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型配置了零重力座椅,不断的提升着用户的乘坐体验,但零重力舒躺模式下往往需要较大的车内空间来实现。相关技术中,受到后轮罩处侧饰板内凸的影响,会导致车内空间变小,影响零重力座椅的后滑行程,不便于零重力座椅的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座椅结构以及车辆,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受到后轮罩处侧饰板内凸的影响,会导致车内空间变小,影响零重力座椅的后滑行程,不便于零重力座椅的展开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辆座椅结构,包括:
3、车辆底板;以及,
4、座椅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在所述车辆底板上的一排座椅和二排座椅,所述二排座椅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布设的可调座椅,所述可调座椅相对所述车辆底板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两个所述可调座椅至少其中一个相对另一个可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沿第二方向延伸;
6、两个所述可调座椅均通过所述第一滑轨相对所述车辆底板沿第一方向活动,且至少其中一个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7、在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可调座椅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排座椅远离所述一排座椅的一侧的三排座椅;
9、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可调座椅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滑轨上。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排座椅相对所述车辆底板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排座椅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12、在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可调座椅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扶手侧板。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底板上对应后轮罩处设置有后轮包络部;
14、所述扶手侧板内凹形成有避让部,以在其沿第一方向的活动行程中避让所述后轮包络部。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座椅包括航空座椅。
16、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座椅结构。
17、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在所述车辆底板上的一排座椅和二排座椅,所述二排座椅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布设的可调座椅,所述可调座椅相对所述车辆底板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两个所述可调座椅至少其中一个相对另一个可沿第二方向活动设置;如此设置,在需要将所述可调座椅调节至展开状态之前,操作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可调座椅沿第二方向朝靠近另一个的方向活动,使得整体所述二排座椅在第二方向所占的尺寸更小,即能够减小后轮罩处侧饰板内凸的对空间的影响,保证所述可调座椅沿第一方向的活动行程,方便展开。
1.一种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车辆底板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沿第二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可调座椅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排座椅远离所述一排座椅的一侧的三排座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排座椅相对所述车辆底板可沿第一方向活动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排座椅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可调座椅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扶手侧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板上对应后轮罩处设置有后轮包络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座椅包括航空座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