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及退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27  33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及退火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尺寸电池生产一般使用非接触式的红外或紫外加热。红外退火速度快,操作简单,但由于红外光先作用于玻璃基板,再通过热传导对电池吸光层退火,致使玻璃基板的温度控制并不精确;紫外退火可以精准加热吸光层,但吸光层材料对紫外光比较敏感,过量的紫外辐照会使得吸光层材料分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及退火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大尺寸电池退火时温度控制不精确或损害电池吸光层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包括:放片,将待退火电池片放置于安装机构的上导热板上;

4、退火,温度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各接触式热源模块启动;

5、监测,红外热成像测温模块监测所述上导热板整个区域的温度,并将温度监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温度控制模块;

6、调温,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上导热板不同位置的温度值,调节不同位置所对应的所述接触式热源模块的加热功率。

7、进一步的,在所述调温步骤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定加热温度x和偏差温度y;

8、所述上导热板某一位置的温度值低于x-y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提高该位置处的所述接触式热源模块的加热功率,并持续预设时间;

9、所述上导热板某一位置的温度值高于x+y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降低该位置处的所述接触式热源模块的加热功率,并持续预设时间。

10、进一步的,在整个退火过程中,除提高和降低加热功率的时间段外,所述接触式热源模块维持在待机功率。

11、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还包括传输步骤,传送带将所述安装机构从上料位传送至下料位。

1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该退火设备用于实施以上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包括:

13、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上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自内至外分为至少三个依次相连的导热区,每一所述导热区均设置有一接触式热源模块;

14、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所述接触式热源模块电连接;

15、红外热成像测温模块,所述红外热成像测温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机构,并处于所述上导热板的正上方,且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式热源模块包括子加热模块;

17、自内向外,每一所述导热区所对应的所述子加热模块越来越密。

1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下导热板,所述下导热板正对所述上导热板;

19、所述接触式热源模块夹持于所述下导热板与所述上导热板之间。

2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安装架;

21、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固定有四根立柱,所述顶板固定于四根所述立柱的顶端;

22、所述红外热成像测温模块固定于所述顶板;

23、四根所述立柱穿设于所述上导热板和所述下导热板,每一所述立柱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帽与所述上导热板的上表面抵接;

24、所述下导热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夹持有隔热层。

2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四周围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底座、所述顶板围合形成加热腔;

26、相对的两所述挡风板均与所述安装架铰接,并能够于绕铰接轴线转动的工况下打开所述加热腔。

2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传送所述安装机构。

28、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在于:

29、在该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中,接触式热源模块产生热量,并传递给上导热板,使上导热板实现对电池的接触式加热;红外热成像测温模块监测上导热板整个区域的温度,并将温度监测结果发送至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根据上导热板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分别控制对应的接触式热源模块,对于低于设定温度的位置,温度控制模块提高处于该位置的接触式热源模块的加热功率,反之,对于高于设定温度的位置,温度控制模块则降低处于该位置的接触式热源模块的加热功率。

30、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对大尺寸电池进行接触式退火,不存在因过量辐照而使吸光层材料分解的问题;另外,该退火工艺的加热台(即上导热板+各接触式热源模块)其不同位置的热源独立设置,并通过红外热成像测温模块的反馈及温度控制模块的调控,保证了加热台各位置温度均衡,能够对电池片均匀加热。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

4.一种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膜层的退火设备,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及退火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大尺寸电池退火时温度控制不精确或损害电池吸光层的技术问题。该电池膜层的退火工艺包括放片,将待退火电池片放置于安装机构的上导热板上;退火,温度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各接触式热源模块启动;监测,红外热成像测温模块监测上导热板整个区域的温度,并将温度监测结果发送至温度控制模块;调温,温度控制模块根据上导热板不同位置的温度值,调节不同位置所对应的接触式热源模块的加热功率。该工艺对大尺寸电池进行接触式退火,不存在因过量辐照而使吸光层材料分解的问题,对上导热板不同位置的接触式热源模块分别控制加热功率,保证了上导热板各位置的温度均衡。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泉,颜璐洁,毛付龙,王治伟,王平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矿资源(天津)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