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推车车架和应用该推车车架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对儿童推车携带的便利性,越来越多的儿童推车将推车车架设置为可折叠。然而,该类推车车架在折叠收纳时,推车车架的前支架和推杆组件分别是先后完成折叠的,如此使得推车车架容易受力不均,导致影响推车车架折叠的紧凑效果和容易产生异响,进而影响用户对儿童推车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推车车架,旨在提高推车车架的前支架与推杆组件的折叠靠拢的同步性,以提高推车车架折叠的紧凑性和平稳性而提升用户对儿童推车的使用体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推杆组件以及联动机构;
3、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以及所述推杆组件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另一者和该两者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转动连接;
4、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以及所述推杆组件,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推杆组件的接合位置相对位于所述推杆组件上靠近所述前支架的一端;
5、在所述推杆组件朝所述后支架靠拢收折时,所述推杆组件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前支架朝先远离所述后支架再靠拢所述后支架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前支架和所述推杆组件同步靠拢收折至所述后支架。
6、可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架,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于展开状态,定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前支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的转动轴心的连线为第一轴心连线;
7、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位于第一轴心连线的下侧;在所述推杆组件带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位置向上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向上靠拢收折;
8、或者,
9、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位于第一轴心连线的上侧;在所述推杆组件带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位置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向下靠拢收折。
10、可选地,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位置靠近所述后支架设置;
1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的结合位置相对位于所述后支架上靠近所述前支架的一端;
12、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前支架的结合位置相对位于所述前支架上的中部位置;
13、和/或,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位于第一轴心连线的下侧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弧形结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凹弧面朝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凹弧面朝上设置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凹弧面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凹弧面相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凸弧面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凸弧面相切。
14、可选地,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后支架和所述推杆组件之间;
15、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推杆组件的接合位置相对位于所述推杆组件靠近所述前支架的位置。
16、可选地,定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和所述后支架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为l5,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为l6,l6大于l5;其中,l5和l6满足以下条件:0.6≤l5/l6≤0.8;
17、和/或,于展开状态,定义所述推车车架具有上下方向,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所围合形成的夹角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轴心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的转动轴心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所围合形成的夹角的开口与所述推杆组件和所述后支架所围合形成的夹角的开口呈相对设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围合形成的夹角的开口整体朝前设置;在所述推杆组件朝所述后支架靠拢收折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位置整体朝后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位置整体朝上移动。
18、可选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座架,所述座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以及所述推杆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19、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座架,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折叠靠拢的状态下,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带动所述座架折叠靠拢于所述前支架。
20、可选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靠背件,所述靠背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架和/或所述第四连接件;
21、所述第四连接件远离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架靠近所述靠背件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折叠靠拢的状态下,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带动所述座架靠近所述靠背件的一端朝上转动,所述靠背件远离所述座架的一端可在所述靠背件自身重力作用下朝下转动;
22、所述靠背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件,且所述座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四连接件和所述靠背件的转动轴心呈间隔设置。
23、可选地,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下推杆和上推杆,所述下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架和/或所述后支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推杆;
24、所述联动机构和所述下推杆连接,所述推杆组件于折叠状态下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前支架运动。
25、可选地,所述后支架远离所述前支架和/或所述下推杆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后移动轮;所述下推杆和所述上推杆的转动连接处形成有转动关节,所述转动关节形成有抵接平面;于折叠状态,所述推车车架通过所述后移动轮与所述抵接平面支撑于支撑面;
26、和/或,定义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所形成的夹角为α,所述推杆组件和所述后支架所围合形成的夹角为p,满足关系:0.7≤α/p≤1.1。
2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推车车架。
2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推车车架在折叠时,在推杆组件折叠靠拢于后支架的过程中,推杆组件可以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前支架先远离后支架,后折叠靠拢后支架。此时,延长了前支架完成折叠靠拢于后支架所需要的时间,进而能够降低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的角度因为小于后支架和推杆组件之间的角度,导致前支架先于推杆组件完成折叠靠拢于后支架的可能。也即,本方案中的推车车架因为联动机构的设置,能够提高推车车架的前支架与推杆组件在后支架上的折叠靠拢的同步性,使得后支架在推车车架折叠时可以受力均匀,方便推车车架折叠的更加靠拢和安静,进而提高推车车架折叠的紧凑性和平稳性而提升用户对儿童推车的使用体验。而且,本方案中的推车车架的联动机构和推杆组件的接合位置在推杆组件上还是位于推杆组件靠近前支架的一端的,如此使得推杆组件在折叠靠拢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重量更加充分的作用到联动机构上,以提高对联动机构的带动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得联动机构的体积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以及联动机构与前支架、后支架以及推杆组件可以分布的更加紧凑而缩小推车车架的整体体积,进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推车车架在折叠后的紧凑效果,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对儿童推车的使用体验。
1.一种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推杆组件以及联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架,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于展开状态,定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前支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的转动轴心的连线为第一轴心连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位置靠近所述后支架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后支架和所述推杆组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和所述后支架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为l5,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后支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轴心之间的距离为l6,l6大于l5;其中,l5和l6满足以下条件:0.6≤l5/l6≤0.8;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座架,所述座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以及所述推杆组件中的至少一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靠背件,所述靠背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架和/或所述第四连接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下推杆和上推杆,所述下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支架和/或所述后支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推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远离所述前支架和/或所述下推杆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后移动轮;所述下推杆和所述上推杆的转动连接处形成有转动关节,所述转动关节形成有抵接平面;于折叠状态,所述推车车架通过所述后移动轮与所述抵接平面支撑于支撑面;
10.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推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