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城市供热等,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冬季,北方供暖季热负荷日益增大,叠加极寒天气频发状况,导致整个采暖季热负荷波动较大,老旧管网输配能力难以满足现有城市供热负荷的需求,特别是严寒天气,容易出现超压运行工况,严重威胁供热安全可靠性。
2、相关技术中,可通过在城市内重新铺设供热管道以解决管网输配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这个方案施工量大,投资费用高,特别是对于建成城区管道铺设工程手续复杂,而且导致热网在初寒和末寒期存在严重的设计冗余,投资性价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供热系统,通过设置热泵模块,利用一网回水的热量,将部分回水提质升温,利用热泵模块升温后的水直接对用户进行供热,降低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
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主管道模块,所述主管道模块被配置为将一网回水提供给热泵模块;热泵模块,所述热泵模块与所述主管道模块连接,所述热泵模块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一网回水分股流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所述热泵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蒸发器吸收所述蒸发器内水的热能,并通过所述冷凝器将所述热能转换至所述冷凝器内的水,并将所述冷凝器内的水提供给换热站模块,和/或,将所述一网回水直接提供给所述换热站模块;换热站模块,所述换热站模块与所述热泵模块连接,所述换热站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热泵模块的输出水,并为用户进行供热。
3、示例性地,所述主管道模块包括主供水管、主回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主供水管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主回水管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主回水管上,所述主回水管通过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阀门为常关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为常开阀门,所述主回水管通过所述第二阀门将所述一网回水传输至所述热泵模块,并且通过所述第四阀门回收来自所述热泵模块和所述换热站模块的回水。
4、示例性地,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和第一水泵,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六阀门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六阀门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七阀门与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一出水端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八阀门、所述第九阀门与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二出水端连接;其中,所述热泵模块通过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二出水端将所述冷凝器内的水提供给所述换热站模块,并通过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一出水端传输所述蒸发器内的水至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
5、示例性地,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十阀门,所述第十阀门的进水端与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十阀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九阀门的进水端连接;其中,所述热泵模块依次通过所述第十阀门、所述第九阀门将所述一网回水直接提供给所述换热站模块。
6、示例性地,所述第十阀门为常关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六阀门、所述七阀门、所述第八阀门和所述第九阀门为常开阀门;其中,在所述室外温度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六阀门,打开所述第十阀门,以使所述热泵模块通过所述第十阀门和所述第九阀门直接将所述一网回水提供给所述换热站模块。
7、示例性地,所述换热站模块包括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第十五阀门和第二水泵,所述换热站模块的进水端与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二出水端连接,所述换热站模块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一阀门、所述第十二阀门与用户进水端相连,以为用户进行供热,所述用户出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三阀门、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十四阀门、所述第十五阀门与所述换热站模块的出水端连接;其中,所述换热站模块通过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二出水端获取热水以为用户进行供热,并通过所述换热站模块的出水端将所述供热后的水传输至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
8、示例性地,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第十六阀门和第三水泵,所述第十六阀门的进水端与所述换热站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十六阀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三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连接;其中,所述换热站模块的出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六阀门、所述第三水泵所述供热后的水传输至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
9、示例性地,所述换热站模块还包括换热器、一网调节阀和二网调节阀,所述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一网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二网调节阀包括第三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所述换热站模块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阀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第十五阀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三调节阀与所述第十一阀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四调节阀与所述第十四阀门的进水端连接。
10、示例性地,所述一网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为常关阀;其中,在所述热泵模块发生故障时,打开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七阀门和所述一网调节阀,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六阀门,以使所述主供水管通过第一阀门、所述第七阀门和所述第十阀门将一网供水提供给所述换热站模块,所述换热站模块通过所述一网调节阀和所述蒸发器为用户进行供热。
11、示例性地,所述换热站模块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十四阀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第十五阀门的进水端连接。
12、示例性地,所述主管道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热泵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换热站模块的数量多个,每个换热站模块均与所述热泵模块连接。
13、示例性地,所述主管道模块的数量、所述热泵模块的数量、所述换热站模块的数量相同,所述主管道模块与所述热泵模块一一对应,所述热泵模块与所述热站模块一一对应。
14、上述实施方式中,供热系统包括:主管道模块,主管道模块被配置为将一网回水提供给热泵模块;热泵模块,热泵模块与主管道模块连接,热泵模块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一网回水分股流入蒸发器和冷凝器,热泵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蒸发器吸收蒸发器内水的热能,并通过冷凝器将热能转换至冷凝器内的水,并将冷凝器内的水提供给换热站模块;换热站模块,换热站模块与热泵模块连接,换热站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热泵模块的输出水,并为用户进行供热。本发明的供热系统设置热泵模块,热泵模块利用一网回水的热量,将部分回水提质升温,利用热泵模块升温后的水直接对用户进行供热,降低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
1.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模块包括主供水管、主回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主供水管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主回水管通过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主回水管上,所述主回水管通过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和第一水泵,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六阀门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六阀门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七阀门与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一出水端连接,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一出水端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八阀门、所述第九阀门与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二出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第十阀门,所述第十阀门的进水端与所述热泵模块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十阀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九阀门的进水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阀门为常关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六阀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八阀门和所述第九阀门为常开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站模块包括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第十五阀门和第二水泵,所述换热站模块的进水端与所述热泵模块的第二出水端连接,所述换热站模块的进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一阀门、所述第十二阀门与用户进水端相连,以为用户进行供热,所述用户出水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三阀门、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十四阀门、所述第十五阀门与所述换热站模块的出水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第十六阀门和第三水泵,所述第十六阀门的进水端与所述换热站模块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十六阀门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三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进水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站模块还包括换热器、一网调节阀和二网调节阀,所述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一网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二网调节阀包括第三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所述换热站模块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阀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第十五阀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三调节阀与所述第十一阀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四调节阀与所述第十四阀门的进水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网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为常关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站模块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十四阀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与所述第十五阀门的进水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热泵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换热站模块的数量多个,每个换热站模块均与所述热泵模块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模块的数量、所述热泵模块的数量、所述换热站模块的数量相同,所述主管道模块与所述热泵模块一一对应,所述热泵模块与所述热站模块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