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具体为一种清肺止咳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肺热咳嗽是由于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出现以咳嗽为主的一种症候,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及老人,从中医学范畴上讲,肺热咳嗽属于温病学,现代医学中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可能出现本病症,治疗肺热咳嗽采用中药剂进行治疗,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在保健养生以及治疗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养身养肺清热祛痰止咳是中药的一大特色,在中医理论中,清肺止咳是治疗因肺热、燥邪或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的重要方法,通过合理配伍中药材,可以调和人体阴阳,清除肺热,止咳化痰,达到治疗目的,现有的清肺止咳的中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中药材提取,无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完全释放,以及对药渣中残留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导致原料利用率低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肺止咳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成分是川贝母、陈皮、枇杷叶、桔梗、鱼腥草、桑叶、薄荷、百合、麦冬、苦杏仁、蔗糖,其中,按照重量份计,40~90份川贝母、20~50份陈皮、30~80份枇杷叶、50~70份桔梗、60~120份鱼腥草、30~60份桑叶、40~80份薄荷、30~60份百合、20~40份麦冬、50~70份苦杏仁、20~40份木香马兜铃、5~20份蔗糖。
2、一种清肺止咳的中药组方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预处理,步骤三:煎煮提取,步骤四:浓缩成膏,步骤五:制粒成型,步骤六:干燥处理;
3、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工作人员按照重量份选择60份川贝母、30份陈皮、45份枇杷叶、55份桔梗、70份鱼腥草、35份桑叶、50份薄荷、50份百合、30份麦冬、60份苦杏仁、30份木香马兜铃、12份蔗糖;
4、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薄荷、鱼腥草、苦杏仁、蔗糖、木香马兜铃和川贝母进行预处理,其中,
5、薄荷以及鱼腥草进行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并另器保存;
6、将苦杏仁加温水浸泡24小时,加热蒸馏,将蒸馏液倒入盛有90%乙醇的容器中,收集苦杏仁蒸馏液,并测定苦杏仁甙的含量,加入蒸馏水稀释至每100ml含苦杏仁甙1.79g;
7、蔗糖制备单糖浆:取质量比2:1的蔗糖和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加热至100℃,确保蔗糖完全溶解,过滤糖浆,以去除未溶解的蔗糖颗粒和其他杂质,待糖浆稍冷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使全量达到所需体积,搅拌均匀,即得单糖浆;
8、木香马兜铃去除马兜铃酸的含量,木香马兜铃加入适量的醋中进行炒制,在醋炙处理后,将药材加入碱性溶液中进行浸泡,以进一步降低马兜铃酸的含量,处理完成后,用清水洗涤药材,去除残留的醋和碱性物质,然后进行干燥处理,以备后续使用;
9、川贝母放入振动磨设备进行粉碎,使川贝母的细胞壁破裂,从而细胞壁内的有效成分充分裸露出来;
10、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60份处理后的川贝母、30份陈皮、45份枇杷叶、55份桔梗、35份桑叶、50份百合、30份处理后的木香马兜铃加入高压灭菌器中,分段阶梯式降温熟化灭菌处理后,再进行分次煎煮,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然后升温至沸腾,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入5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
11、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合并煎液、苦杏仁蒸馏液、薄荷蒸馏液以及鱼腥草蒸馏液加入过滤器中,过滤杂质后,加入10倍浸膏体积的无水乙醇,充分搅拌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4小时进行脱蜡处理,脱蜡后的药液加入单糖浆,搅拌均匀,输送至蒸馏罐加热至82摄氏度以上,蒸汽携带乙醇一起上升至冷凝器,通过蒸馏作用使乙醇汽化并冷凝收集,药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
12、其中上述步骤五中,选取辅料包括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增稠剂羧甲基淀粉钠、润滑剂硬脂酸镁,将选定的辅料进行粉碎、过筛等预处理,确保与清膏混合均匀,将预处理好的辅料与清膏按1:3的比例混合,通过搅拌等方式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形成具有一定黏性的软材,通过挤压、切割或滚动制粒机将软材制成均匀的颗粒,去除粘连、破碎的颗粒,得到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的颗粒;
13、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制好的颗粒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低温干燥,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以去除水分,防止霉变,干燥后的颗粒需自然冷却至室温,以保持其稳定性。
14、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二中,将薄荷叶以及鱼腥草装入圆盘架上放入蒸馏器中,并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3小时,用蒸馏法提取6小时,蒸汽携带精油一起上升至冷凝器,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收集油水混合物,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利用精油与水的密度不同进行油水分离,将分离出的蒸馏液输送至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后,水溶液另器保存,而分离出的薄荷油利用过滤器内填充的活性炭层、硅胶层、分子筛去除杂质,另器保存。
15、优选的,在所述步骤四中,脱蜡处理方法,第一次过滤出蜡,将药液泵入冷凝器中冷冻24h,第一次冷却至20~25℃,保持8小时,第二次冷却至-5~-20℃,保持16小时,将药液输送至离心机,以8000~10000r/min离心速将蜡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脱蜡后的药液。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的木香马兜铃去除马兜铃酸的含量,通过对部分药材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及释放量,并且通过分次煎煮的方式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解决了原料利用率低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不高的问题;川贝母放入振动磨设备进行粉碎,使川贝母的细胞壁破裂,从而细胞壁内的有效成分充分裸露出来,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及释放量会大幅度的提高,有助于后续提取过程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通过分次煎煮的方式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1h,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然后升温至沸腾,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入5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通过三次分煎使得药渣中残留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提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1.一种清肺止咳的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成分是川贝母、陈皮、枇杷叶、桔梗、鱼腥草、桑叶、薄荷、百合、麦冬、苦杏仁、蔗糖,其中,按照重量份计,40~90份川贝母、20~50份陈皮、30~80份枇杷叶、50~70份桔梗、60~120份鱼腥草、30~60份桑叶、40~80份薄荷、30~60份百合、20~40份麦冬、50~70份苦杏仁、20~40份木香马兜铃、5~20份蔗糖。
2.一种清肺止咳的中药组方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预处理,步骤三:煎煮提取,步骤四:浓缩成膏,步骤五:制粒成型,步骤六:干燥处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肺止咳的中药组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将薄荷叶以及鱼腥草装入圆盘架上放入蒸馏器中,并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3小时,用蒸馏法提取6小时,蒸汽携带精油一起上升至冷凝器,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收集油水混合物,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利用精油与水的密度不同进行油水分离,将分离出的蒸馏液输送至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后,水溶液另器保存,而分离后的薄荷油利用过滤器内填充的活性炭层、硅胶层、分子筛去除杂质,另器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肺止咳的中药组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脱蜡处理方法,第一次过滤出蜡,将药液泵入冷凝器中冷冻24h,第一次冷却至20~25℃,保持8小时,第二次冷却至-5~-20℃,保持16小时,将药液输送至离心机,以8000~10000r/min离心速将蜡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脱蜡后的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