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更具体涉及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材料科学领域,项目将探索开发前沿新型高效、轻质的光伏材料,以适应不同建筑结构和应用场景的需求。bhpv组件通过材料和封装工艺创新,突破传统光伏外观,仿制建材颜色和纹理,融入建筑的外墙、屋顶等部位,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既满足建筑美观和风格的需求,又使建筑外观独特,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
2、相比传统建材,bhpv组件和系统能够直接为建筑提供电力,有效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从而显著降低能源成本,每平米增量初始投资为500-700元/平米,回收期为5-7年,bhpv的安装和运营可以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认可度的提高,拥有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建筑在市场上的价值也会相应提升。
3、而传统光伏幕墙的光伏组件大多都是采用层压的方式固定在墙体的支撑构件上,虽然这种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安装,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当其中的一块光伏组件出现故障时,需要将整排的光伏组件拆卸下来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还需要将整排的光伏组件安装上去,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可将单块的光伏组件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包括通过支撑构件安装在墙体上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组件、设置在光伏组件背部用于控制太阳能发电的控制板以及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电池,光伏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板的输出端,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储能电池的输入端;所述支撑构件包括若干个竖向设置在墙体上的主龙骨,主龙骨上横向设置有若干个横梁,横梁上通过两侧的连接件设置有光伏组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拖起光伏组件的托架,托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下方光伏组件的连接板,托架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用于通过螺栓固定光伏组件的安装孔,与托架和连接板上安装孔对应位置的光伏组件上开设有对应安装在托架和连接板上的安装孔,托架以及光伏组件顶部的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用于防止螺栓生锈的密封塞。
4、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凹槽,连接件通过滑块设置在凹槽内,横梁的凹槽内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连接件位置的安装孔,连接件上开设有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内的安装孔。
5、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上的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螺栓生锈的密封塞。
6、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主龙骨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横梁安装高度的安装孔,横梁通过螺栓固定在主龙骨上的安装孔内。
7、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通过在光伏组件的底部设置带有托架的连接件,对光伏组件进行拖起,便于操作人员安装,同时还减小了光伏组件的重力对横梁和连接件的影响,提高了光伏组件安装的牢固性,而且光伏组件是独立安装的,便于拆卸维修,提高了维修效率。
1.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支撑构件安装在墙体(1)上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组件(4)、设置在光伏组件背部用于控制太阳能发电的控制板以及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电池,光伏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板的输出端,光伏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储能电池的输入端;所述支撑构件包括若干个竖向设置在墙体(1)上的主龙骨(2),主龙骨(2)上横向设置有若干个横梁(3),横梁(3)上通过两侧的连接件(6)设置有光伏组件(4);所述连接件(6)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拖起光伏组件(4)的托架(8),托架(8)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下方光伏组件(4)的连接板(9),托架(8)和连接板(9)上均开设有用于通过螺栓(10)固定光伏组件(4)的安装孔,与托架(8)和连接板(9)上安装孔对应位置的光伏组件(4)上开设有对应安装在托架和连接板上的安装孔,托架(8)以及光伏组件顶部的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用于防止螺栓生锈的密封塞(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上开设有凹槽(5),连接件(6)通过滑块(7)设置在凹槽(5)内,横梁(3)的凹槽内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连接件位置的安装孔(12),连接件(6)上开设有通过螺栓(10)固定在凹槽内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上的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螺栓生锈的密封塞(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hpv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横梁安装高度的安装孔(12),横梁通过螺栓固定在主龙骨上的安装孔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