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23  31


本发明属于智能小车,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林业、果园、光伏电站、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割草、喷药、运载、施肥等需求日益旺盛,且由于各地种植习惯不统一,对机器灵活性、可靠性、适用性要求较高,加上人工劳动力短缺,对机器小巧智能化和快拆维护方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割草、喷药、施肥、运载都是独立机器,机器闲置率高,且整机结构笨重,转向不灵活,噪音大,适应性及通过性差,爬坡越障易受困甚至翻车,复杂路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例如,申请号为20212071990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割草机,包括:主机体;割草模组,所述割草模组整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机体上,并与所述主机体电气连接。该方案中割草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割草模组的更换及维修拆卸问题,提高了更换及维修的效率。

3、又例如,申请号为202610137987.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乘式割草机,包括用于承载乘客的割草机框架和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的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可旋转安装的刀片。可互换的每个动力单元支撑组件支撑着与发电机连接的引擎或者电池单元,使得动力单元能够更换。

4、上述方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部分问题,但均采用设置中间部件以实现部分模组的更换,设备结构复杂,且安装步骤较为繁琐,成本较高。

5、因此,亟需一种成本低,拆装便捷,通用性强的模块化智能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以部分地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快速装载不同的操作平台。

2、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包括:行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主体,所述驱动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功能模块的连接组件,所述驱动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导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驱动主体的脚撑组件,所述驱动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主体行走的驱动减速系统;动力模块,包括行走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行走框架上的能源包,所述动力模块的第一端设置有能够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轮;用于连接所述行走驱动模块和所述动力模块的第一快拆组件,所述第一快拆组件包括锁紧件和锁销,相应地,所述驱动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所述行走框架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的第二销孔;当将所述滑轮沿所述导轨滑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对应,将锁销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将锁紧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所述行走驱动模块和所述动力模块快拆连接。

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快拆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锁扣,所述锁扣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主体第二端的第一扣合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行走框架上的第二扣合件;当所述滑轮沿所述导轨滑动到第一位置,按压所述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使得所述行走驱动模块和所述动力模块快拆连接。

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浮动臂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主体和所述功能模块连接,所述浮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浮动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功能模块可拆卸地固定。

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浮动臂、可伸缩推杆和推杆支臂,所述浮动臂的第一端和所述推杆支臂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主体上,所述浮动臂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功能模块,所述推杆支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主体上,所述推杆支臂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浮动臂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浮动臂的下方;当所述推杆收缩时,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推杆支臂围绕所述驱动主体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使得所述限位部抵在所述浮动臂上并带动所述浮动臂上升;当所述推杆伸长时,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推杆支臂围绕所述驱动主体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浮动臂随所述限位部同步下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主体和所述功能模块连接。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浮动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浮动臂通过支撑杆连接,对应地,所述弹性件、所述推杆和所述推杆支臂均设置有两个。

8、作为一种改进,两个所述浮动臂分别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

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功能模块配合的通用接口。

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脚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主体的第二端,且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复位件;当将所述动力模块安装到所述行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所述支撑主体在所述动力模块的推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滑轮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主体与地面平行;当将所述动力模块与所述行走驱动模块拆分后,所述支撑主体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使得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二端抵在地面上。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动力模块的第一端还设置有提手。

12、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3、本申请通过将小车进行模块化设计,综合提供了一种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提供不同续航的动力源(能量源)的快拆快装式小车,具体的,可通过快拆组件快速更换功能平台,并快速更换与之匹配的能量源(例如具有不同续航时长的);具有上述结构的小车,通用性强,适应性好,使用方便快捷。

14、具体地,本申请中的模块化智能小车采用分体式设计,即分为行走驱动模块和动力模块两个部分,且二者通过第一快拆组件连接,通过二者的拆装,能够快速实现动力源的更换;同时行走驱动模块的前端设置连接组件与功能模块的连接支架快拆配合,能够快速实现功能模块与模块化智能小车之间的拆装,以上结构相互配合,能够在更换不同功能模块(例如割草模块、喷药模块、运载模块、施肥模块)的同时,适应性地对动力源进行更换,从而适应不同的工作时长需求。

15、进一步,在行走驱动模块和动力模块适应性地设置脚撑、提手等部件,能够进一步方便二者的支撑与转运,从而应对动力源较重,搬运难度高等情况,同时防止动力源在转运过程中被磕碰。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拆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锁扣,所述锁扣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主体第二端的第一扣合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行走框架上的第二扣合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浮动臂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主体和所述功能模块连接,所述浮动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浮动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功能模块可拆卸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浮动臂、可伸缩推杆和推杆支臂,所述浮动臂的第一端和所述推杆支臂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主体上,所述浮动臂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功能模块,所述推杆支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主体上,所述推杆支臂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浮动臂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浮动臂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主体和所述功能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浮动臂通过支撑杆连接,对应地,所述弹性件、所述推杆和所述推杆支臂均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浮动臂分别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功能模块配合的通用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主体的第二端,且所述支撑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复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的第一端还设置有提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智能小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小车,包括行走驱动模块和动力模块,所述行走驱动模块和动力模块通过第一快拆组件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小车进行模块化设计,综合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更换功能平台和动力源的快拆快装式小车,具有上述结构的小车,通用性强,适应性好,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卢秀丽,何源,周永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食铁兽科技(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