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5-14  4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干法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型钢厂、电厂内,在活性碳活化再生装置生产运行过程中由冷却风机对活化完成的高温活性炭进行降温换热,使活性炭温度降至工艺要求。冷却风温度由常温(约30℃)升至200-220℃后,通过再生塔冷却风出口外排至空气中,在这个过程中高温的冷却风带有巨大的热能却没有被利用,造成了热能的浪费。同时,活性炭活化再生装置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热量由热风炉燃烧煤气所提供,助燃风机所提供的助燃风温度为常温(约30℃),与带有伴热的煤气管线输送的高温煤气混合达到要求的空燃比后燃烧为再生塔提供热量,低温助燃风与高温的煤气的混合过程中煤气的温度会降低,因此热风炉达到再生塔所需要的解析温度所需的温度需要的热量就会增加,造成煤气消耗量增加,导致煤气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该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能够节省原助燃风升温所需的热量,降低了焦炉煤气的使用量,同时还降低了助燃风机运行的用电量,实现了节能降耗与降本增效。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该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包括以再生塔冷却风出口排出的冷却风代替热风炉助燃风的常温空气输送至热风炉内与煤气混合燃烧。

3、优选地,再生塔冷却风出口排出的冷却风的温度为170-250℃。

4、优选地,热风炉助燃风的常温空气的温度为10-40℃。

5、优选地,使用管道将再生塔冷却风出口与助燃风机入口相连接并连接至热风炉,以将助燃风机的常温空气温度提升后输送至热风炉内。

6、优选地,助燃风机的常温空气进热风炉前由30℃提升至150℃。

7、优选地,管道与再生塔冷却风出口的连接处形成有收口方管。

8、优选地,管道与热风炉的连接处形成有收口方管。

9、优选地,助燃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在连通再生塔冷却风出口之间的管道的中间点上。

10、优选地,助燃风机为两台且并联。

11、优选地,助燃风机形成的助燃风流量为3000m3/h-8000m3/h。

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再生塔冷却风出口排出的冷却风代替热风炉助燃风的常温空气输送至热风炉内与煤气混合燃烧,从而省去原助燃风升温所需的热量,降低了焦炉煤气的使用量,同时也降低了助燃风机运行的用电量,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

13、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包括以再生塔冷却风出口(1)排出的冷却风代替热风炉助燃风的常温空气输送至热风炉内与煤气混合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冷却风出口(1)排出的冷却风的温度为170-2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助燃风的常温空气的温度为10-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管道(2)将所述再生塔冷却风出口(1)与助燃风机(3)入口相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热风炉,以将所述助燃风机(3)的常温空气温度提升后输送至所述热风炉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机(3)的常温空气进入所述热风炉前由30℃提升至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与所述再生塔冷却风出口(1)的连接处形成有收口方管(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与所述热风炉的连接处形成有收口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机(3)通过所述管道(2)连接在连通所述再生塔冷却风出口(1)之间的管道(2)的中间点上。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机(3)为两台且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机(3)形成的助燃风流量为3000m3/h-8000m3/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所述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包括以再生塔冷却风出口排出的冷却风代替热风炉助燃风的常温空气输送至热风炉内与煤气混合燃烧。该降低脱硫脱硝热风炉煤气单耗的方法能够节省原助燃风升温所需的热量,降低了焦炉煤气的使用量,同时还降低了助燃风机运行的用电量,实现了节能降耗与降本增效。

技术研发人员:魏瑞瑞,陈超,王保富,谭游骞,丁成义,李志钢,张豫,顾凤年,金呈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