132相配合的多组载料部)。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每组片状结构21的载料部具有第一载料部211和第二载料部212,片状结构21下表面具有第三凹槽部2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料部211、第二载料部212与第三凹槽部213均为直角,且片状结构21的载料部与承接板13的凸起部131在第一通槽133的方向上错开)。
进一步地,片状结构21在无杆气缸22的带动下具有下落和抬升两组状态,当其处于抬升状态时,第一凹槽部1321承载的橡胶辊轴被片状结构21托起,而落在第一载料部211上;当其处于下落状态时,第一载料部211内承接的橡胶辊轴被第一凸起部1311挤落而落在第二凹槽部1322内;当片状结构21再次处于上升状态时,第二凹槽部1322承载的橡胶辊轴被片状结构21托起,而落在第二载料部212上;当其处于下落状态时,第二载料部212内承接的橡胶辊轴被第二凸起部1312挤落。
旋转组件3主要包括旋转部31以及电机32等。旋转部31用于对第二凹槽部1322内的橡胶辊轴进行多角度旋转,电机32与旋转部31相连接用于带动其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旋转部31主要包括第三支撑板311、旋转轴312、轴套313和第四支撑板314等。第三支撑板311有两块,它们间隔设置在底板11上(第三支撑板311为矩形金属板,材质选用不锈钢,可通过焊接或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1上)。旋转轴31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支撑板311上(可在第三支撑板311对应位置开设孔槽,在孔槽内安装轴承,如深沟球轴承,将圆柱形金属辊轴的端部分别安装在轴承内即可)。多个轴套313间隔设置在旋转轴312上且与第二通槽1323相一一对应(轴套313为橡胶或金属材质,轴套313穿过第二凹槽部1322的第二通槽1323而与橡胶辊轴相接触并通过与橡胶辊轴的摩擦带动其在第二凹槽部1322内转动)。第四支撑板314固定在底板11上用于安装电机32(第四支撑板314为矩形金属板,材质选用不锈钢,可通过焊接或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1上;电机32用于带动旋转轴312转动,将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在旋转轴312的端部即可,电机32选用一般常见的伺服电机,其具体型号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只要实现在第四支撑板314的安装,如通过螺丝紧固或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
进一步地,旋转轴312容置在片状结构21下表面的第三凹槽部213内。
收集组件4,收集组件4用于收集掉落下的橡胶辊轴。它主要包括收集盒41和导向角板42等。收集盒41安装在底板11上(收集盒41为一般常见塑胶或金属收纳盒,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安装在底板11上)。导向角板42安装在收集盒41的内侧壁上用以导向橡胶辊轴(如图5所示,导向角板42为塑胶或金属材质,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安装在收集盒41上)。
本实用新型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在对橡胶辊轴进行转移时,先根据待转移橡胶辊轴的长度,调节两块定位板16的间距至适当距离,并用螺丝紧固,启动安装在滑轨23上的外部气缸,调节两组片状结构21处于两块限位板15之间;流水线将橡胶辊轴放置在第一凹槽部1321内,无杆气缸22带动片状结构21上升;第一凹槽部1321承载的橡胶辊轴被片状结构21托起,而落在第一载料部211上;无杆气缸22带动片状结构21下降,第一载料部211内承接的橡胶辊轴被第一凸起部1311挤落而落在第二凹槽部1322内;外部激光对处于第二凹槽部1322内的橡胶辊轴做表面打磨处理,此时连接旋转轴312的电机32工作,带动旋转轴312旋转,从而带动橡胶辊轴在第二凹槽部1322内旋转,这样便可对橡胶辊轴周边进行打磨处理,在打磨的同时,流水线会向空置的第一凹槽部1321放置另一根未打磨的橡胶辊轴;打磨完成后,无杆气缸22带动片状结构21上升;第二凹槽部1322承载的打磨后的橡胶辊轴被片状结构21托起,而落在第二载料部212上;同时第一凹槽部1321承载的未打磨的橡胶辊轴被片状结构21托起,而落在第一载料部211上;无杆气缸22带动片状结构21下降,第二载料部212内承接的打磨后的橡胶辊轴被第二凸起部1312挤落,经导向角板42而落在收集箱41中;同时,第一载料部211内承接的未打磨的橡胶辊轴被第一凸起部1311挤落而落在第二凹槽部1322内;如此循环即可批量完成对橡胶辊轴的转移及打磨工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承载组件(1),所述承载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承部件以及一端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件上的承接板(13),所述承接板(13)具有相互平行且交替设置的多组凸起部(131)和凹槽部(132),所述凹槽部用于承载物料;
抬升组件(2),所述抬升组件(2)包括多组片状结构(21)以及与多组所述片状结构(21)相连接以带动其升降的驱动单元,每组所述片状结构(21)具有与所述凹槽部(132)相配合的多组载料部;所述片状结构(21)具有下落和抬升两组状态;当其处于抬升状态时,所述凹槽部(132)承载的物料被载料部托起;当其处于下落时,载料部内承接的物料被凸起部(131)挤落;
收集组件(4),所述收集组件(4)用于收集掉落下的所述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旋转组件(3),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用于对所述凹槽部(132)承载的物料进行多角度旋转的旋转部(31)以及与所述旋转部(31)相连接用于带动其旋转的电机(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为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两块第一支撑板(12),所述承接板(13)在垂直于所述凸起部(131)的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槽(133),所述凸起部(131)具有第一凸起部(1311)与第二凸起部(1312),所述凹槽部(132)具有第一凹槽部(1321)与第二凹槽部(1322),所述第二凹槽部(1322)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槽(1323),所述凸起部(131)上间隔开设有排列整齐的多个定位孔(13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承接板(13)两侧的两块固定板(14)、间隔安装在所述承接板(13)上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限位的两块限位板(15)以及设在两块所述限位板(15)相背侧面上的多块定位板(16),所述定位板(16)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313)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无杆气缸(22),所述片状结构(21)的载料部具有第一载料部(211)与第二载料部(212),所述片状结构(21)下表面具有第三凹槽部(213),所述无杆气缸(22)可带动所述片状结构(21)在所述第一通槽(133)内升降,所述片状结构(21)的载料部与所述凸起部(131)在所述第一通槽(133)的方向上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2)还包括安装在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12)之间的滑轨(2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23)上的第二支撑板(24),所述无杆气缸(22)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4)上;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22)缸体上的第一角板(25)、固定在所述第一角板(25)上的第二角板(26)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4)相连接用于带动其移动的气缸,所述片状结构(21)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角板(26)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31)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第三支撑板(31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板(311)上的旋转轴(312)、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12)上且与所述第二通槽(1323)相一一对应的多个轴套(313)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用于安装所述电机(32)的第四支撑板(3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12)容置在所述片状结构(21)下表面的第三凹槽部(2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313)穿过所述第二凹槽部(1322)的第二通槽(1323)而与所述物料相接触并通过与所述物料的摩擦带动其在所述第二凹槽部(1322)内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辊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一侧的收集盒(41)以及安装在所述收集盒(41)内侧壁上用于导向所述物料的导向角板(4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