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9  37


优选实施方式涉及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中包含的油的分离和由脉动引起的噪声的减少,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减少由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引起的脉动噪声方面具有提高的效率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1、通常,车辆中的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其中,压缩机将从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使其更容易液化的高温、高压状态并且然后将其输送至冷凝器。另外,压缩机泵送制冷剂,以通过使制冷剂再循环来确保连续冷却。

2、冷凝器通过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并液化,而膨胀阀通过绝热膨胀降低液态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从而使液态制冷剂更容易在蒸发器中蒸发。

3、蒸发器通过在液态制冷剂与引入到内部中的外部空气之间交换热来吸收热,从而导致制冷剂蒸发和汽化。将热损失至制冷剂并因此被冷却的外部空气通过鼓风机吹入到车辆的内部中。

4、压缩机根据工作流体(制冷剂)是通过往复运动还是旋转运动被压缩而分类成往复式和旋转式,并且往复式还划分成使用曲柄将动力源的驱动力传递至多个活塞的曲柄式、将驱动力传递至安装有板的旋转轴的斜板式、以及使用摆动板的摆动板式。

5、例如,涡旋压缩机是使用具有渐开线接合轮廓的两个交错涡旋的一种旋转压缩机,所述两个交错涡旋通过绕动运动执行压缩。

6、涡旋压缩机通过排出室内的动涡旋和静涡旋的相对旋转来操作,其中,两个涡旋具有定形状成类似于相同的渐开线曲线的涡卷,在几何上异相180度。

7、涡旋压缩机通过动涡旋和静涡旋的交错形成新月形形状的压缩室,从而完成压缩循环。压缩室形成为容积朝向外边缘增加并且朝向中央减小的形状,其中,在外侧部上形成吸入室并且在中央处形成排出端口。

8、在涡旋压缩机中,当密封在涡旋的外周处给定的容积内的吸入气体由于涡旋的相对旋转而朝向排出端口逐渐压缩并且通过排出端口排出时,发生压缩。

9、从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经由油分离管经历离心分离,并且然后最终通过排出端口排出;然而,如果油保留在排出的制冷剂中,则油降低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蒸发效率,由此影响压缩机的效率。

10、涡旋压缩机包括将待从排出室排出的经压缩的制冷剂导引至压缩机的外部的排出通路,并且该排出通路配备有调节排出通路的开度的排出止回阀(dcv)。

11、涡旋压缩机中的排出止回阀便于将经压缩的制冷剂从压缩机的排出室排出至外部,减少排出的制冷剂的脉动,并且设计成防止制冷剂从涡旋压缩机的外部流动返回到排出室中。

12、最近,用于性能增强、比如蒸汽注射的附加部件已经安装在涡旋压缩机的后壳体中,从而占据了一定量的空间。将附加部件安装在涡旋压缩机的后壳体中减少了容量、增加了高压制冷剂排出期间的脉动引起的振动和噪声并且使油分离效率波动,从而需要应对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优选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该涡旋压缩机能够通过在后头部中结合油分离功能来确保稳定的操作,并且减少由制冷剂的脉动引起的压力波动。

3、技术方案

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单元,该压缩单元联接至驱动单元的一个侧部;后壳体,该后壳体包括在压缩单元中压缩的制冷剂被排出的排出室以及形成有用于待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的通路;以及排出止回阀,该排出止回阀安装在通路中,以通过基于制冷剂的压力改变开度来向排出端口供应制冷剂,其中,排出止回阀包括:主体,主体连接至通路并且包括通过其引入制冷剂和油的主入口端口;芯单元,芯单元构造成基于制冷剂的压力在主体内部移动;以及内径可变流动路径,内径可变流动路径通过主体的沿轴向方向变化的内径形成。

5、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接至排出室的入口孔,制冷剂通过该入口孔引入,并且移动通过入口孔的制冷剂与排出止回阀碰撞,从而导致一些油分离。

6、涡旋压缩机还包括构造成支承芯单元的弹性构件。

7、主入口端口包括:第一主入口部分,该第一主入口部分在芯单元移动至主体的上部部分之前通过芯单元暂时保持在关闭状态;以及第二主入口部分,该第二主入口部分相对于基于第一主入口部分绘制的假想线对称地布置,保持持续地打开。

8、第二主入口部分相对于第一主入口部分左右对称地布置。

9、内径可变流动路径包括膨胀部段,在该膨胀部段中,开口横截面面积随着基于芯单元的运动的压差增加而增加。

10、膨胀部段从第二主入口部分开始并且在预定部段上膨胀。

11、内径可变流动路径形成为从主体的底部至顶部朝向径向方向向外倾斜。

12、内径可变流动路径连接至第二主入口部分。

13、内径可变流动路径相对于沿着主体的轴线的假想中心线对称地布置在主体内部。

14、主体具有联接至其上端部的盖,并且盖包括沿着周向方向形成在上表面上以允许穿过芯单元的制冷剂移动至排出端口的盖开口。

15、盖形成有比主体的外径大的外径,并且联接至通路。

16、盖包括形成在上表面的中央处的肋部和形成为基于肋部在盖开口之间分隔的桥接部。

17、桥接部至少部分地与内径可变流动路径在轴向方向上重叠。

18、芯单元包括:第一芯部分,该第一芯部分以与主体的内径对应的外径轴向延伸,并且具有形成在该第一芯部分的外表面上的芯肋部;第二芯部分,该第二芯部分与第一芯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且从第一芯部分的排出制冷剂的顶部延伸;以及第三芯部分,该第三芯部分与第一芯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且从第一芯部分的引入制冷剂的底部延伸,具有与第一芯部分不同的直径。

19、芯单元在由制冷剂致动之前通过第三芯部分的底表面与主体的底表面对准进行定位。

20、主体包括定位成在主体的内部面向彼此以导引芯单元的运动的芯导引部分。

21、芯导引部分包括插入有芯肋部的第一芯导引件。

22、芯导引部分包括第二芯导引件,该第二芯导引件形成为邻近芯导引部分上的导引凹槽并且部分地与芯单元的外表面接触,以便于主体的轴向运动。

23、第二芯导引件保持与芯单元的外曲率对应的曲率。

24、芯导引部分布置成与内径可变流动路径相交。

25、芯导引部分包括:第一开口壁,该第一开口壁朝向内径可变流动路径的开口面积增加的方向倾斜;以及第二开口壁,该第二开口壁从第一开口壁的延伸端部朝向轴向上侧延伸预定长度,并且保持恒定的开口横截面面积。

26、有益效果

27、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下述方式在改进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面是有利的:将具有油分离功能的排出止回阀安装在从压缩部段排出的制冷剂流入的通路中,并且修改结构,使得制冷剂气体即使在涡旋压缩机不操作时仍然可以流动通过排出止回阀。

28、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下述方式在改进涡旋压缩机的可控性并且使由脉动引起的振动最小化方面是有利的:修改结构,使得排出止回阀即使在没有压差的情况下也允许制冷剂气体流动。

29、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下述方式在使由脉动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最小化并且提高油分离效率方面是有利的:通过排出止回阀有效地分离包含在制冷剂中的油,导引制冷剂的流动,并且仅允许分离的制冷剂气体移动至排出端口。

3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下述方式在改进涡旋压缩机的操作安全性方面是有利的:稳定地控制通过排出端口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量,使得安装在排出止回阀中的芯单元根据制冷剂压力调节在主体内的运动行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排出室的入口孔,制冷剂通过所述入口孔引入,并且移动通过所述入口孔的制冷剂与所述排出止回阀碰撞,从而导致一些油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还包括构造成支承所述芯单元的弹性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主入口端口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主入口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主入口部分左右对称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包括膨胀部段,在所述膨胀部段中,开口横截面面积随着基于所述芯单元的运动的压差增加而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膨胀部段在预定部段上膨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形成为从所述主体的底部至顶部朝向径向方向向外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连接至所述第二主入口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相对于沿着所述主体的轴线的假想中心线对称地布置在所述主体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主体具有联接至所述主体的上端部的盖,并且所述盖包括沿着周向方向形成在上表面上以允许穿过所述芯单元的制冷剂移动至所述排出端口的盖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盖形成有比所述主体的外径大的外径,并且联接至所述通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盖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桥接部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芯单元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芯单元在由制冷剂致动之前通过所述第三芯部分的底表面与所述主体的底表面对准进行定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芯导引部分包括第二芯导引件,所述第二芯导引件形成为邻近所述芯导引部分上的导引凹槽并且部分地与所述芯单元的外表面接触,以便于所述主体的轴向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二芯导引件保持与所述芯单元的外曲率对应的曲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芯导引部分布置成与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相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芯导引部分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芯导引部分布置成与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相交。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芯导引部分包括:第一开口壁,所述第一开口壁朝向所述内径可变流动路径的开口面积增加的方向倾斜;以及第二开口壁,所述第二开口壁从所述第一开口壁的延伸端部朝向轴向上侧延伸预定长度,并且保持恒定的开口横截面面积。


技术总结
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涡旋压缩机的后壳体中安装排出止回阀,以分离包括在制冷剂中的油,并且使由于脉动引起的振动噪声的产生最小化,从而允许稳定的操作,而不管制冷剂的压力的波动如何。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永,金沃铉,金荣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