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配电,具体地涉及一种过压调控方法、一种过压调控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目前,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其波动性、不可预测性、电力电子化给以火电水电等具有惯性特征的能源接入为主的存量电网带来了显著冲击,其中对配电线路上用户用电危害最大的问题是电压越限的问题。
2、现有技术方案主要以主站调控方法和控制论(谁电压越限控谁)的调控方案为主。然而不同于主干网络,配电网络点多面杂难以依靠人力下发指令实现精准控制。而控制论刚性控制等一刀切的方法,出现了大量弃电浪费,严重损害用户利益。即现有的主站调控方法和控制论的调控方案均无法取得良好的调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压调控方法、一种过压调控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以解决现有的主站调控方法和控制论的调控方案均无法取得良好的调控效果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调控方法,包括:
3、在检测到存在电压过限的情况下,控制所有逆变器进行吸收无功功率调节,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
4、获取历史曲线;所述历史曲线基于相同历史时段内所有并网点的发电功率-电压曲线和所有负载的用电功率-电压曲线叠加得到;
5、基于所述历史曲线确定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
6、基于所述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对所有的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调节。
7、可选的,所述控制所有逆变器进行吸收无功功率调节,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包括:
8、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
9、控制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根据设定比例下调;
10、获取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
11、可选的,所述历史曲线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12、获取设定历史时段内所有并网点在设定功率因数时的发电功率-电压曲线;
13、获取所述设定历史时段内所有负载在所述设定功率因数时的用电功率-电压曲线;
14、确定每个并网点与对应的负载之间的拓扑关系;
15、基于所述拓扑关系将每个并网点的发电功率-电压曲线与对应负载的所述用电功率-电压曲线进行求差,得到所述历史曲线。
16、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曲线确定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包括:
17、基于当前发电功率与当前超限电压计算目标电流;
18、从所述历史曲线中确定第一并网点在未超过设定越限电压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目标电流最接近的历史电流,确定出现所述历史电流时历史发电功率与所有负载的历史用电功率的第一差值;
19、获取当前发电功率与当前所有负载的用电功率的第二差值;
20、计算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的差值,得到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
21、其中,所述第一并网点是所有并网点中任一并网点。
22、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对所有的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调节,包括:
23、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不存在电压过限:
24、基于设定越限电压阈值、第一并网点电压、台区变压器电压以及台区逆变器数量,计算逆变器的调控条件;
25、在所述第一并网点电压大于所述逆变器的调控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逆变器的当前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进行求和;
26、在当前仍然存在电压过限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设定比例调整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得到第一并网点的第一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
27、将所述逆变器的当前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一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进行求和;
28、其中,所述第一并网点是所有并网点中任一并网点。
29、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30、在逆变器的有功功率低于设定有功功率阈值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大于所述设定有功功率阈值:
31、基于第二设定比例调整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得到第一并网点的第二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
32、将所述逆变器的当前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进行求差;
33、其中,所述第一并网点是所有并网点中任一并网点。
34、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过压调控装置,包括:
35、无功调控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存在电压过限的情况下,控制所有逆变器进行吸收无功功率调节,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
36、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曲线;所述历史曲线基于相同历史时段内所有并网点的发电功率-电压曲线和所有负载的用电功率-电压曲线叠加得到;
37、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曲线确定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
38、有功调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对所有的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调节。
39、可选的,所述控制所有逆变器进行吸收无功功率调节,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包括:
40、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
41、控制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根据设定比例下调;
42、获取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
43、可选的,所述历史曲线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44、获取设定历史时段内所有并网点在设定功率因数时的发电功率-电压曲线;
45、获取所述设定历史时段内所有负载在所述设定功率因数时的用电功率-电压曲线;
46、确定每个并网点与对应的负载之间的拓扑关系;
47、基于所述拓扑关系将每个并网点的发电功率-电压曲线与对应负载的所述用电功率-电压曲线进行求差,得到所述历史曲线。
48、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曲线确定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包括:
49、基于当前发电功率与当前超限电压计算目标电流;
50、从所述历史曲线中确定第一并网点在未超过设定越限电压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目标电流最接近的历史电流,确定出现所述历史电流时历史发电功率与所有负载的历史用电功率的第一差值;
51、获取当前发电功率与当前所有负载的用电功率的第二差值;
52、计算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的差值,得到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
53、其中,所述第一并网点是所有并网点中任一并网点。
54、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对所有的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调节,包括:
55、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不存在电压过限:
56、基于设定越限电压阈值、第一并网点电压、台区变压器电压以及台区逆变器数量,计算逆变器的调控条件;
57、在所述第一并网点电压大于所述逆变器的调控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逆变器的当前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进行求和;
58、在当前仍然存在电压过限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设定比例调整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得到第一并网点的第一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
59、将所述逆变器的当前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一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进行求和;
60、其中,所述第一并网点是所有并网点中任一并网点。
61、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62、控制模块,用于在逆变器的有功功率低于设定有功功率阈值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大于所述设定有功功率阈值:基于第二设定比例调整所述第一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得到第一并网点的第二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将所述逆变器的当前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更新待调整有功功率进行求差;其中,所述第一并网点是所有并网点中任一并网点。
63、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过压调控方法。
64、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过压调控方法。
65、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过压调控方法。
6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发电功率、用电功率以及电压组成的历史曲线中隐含现场并网点间关系、拓扑关系以及发电用电习惯。通过历史曲线调控可以避免因功率调控对线路电压的互相影响,提高调控有效性。并且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无功调控和有功调控,在保障用电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发电量。从而本发明在保障用户用电安全和电网台区安全不越限的同时,尽可能保证用户发电收益,提高调控效果。
67、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过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有逆变器进行吸收无功功率调节,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曲线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曲线确定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对所有的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调节,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过压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压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有逆变器进行吸收无功功率调节,直至所有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下降至设定阈值,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压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曲线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压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曲线确定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压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所有并网点的待调整有功功率对所有的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调节,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压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
14.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过压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