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微胶囊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3-01  37


本发明涉及农药的,具体涉及一种农药微胶囊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全球广泛分布的重要经济作物害虫,主要侵害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通过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提前脱落、植株衰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目前的防治手段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其中化学防治因见效快、操作简便仍是主流。然而,二斑叶螨以其快速繁殖和生命周期短的特性,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以及阿维菌素类农药迅速产生了抗药性,且其抗性机制多样,包括代谢解毒(如提升p450酶活性)、靶标突变和行为抗性,使单一药剂的防治效果不断下降,防控难度加大。与此同时,蚜虫(如菊花蚜虫)也面临类似的抗药性问题。它们对化学农药的耐药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对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抵抗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蚜虫的耐药性发展机制包括基因突变和代谢能力增强,使得常规的化学防治措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开发新的防治策略,特别是通过农药复配方案应对抗药性,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2、联苯菊酯通过干扰害虫的钠离子通道,导致其神经系统失常,具有较好的触杀作用,然而,由于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长期使用,许多害虫对联苯菊酯的抗性逐渐增强,使其单独使用时的效果下降。噻虫胺作为新烟碱类药剂,主要作用于害虫的乙酰胆碱受体,干扰神经传导,对害虫的取食和繁殖具有抑制作用。噻虫胺具有一定的内吸性和系统传导性,能够进入植物内部循环,对隐蔽性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通过将联苯菊酯与噻虫胺复配,可以实现多靶标攻击,延缓害虫对单一药剂的抗性产生,从而提高防治的可靠性。此外,联苯菊酯的速效性与噻虫胺的持效性结合,能够提供更长时间的防护。然而,尽管复配能延缓抗性的发展,但长期使用后,害虫对这两种药剂的抗性仍可能继续累积。胡椒碱是从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中提取的一种酰胺类生物碱成分,研究表明,胡椒碱及其衍生物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其通过抑制害虫体内的代谢解毒酶系,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酶,提高其他农药的杀虫效果,其还能通过阻断害虫代谢解毒途径,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特别在抗性害虫群体中更具优势。但是胡椒碱在阳光下容易降解,可能导致药效减弱,影响复配产品的持效性。

3、微胶囊技术是利用具有缓释功能的材料将农药包裹起来,以控制农药的释放速度,并延长其释放时间。这样不仅降低了农药的急毒性,而且发挥药效的持续时间更长,防治效果更好。将联苯菊酯、噻虫胺和胡椒碱制备成农药微胶囊,能够充分发挥这三种成分的优势,目前尚未有将联苯菊酯、噻虫胺与胡椒碱制成微胶囊用于防治害虫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药微胶囊及其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农药微胶囊,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4、(1)将农药有效成分加入乙酸乙酯中,而后加入聚乳酸,搅拌均匀,得到有机相;所述农药有效成分由联苯菊酯-噻虫胺复合物和胡椒碱按质量比1:(1-3)组成;

5、(2)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水相;

6、(3)在冰水浴条件下,将有机相逐滴加入水相中,同时进行搅拌,形成乳液;

7、(4)将乳液进行搅拌蒸发除去乙酸乙酯,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农药微胶囊。

8、作为优选,步骤(1)中,联苯菊酯-噻虫胺复合物由联苯菊酯和噻虫胺按质量比1:1组成。

9、作为优选,步骤(1)中,联苯菊酯-噻虫胺复合物和胡椒碱的质量比为1:2。

10、作为优选,步骤(1)中,农药有效成分和乙酸乙酯的加入量的比为1g:(10-20)ml。

11、作为优选,步骤(1)中,农药有效成分和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1.5-2.5)。

12、作为优选,步骤(2)中,水相中,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0.5%-2%。

13、作为优选,步骤(3)中,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4-10)。

14、作为优选,步骤(3)中,搅拌的速度为10000-15000rpm,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

15、作为优选,步骤(4)中,搅拌蒸发的温度为25-40℃,时间为1-3h。

16、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农药微胶囊在防治二斑叶螨或菊花蚜虫中的应用。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将联苯菊酯、噻虫胺和胡椒碱进行复配制备农药微胶囊,联苯菊酯作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通过干扰害虫的钠离子通道,导致神经系统失常,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噻虫胺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于害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阻断神经传导,抑制害虫的取食和繁殖行为;胡椒碱作为天然的增效剂,能够抑制害虫体内的代谢解毒酶系(如细胞色素p450酶),提高其他农药的杀虫效果,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通过多靶点、多机制的复配,有效避免害虫因单一药剂作用产生的抗药性,延长农药的有效使用期,胡椒碱的加入,不仅直接对害虫产生毒杀作用,还能抑制害虫的解毒酶活性,增强联苯菊酯和噻虫胺的杀虫效果,实现1+1>2的协同增效效应。

19、2、采用微胶囊包覆技术,采用聚乳酸(pla)作为壁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将农药有效成分封装在聚乳酸(pla)微胶囊中,保护了农药活性成分,防止其在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下降解,特别对胡椒碱的光敏性提供了有效保护;微胶囊可以控制农药的释放速度,实现缓释效果,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减少施药次数。



技术特征:

1.一种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联苯菊酯-噻虫胺复合物由联苯菊酯和噻虫胺按质量比1: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联苯菊酯-噻虫胺复合物和胡椒碱的质量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农药有效成分和乙酸乙酯的加入量的比为1g:(8-15)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农药有效成分和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1.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相中,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0.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4-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的速度为10000-15000rpm,搅拌的时间为1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搅拌蒸发的温度为25-40℃,时间为1-3h。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农药微胶囊在防治二斑叶螨或菊花蚜虫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微胶囊及其应用,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所述农药微胶囊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农药有效成分加入乙酸乙酯中,而后加入聚乳酸,搅拌均匀,得到有机相;所述农药有效成分由联苯菊酯‑噻虫胺复合物和胡椒碱按质量比1:(1‑3)组成;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水相;在冰水浴条件下,将有机相逐滴加入水相中,同时进行搅拌,形成乳液;将乳液进行搅拌蒸发、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农药微胶囊。本发明将联苯菊酯、噻虫胺和胡椒碱进行复配制备农药微胶囊,有效避免害虫因单一药剂作用产生的抗药性,胡椒碱不仅直接对害虫产生毒杀作用,还能增强联苯菊酯和噻虫胺的杀虫效果,实现1+1>2的协同增效效应。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平,张勇,刘进,乔康,蔡公战,李娜,张秀波,解吉品,刘升,高尚红,杨京招,唐玉华,陈娟娟,王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尚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