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3  1


本发明属于滚齿工装,涉及一种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启动轴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顶端的外花键在滚齿加工时,由于工件中心孔壁薄,容易顶破;同时其长度较长,属于偏长轴,在精车时,工件被夹持外圆与两端中心孔同轴度不理想。

2、现有的滚齿夹具多采用固定式结构,当夹持工件的外圆与中心孔不同轴时,由于工件以中心孔进行装夹定心,夹紧力会作用在工件上,使工件弯曲偏离中心,造成滚齿精度超标,同时该作用力直接传递到中心孔上,也容易造成中心孔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包括机床上的上顶尖与设于所述上顶尖下方的浮动夹紧机构;

4、所述浮动夹紧机构包括同轴布置的活动顶尖、锥套、定位套;所述上顶尖与活动顶尖同轴相对设置,分别用于顶住工件两端的中心孔;

5、所述活动顶尖设于下顶尖座内,下顶尖座通过底座固定连接于机床上;上顶尖下压工件时,活动顶尖向下移动,下顶尖座的端面与工件的外圆阶梯面接触,进行端面支撑与定位;

6、所述锥套活动设于支撑座上,锥套内设有内锥面;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于下顶尖座上;

7、所述定位套滑动套装于所述下顶尖座上,所述定位套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夹紧柱,所述夹紧柱与定位套之间沿定位套径向滑动配合;所述夹紧柱位于工件与锥套之间,夹紧柱一端设有与工件外圆相匹配的夹持圆弧,另一端与锥套的内锥面滑动配合;

8、所述下顶尖座的下方设有下拉杆;所述下拉杆通过连接螺杆与定位套连接,驱动定位套沿轴向滑动;

9、在下拉杆驱动下,定位套带动夹紧柱向下移动,夹紧柱在内锥面的作用下沿定位套径向移动,使夹持圆弧收缩,夹紧工件外圆;锥套在夹紧柱作用下自动径向移动,始终保持与工件外圆同轴,避免工件外圆与中心孔不同轴时,夹持工件外圆造成工件变形。

10、进一步,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与支撑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锥套设于所述压盖内,通过压盖防止锥套滑出。

11、进一步,所述定位套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夹紧柱上设有限位销,限位销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防止夹紧柱自转。

12、进一步,所述压盖上方设有防尘盖。

13、进一步,所述活动顶尖通过弹簧弹性设于所述下顶尖座内。

14、进一步,所述下拉杆设于底座内,并与机床上的驱动缸连接,在驱动缸驱动下移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发明采用的浮动夹紧设计能够自动调整适应工件夹持外圆,避免由于工件的外圆与中心孔本身存在不同轴的情况而在夹持过程中产生额外作用力的情况,从而降低夹持带来的工件变形风险,确保滚齿加工精度。同时,避免夹紧力作用于中心孔,减少了因不当夹持导致中心孔破裂的可能性。

17、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上的上顶尖与设于所述上顶尖下方的浮动夹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与支撑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锥套设于所述压盖内,通过压盖防止锥套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夹紧柱上设有限位销,限位销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防止夹紧柱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上方设有防尘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顶尖通过弹簧弹性设于所述下顶尖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杆设于底座内,并与机床上的驱动缸连接,在驱动缸驱动下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浮动夹紧的滚齿夹具,该夹具包括机床上的上顶尖和设于其下方的浮动夹紧机构。浮动夹紧机构由同轴布置的活动顶尖、锥套和定位套组成,上顶尖与活动顶尖同轴设置,分别支撑工件的两端中心孔。活动顶尖位于下顶尖座内,下顶尖座通过底座固定于机床上。上顶尖下压工件时,活动顶尖向下移动,与工件外圆接触,实现端面支撑与定位。锥套设于支撑座上,内设有内锥面,定位套上装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夹紧柱,夹紧柱与定位套径向滑动配合。下拉杆通过连接螺杆与定位套连接,驱动定位套沿轴向滑动,进而夹紧柱沿内锥面的作用下收缩,紧固工件外圆。锥套在夹紧柱作用下自动径向移动,保持与工件外圆同轴,避免因不同轴导致的附加作用力。本发明的浮动夹紧设计提高了工件夹持的适应性,降低了工件变形风险,确保了滚齿加工的精度,并减少了中心孔破裂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华,王鑫,李樟,高阳,彭福羽,蔡福宁,秦仕彬,陈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