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高压共轨喷油器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活塞组件包括控制阀套和控制活塞。控制阀套活塞孔配合,另一端与喷油机构连接。控制阀套包含进油孔、出油孔、活塞孔,控制活塞和控制阀套组合形成控制腔,进油孔和出油孔通过控制腔连通,形成控制油路;进油孔常开,无开关;出油引导孔口上有密封锥面,出油引导孔口部装有钢球,钢球落座在密封锥面上,控制钢球抬起和落下的电磁机构控制,钢球连接电磁机构与座面。钢球反复抬起落下与密封锥面接触;密封锥面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控制活塞组件的使用寿命。密封锥面的上端口与斜面相交,锥面开口越大,磨削的接触面积越大,控制阀套锥面受到轴向分力也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具有改变控制阀套密封锥面部分的结构、提高密封锥面的质量、降低控制阀套的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中不良率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包括控制阀套和控制活塞,控制阀套顶部中心开设有斜面,所述控制阀套中心竖直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孔顶部设有出油引导孔,所述出油引导孔开设在控制阀套上,所述出油引导孔顶部设有工艺倒角,工艺倒角贴合在控制阀套上,工艺倒角上方设有密封锥面,所述密封锥面开设在控制阀套,密封锥面顶部设有沉孔,密封锥面底部与工艺倒角相连,密封锥面的上端与沉孔台阶相接,所述沉孔开设在控制阀套,所述沉孔处设有小平台,小平台密封密封锥面,所述沉孔内设有密封钢球,所述控制阀套底部中心开设有控制阀套中孔,所述控制阀套中孔顶部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阀套中孔左端上方设有控制阀套进油孔,所述控制阀套进油孔开设在控制阀套上。

优选的,所述沉孔直径1.9—2.1mm,沉孔深度0.15—0.24mm。

优选的,所述密封锥面的密封角度为119.5°——120.5°,密封锥面的上端开口1.2—1.4mm。

优选的,所述密封锥面的下面为一倒角,倒角的直径的大小是0.46——0.52mm,倒角角度是49°——60°。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套进油孔和出油孔的之间液体流量比例系数在1.63-1.67之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套中孔的直径为4.25——4.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采用改变控制阀套的结构代替传统的控制阀套,减少加工密封锥面时的磨削接触面积,增加磨削空间,更利于磨削密封锥面,以降低控制活塞组件的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提高控制组件的响应速度,通过控制腔和密封钢球保证控制活塞的迅速上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的控制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的i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20-控制阀套;21-控制阀套进油孔;22-控制阀套中孔;23-控制腔;24-密封钢球;10-密封锥面;11-小平台;12-沉孔;13-工艺倒角;14-出油引导孔;15-出油孔;16-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3、4,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包括控制阀套20,控制阀套20顶部中心开设有斜面16,控制阀套20中心竖直开设有出油孔15,出油孔15顶部设有出油引导孔14,出油引导孔14开设在控制阀套20上,出油引导孔14顶部设有工艺倒角13,工艺倒角13贴合在控制阀套20上,工艺倒角13上方设有密封锥面10,密封锥面10的密封角度为119.5°——120.5°,密封锥面10的上端开口1.2—1.4mm,密封锥面10的下面为一倒角,倒角的直径的大小是0.46——0.52mm,倒角角度是49°——60°,密封锥面10开设在控制阀套20,密封锥面10顶部设有沉孔12,沉孔12直径1.9—2.1mm,沉孔12深度0.15—0.24mm,密封锥面10底部与工艺倒角13相连,密封锥面10的上端与沉孔12台阶相接,沉孔12开设在控制阀套20,沉孔12处设有小平台11,小平台11密封密封锥面10,沉孔12内设有密封钢球24,控制阀套20底部中心开设有控制阀套中孔22,控制阀套中孔22的直径为4.25——4.35mm,控制阀套中孔22顶部设有控制腔,控制阀套中孔22左端上方设有控制阀套进油孔21,控制阀套进油孔21开设在控制阀套20上,控制阀套进油孔21和出油孔15的之间液体流量比例系数在1.63-1.67之间。具体的,采用改变控制活塞套的结构代替传统的控制阀套20,减少加工密封锥面10时的磨削接触面积,增加磨削空间,更利于磨削密封锥面10,以降低控制活塞组件的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提高控制组件的响应速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在使用时,油液通过控制阀套20的进油孔21进入控制腔23,密封钢球24抬起,控制活塞迅速上移,使控制腔23内的油液经出油孔15流向出油引导孔14处,经密封锥面10的上端和沉孔12流出;在生产本组件的时候,本组件减少了密封锥面10处的磨削接触面积,增加对密封钢球24抬起和落下的导向,增加磨削空间,方便磨削密封锥面10,提高了密封锥面10的左面质量,提高本组件的相应速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阀套(20),控制阀套(20)顶部中心开设有斜面(16),所述控制阀套(20)中心竖直开设有出油孔(15),所述出油孔(15)顶部设有出油引导孔(14),所述出油引导孔(14)开设在控制阀套(20)上,所述出油引导孔(14)顶部设有工艺倒角(13),工艺倒角(13)贴合在控制阀套(20)上,工艺倒角(13)上方设有密封锥面(10),所述密封锥面(10)开设在控制阀套(20),密封锥面(10)顶部设有沉孔(12),密封锥面(10)底部与工艺倒角(13)相连,密封锥面(10)的上端与沉孔(12)台阶相接,所述沉孔(12)开设在控制阀套(20),所述沉孔(12)处设有小平台(11),小平台(11)密封密封锥面(10),所述沉孔(12)内设有密封钢球(24),所述控制阀套(20)底部中心开设有控制阀套中孔(22),所述控制阀套中孔(22)顶部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阀套中孔(22)左端上方设有控制阀套进油孔(21),所述控制阀套进油孔(21)开设在控制阀套(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12)直径1.9—2.1mm,沉孔(12)深度0.15—0.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锥面(10)的密封角度为119.5°——120.5°,密封锥面(10)的上端开口1.2—1.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锥面(10)的下面为一倒角,倒角的直径的大小是0.46——0.52mm,倒角角度是49°——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套进油孔(21)和出油孔(15)的之间液体流量比例系数在1.63-1.6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套中孔(22)的直径为4.25——4.3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包括控制阀套和控制活塞,控制阀套顶部中心开设有斜面,控制阀套中心竖直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顶部设有出油引导孔,出油引导孔开设在控制阀套上,出油引导孔顶部设有工艺倒角,工艺倒角贴合在控制阀套上,工艺倒角上方设有密封锥面,密封锥面开设在控制阀套,密封锥面顶部设有沉孔,密封锥面底部与工艺倒角相连,密封锥面的上端与沉孔台阶相接,沉孔开设在控制阀套,沉孔处设有小平台,小平台密封密封锥面,控制阀套底部中心开设有控制阀套中孔;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控制活塞组件具有改变控制阀套密封锥面部分的结构、提高密封锥面的质量、降低控制阀套的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中不良率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白林保;张卫军;贾生刚;冯志真;李炳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安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