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对山体边坡进行浇筑时,使用的建筑模具大多为流淌成型。该类建筑模具虽然使用快捷方便,但是还存在一些弊端:譬如,混凝土浆在向下流淌过程中,上层混凝土浆或因流速等因素会与下层混凝土浆形成空隙,从而会造成浇筑板不合格等问题发生。再者,现有技术下的建筑模具不便于脱模,拆装不便,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山体边坡浇筑建筑模具存在不方便脱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包括:
3、承台,所述承台安装有振动电机;
4、相对设置的两侧模板,所述侧模板的下端铰接于所述承台,所述两侧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向延伸形成有封边翼缘,所述两侧模板与四封边翼缘围合形成浇筑槽;
5、盖板,盖合于所述浇筑槽的槽口,所述盖板上形成有连通于所述浇筑槽的注料口,所述盖板下翻形成锁合翼缘,所述锁合翼缘抵靠于所述侧模板的外侧和所述封边翼缘的外侧;
6、多个松模结构,所述松模结构包括转轴、扭转杆和挤压件,一侧模板上的封边翼缘的外侧面的靠近另一侧模板上的封边翼缘的一侧形成有缺口,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缺口中或所述侧模板的外侧面,所述挤压件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圆周面的一侧,所述扭转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转轴呈角度设置,所述转轴至所述另一侧模板上的封边翼缘的一侧或所述锁合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挤压件的尺寸,在转动所述转轴后,所述挤压件撬动所述另一侧模板上的封边翼缘或所述封边翼缘。
7、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具有在所述挤压件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挤压件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侧呈圆弧形,所述转轴至所述另一侧模板上的封边翼缘的一侧或所述锁合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挤压件的宽度。
8、进一步的,所述注料口安装有料斗。
9、进一步的,所述侧模板的下端形成有兜底翼缘,所述兜底翼缘连接于所述侧模板的相对两侧的封边翼缘,所述两侧模板的兜底翼缘抵接在一起。
10、进一步的,所述承台上形成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可升降地安装有束缚箍,所述束缚箍固设于所述两侧模板的下端的外部。
11、进一步的,所述束缚箍的上侧箍设于所述两侧模板的下端的外部,所述束缚箍的下侧滑设于所述环槽内,所述承台安装有用于锁定所述束缚箍的下侧的锁定件。
12、本发明提供一种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将混凝土经由盖板的注料口灌注于浇筑槽中,并开启振动电机以令所述混凝土密实填充于所述浇筑槽中;
14、在所述混凝土固化形成山体建筑边坡板后,先通过侧模板上的松模结构的扭转杆转动转轴以令挤压件撬动所述盖板的封边翼缘,使得所述盖板与固化后混凝土脱离;
15、在拆除所述盖板后,再通过一侧模板的缺口中的松模结构的扭转杆转动转轴以令挤压件撬动所述另一侧模板上的封边翼缘,使得所述另一侧模板与固化后混凝土脱离;
16、将山体建筑边坡板从一侧模板中取出。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通过两个侧模板合模形成浇筑槽,利用盖板盖合于浇筑槽的槽口,通过盖板的锁合翼缘锁合两侧模板的上端以完成合模,通过盖板上的注料口灌注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在浇筑槽内固化成型形成山体建筑边坡,承台上的振动电机可以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振动密实混凝土,使得混凝土浇筑密实。另一方面,在混凝土脱模时,通过多个松模结构先后将盖板、侧模板撬动,提高了混凝土脱模效率和脱模速度。
1.一种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具有在所述挤压件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挤压件的第一侧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侧呈圆弧形,所述转轴至所述另一侧模板上的封边翼缘的一侧或所述锁合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挤压件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口安装有料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的下端形成有兜底翼缘,所述兜底翼缘连接于所述侧模板的相对两侧的封边翼缘,所述两侧模板的兜底翼缘抵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上形成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可升降地安装有束缚箍,所述束缚箍固设于所述两侧模板的下端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箍的上侧箍设于所述两侧模板的下端的外部,所述束缚箍的下侧滑设于所述环槽内,所述承台安装有用于锁定所述束缚箍的下侧的锁定件。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山体建筑边坡浇筑用流淌成型模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