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组件、电机定子、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7  34


本发明涉及电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机定子、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1、扁线电机随着支路数以及导体层数的增加,其引出线也越发复杂。为了降低装配难度,减少出错频次,提高电机定子总成外观质量,扁线电机多采用汇流排总成对其引出线进行连接。

2、在相关技术中,汇流排总成结构复杂,体积庞大,u相、v相、w相汇流排采用层叠设计,轴向尺寸过大,集成度不高,无法满足电机小型化、集成化的需求。并且,汇流排总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和提高电气安全距离。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汇流排组件的电机定子。

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定子的电机。

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动力总成。

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动力总成的车辆。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包括:第一中性汇流排,所述第一中性汇流排包括多个第一中性点端子和连接多个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的第一汇流排主体,多个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周向排布;第二中性汇流排,所述第二中性汇流排位于所述第一中性汇流排的径向内侧且包括多个第二中性点端子和连接多个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的第二汇流排主体,多个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周向排布且位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内侧;多个相汇流排,所述相汇流排包括多个相端子和连接多个所述相端子的第三汇流排主体,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排主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外侧和/或所述第二汇流排主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内侧,多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位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和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之间。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通过第一汇流排主体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外侧和/或第二汇流排主体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内侧,以将第一中性点端子和第二中性点端子之间的空间留出用于布置第三汇流排主体,不仅可以有效减小汇流排组件的轴向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电机小型化,集成化,而且可以保证相邻第三汇流排主体之间的间距满足电气安全需求,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8、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汇流排主体和所述第二汇流排主体均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汇流排主体和所述第二汇流排主体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沿周向排布,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沿周向部分错开且未错开部分沿轴向排布,未错开部分中的一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未错开部分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的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一部分所述相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周向的第一圆周排布,另一部分所述相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周向的第二圆周排布且位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内侧。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汇流排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机定子的两条子支路的支路汇流排,所述支路汇流排包括中部汇流排主体和两个支路端子,两个所述支路端子分别与所述中部汇流排主体的径向内端和径向外端连接,且两个所述支路端子分别用于与两个所述子支路连接,其中,所述中部汇流排主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且位于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的轴向一侧,两个所述支路端子分别沿所述第一圆周和所述第二圆周排布。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与所述相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相对,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与所述相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相对,两个所述支路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相对。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中性汇流排与相邻的所述相汇流排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mm;所述第二中性汇流排与相邻的所述相汇流排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mm;相邻两个所述相汇流排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mm。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相汇流排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轴向一侧的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用于与电源连接。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汇流排支架部分包裹所述相汇流排、所述第一中性汇流排和所述第二中性汇流排。

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汇流排组件与所述定子绕组电连接。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定子槽,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相绕组,每相所述绕组包括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和另一条所述支路的出线端均位于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外层,其中一条所述支路的出线端和另一条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均位于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内层,最外层的所述出线端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连接,最内层的所述出线端与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连接,同相所述绕组的所述进线端与同一所述相汇流排的所述相端子一一对应连接。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路包括两条子支路和两个支路间端子,其中一条所述子支路的一端为进线端且另一端与一所述支路间端子连接,另一条所述子支路的一端为出线端且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路间端子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路间端子位于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外层,其中,另一个所述支路间端子位于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内层,两个所述支路间端子通过支路汇流排连接;或者,另一个所述支路间端子由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内层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与其中一个所述支路间端子连接。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路包括两条子支路,所述子支路的两端分别位于不同所述定子槽的最内层和最外层,其中一条所述子支路位于最内层的端部与另一所述子支路位于最外层的端部连接,所述子支路包括位于所述定子槽内的槽内导体和位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两端的槽外导体,其中一条所述子支路中,在所述定子铁芯轴向一端,所述槽外导体以第一节距连接两个所述槽内导体,位于所述子支路串联方向上中间的两个所述槽内导体通过第二节距的第一连接导体连接,在所述定子铁芯轴向另一端,所述槽外导体以第三节距连接两个所述槽内导体;其中另一条所述子支路中,在所述定子铁芯轴向一端,所述槽外导体以第一节距连接两个所述槽内导体,位于所述子支路串联方向上中间的两个所述槽内导体通过第四节距的第二连接导体连接,在所述定子铁芯轴向另一端,所述槽外导体以第三节距连接两个所述槽内导体,其中,所述第二节距比所述第一节距小1节距,所述第三节距比所述第一节距小2节距,所述第四节距比所述第一节距大1节距。

2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定子。

2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总成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

2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总成。

2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排主体和所述第二汇流排主体均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汇流排主体和所述第二汇流排主体的厚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沿周向排布,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沿周向部分错开且未错开部分沿轴向排布,未错开部分中的一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未错开部分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的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机定子的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相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周向的第一圆周排布,另一部分所述相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周向的第二圆周排布且位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与所述相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相对,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与所述相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相对,两个所述支路端子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径向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汇流排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汇流排主体轴向一侧的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用于与电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的汇流排组件,所述定子绕组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所述汇流排组件与所述定子绕组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具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定子槽,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相绕组,每相所述绕组包括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和另一条所述支路的出线端均位于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外层,其中一条所述支路的出线端和另一条所述支路的进线端均位于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内层,最外层的所述出线端与所述第一中性点端子连接,最内层的所述出线端与所述第二中性点端子连接,同相所述绕组的所述进线端与同一所述相汇流排的所述相端子一一对应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包括两条子支路和两个支路间端子,其中一条所述子支路的一端为进线端且另一端与一所述支路间端子连接,另一条所述子支路的一端为出线端且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路间端子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路间端子位于对应所述定子槽内的最外层,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包括两条子支路,所述子支路的两端分别位于不同所述定子槽的最内层和最外层,其中一条所述子支路位于最内层的端部与另一所述子支路位于最外层的端部连接,所述子支路包括位于所述定子槽内的槽内导体和位于所述定子铁芯轴向两端的槽外导体,

14.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

15.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总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组件、电机定子、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汇流排组件包括:第一中性汇流排,包括多个第一中性点端子和第一汇流排主体,多个第一中性点端子沿电机定子的周向排布;第二中性汇流排,包括多个第二中性点端子和第二汇流排主体,多个第二中性点端子沿电机定子的周向排布且位于第一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内侧;多个相汇流排,相汇流排包括多个相端子和第三汇流排主体,第一汇流排主体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外侧和/或第二汇流排主体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中性点端子的径向内侧,多个第三汇流排主体位于第一中性点端子和第二中性点端子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和提高电气安全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谢康福,张锐,王飞,李华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