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0-20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如婴儿尿裤、拉拉裤、成人尿裤、护理垫等产品)自动化生产设备主要由加工机(即产品生产线)、堆垛机(或理片机、包装机)和中包机等几大模块组成,在其使用过程中,从加工机到堆垛机之间,需要通过一条扭转90°的翻转输送带连通起来的,这是因为加工机出口处的产品是横向出来的,而堆垛机入口处的产品是纵向进去的,因此需要通过该翻转输送带将其翻转换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种类、规格或型号的加工机,其出口高度都不相同,由于翻转输送带的进出口中心一般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这就要求堆垛机的高度需要随着加工机的出口高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导致每一台加工机都需要重新设计一台堆垛机去与之匹配(仅仅是因为高度问题),造成堆垛机的机架无法做到通用,增加了大量的设计量与加工成本,造成效率低、标准化低、设备成本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该机构可根据需要调整上、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使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高度灵活适应不同出口高度的加工机,加工机和堆垛机不再要求一一对应匹配,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上翻转输送带设于上调节组件上,下翻转输送带设于下调节组件上。使用时,一般是同时调节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使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同时上升或下降,以适应不同加工机的出口高度,同时保证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与产品厚度保持相适应。

所述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均为手动式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的结构呈上下对称。一般情况下,由于不同加工机之间的出口高度差不会很大,同时皮带翻转机构本身的重量也不会很大,因此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采用手动式调节组件即可,该方式可简化皮带翻转机构的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当然,根据生产线的实际需求,也可设置相应的动力装置(如气缸、电机等)为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提供动力源,以实现自动调节。

所述上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摆杆组件、驱动组件和皮带轮,驱动组件和摆杆组件分别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驱动组件的输出末端与摆杆组件连接,摆杆组件上分布有多个皮带轮,上翻转输送带设于各皮带轮上。其中,固定支架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其他组成部件的安装基座,便于将上调节组件安装于加工机的面板上,通过驱动组件提供动力,使摆杆组件产生摆动,从而带动各皮带轮和上翻转输送带发生向上或向下的摆动。实际上,下调节组件的结构与上调节组件相同,下调节组件中的各组成部件与上调节组件中的各组成部件之间堆成设置,但当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上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与下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筒固定座、螺筒、螺杆和联接头,螺杆设于螺筒中,且螺杆与螺筒之间螺纹连接,螺筒上端通过螺筒固定座安装于固定支架上,螺杆下端设置联接头。使用时,手动转动螺筒,由于螺杆与螺筒之间螺纹连接,因此螺杆会带动联接头进行上升或下降。

所述摆杆组件包括提升板、连接轴、摆杆轴和摆杆侧板,提升板一端通过连接轴与联接头连接,提升板另一端通过摆杆轴与摆杆侧板连接,摆杆侧板上分布有多个皮带轮。当联接头发生上升或下降的运动时,通过连接轴带动提升板产生摆动,提升板通过摆杆轴带动摆杆侧板相应产生摆动,摆杆侧板上的皮带轮及上翻转输送带也就随之产生摆动。

所述摆杆侧板呈横置的l型板状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多边形板和长条板,多边形板上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皮带轮,长条板的末端设有一个皮带轮。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块,上支撑横杆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底部设置下支撑块,上支撑横杆与下支撑块之间形成l形;驱动组件中的螺筒固定座安装于上支撑横杆上,摆杆组件中的摆杆轴通过轴承安装于下支撑块上。

所述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外接加工机,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处外接堆垛机;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同时进行调节;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处,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固定。由于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高度可调,但出口高度固定,因此相同的堆垛机就可以搭配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加工机进行使用。

上述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使用时,其原理是:当加工机的出口高度产生变化时,通过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调整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高度,使其与加工机出口高度相适应,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高度无需调节,与堆垛机的进口高度保持相适应;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对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进行高度调节时,上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与下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以上调节组件和上翻转输送带为例,使用时,手动转动螺筒,由于螺杆与螺筒之间螺纹连接,因此螺杆会带动联接头进行上升或下降;联接头通过连接轴带动提升板产生摆动,提升板通过摆杆轴带动摆杆侧板相应产生摆动,摆杆侧板上的皮带轮及上翻转输送带也就随之产生摆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可根据加工机的出口高度变化调整上、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使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高度灵活适应不同出口高度的加工机,加工机和堆垛机不再要求一一对应匹配,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提高堆垛机的使用灵活性。

本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中,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使用时不仅可利用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同时调整上翻转输送带、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以实现皮带翻转机的进口高度与加工机的出口高度相适应;还可以利用上调节组件或下调节组件调整上翻转输送带、下翻转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使其适应不同产品的厚度变化;使用灵活而方便。

本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中,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均采用人工调整的结构方式,可在满足生产线工艺需求的前提下,有效简化皮带翻转机构的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皮带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上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调节组件分解后各组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各图中,各附图标记所示部件如下:1为上调节组件,2为下调节组件,3为上翻转输送带,4为下翻转输送带,5为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6为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处,7为螺筒固定座,8为螺筒,9为螺杆,10为联接头,11为提升板,12为连接轴,13为摆杆轴,14为摆杆侧板,15为皮带轮,16为固定板,17为上支撑横杆,18为下支撑块,19为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如图1所示,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调节组件1和下调节组件2,上翻转输送带3设于上调节组件上,下翻转输送带4设于下调节组件上。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5外接加工机,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处6外接堆垛机;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同时进行调节;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处,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固定。

使用时,一般是同时调节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使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同时上升或下降,以适应不同加工机的出口高度,同时保证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与产品厚度保持相适应。由于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高度可调,但出口高度固定,因此相同的堆垛机就可以搭配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加工机进行使用。

其中,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均为手动式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的结构呈上下对称(如图2或图3所示)。一般情况下,由于不同加工机之间的出口高度差不会很大,同时皮带翻转机构本身的重量也不会很大,因此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采用手动式调节组件即可,该方式可简化皮带翻转机构的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当然,根据生产线的实际需求,也可设置相应的动力装置(如气缸、电机等)为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提供动力源,以实现自动调节。

以上调节组件为例,其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4或图5所示,上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摆杆组件、驱动组件和皮带轮,驱动组件和摆杆组件分别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驱动组件的输出末端与摆杆组件连接,摆杆组件上分布有多个皮带轮,上翻转输送带设于各皮带轮上。其中,固定支架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其他组成部件的安装基座,便于将上调节组件安装于加工机的面板上,通过驱动组件提供动力,使摆杆组件产生摆动,从而带动各皮带轮和上翻转输送带发生向上或向下的摆动。实际上,下调节组件的结构与上调节组件相同,下调节组件中的各组成部件与上调节组件中的各组成部件之间堆成设置,但当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上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与下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驱动组件包括螺筒固定座7、螺筒8、螺杆9和联接头10,螺杆设于螺筒中,且螺杆与螺筒之间螺纹连接,螺筒上端通过螺筒固定座安装于固定支架上,螺杆下端设置联接头。使用时,手动转动螺筒,由于螺杆与螺筒之间螺纹连接,因此螺杆会带动联接头进行上升或下降。

摆杆组件包括提升板11、连接轴12、摆杆轴13和摆杆侧板14,提升板一端通过连接轴与联接头连接,提升板另一端通过摆杆轴与摆杆侧板连接,摆杆侧板上分布有多个皮带轮15。当联接头发生上升或下降的运动时,通过连接轴带动提升板产生摆动,提升板通过摆杆轴带动摆杆侧板相应产生摆动,摆杆侧板上的皮带轮及上翻转输送带也就随之产生摆动。摆杆侧板呈横置的l型板状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多边形板和长条板,多边形板上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皮带轮,长条板的末端设有一个皮带轮。

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16、上支撑横杆17和下支撑块18,上支撑横杆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底部设置下支撑块,上支撑横杆与下支撑块之间形成l形;驱动组件中的螺筒固定座安装于上支撑横杆上,摆杆组件中的摆杆轴通过轴承19安装于下支撑块上。

上述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使用时,其原理是:当加工机的出口高度产生变化时,通过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调整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高度,使其与加工机出口高度相适应,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高度无需调节,与堆垛机的进口高度保持相适应;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对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进行高度调节时,上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与下调节组件中的驱动组件、摆杆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以上调节组件和上翻转输送带为例,使用时,手动转动螺筒,由于螺杆与螺筒之间螺纹连接,因此螺杆会带动联接头进行上升或下降;联接头通过连接轴带动提升板产生摆动,提升板通过摆杆轴带动摆杆侧板相应产生摆动,摆杆侧板上的皮带轮及上翻转输送带也就随之产生摆动。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上翻转输送带设于上调节组件上,下翻转输送带设于下调节组件上;

所述上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摆杆组件、驱动组件和皮带轮,驱动组件和摆杆组件分别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驱动组件的输出末端与摆杆组件连接,摆杆组件上分布有多个皮带轮,上翻转输送带设于各皮带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均为手动式调节组件,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的结构呈上下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筒固定座、螺筒、螺杆和联接头,螺杆设于螺筒中,且螺杆与螺筒之间螺纹连接,螺筒上端通过螺筒固定座安装于固定支架上,螺杆下端设置联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组件包括提升板、连接轴、摆杆轴和摆杆侧板,提升板一端通过连接轴与联接头连接,提升板另一端通过摆杆轴与摆杆侧板连接,摆杆侧板上分布有多个皮带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侧板呈横置的l型板状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多边形板和长条板,多边形板上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皮带轮,长条板的末端设有一个皮带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板、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块,上支撑横杆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上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底部设置下支撑块,上支撑横杆与下支撑块之间形成l形;驱动组件中的螺筒固定座安装于上支撑横杆上,摆杆组件中的摆杆轴通过轴承安装于下支撑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外接加工机,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处外接堆垛机;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同时进行调节;皮带翻转机构的出口处,上翻转输送带和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处设有对称设置的上调节组件和下调节组件,上翻转输送带设于上调节组件上,下翻转输送带设于下调节组件上。本高度可调的皮带翻转机构可根据加工机的出口高度变化调整上、下翻转输送带的高度,使皮带翻转机构的进口高度灵活适应不同出口高度的加工机,加工机和堆垛机不再要求一一对应匹配,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提高堆垛机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隆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兴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