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本发明属于隐形眼镜。
背景技术:
1、伴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及普及,近视呈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近视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青少年儿童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近视进展会增加相关眼病如青光眼、视网膜退化等的风险。现有技术中的角膜接触镜镜片起到近视控制的主要视角信号一般是通过改变镜片上的离焦量以及离焦量分布,如设计呈蜂窝结构,从而实现对近视的控制,即通过物理结构设计来调节光学对焦控制近视。
2、角膜接触镜,又称“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附在角膜表面泪液层上的镜片,通过改变眼睛的屈光能力,而达到治疗某些眼部疾病的目的。传统的控制近视的角膜接触镜有硬性和软性之分。目前市面上以软性角膜接触镜为主,而软性角膜接触镜主要又分为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主要材料的亲水性和以聚硅氧烷为主要材料的非亲水性角膜接触镜。
3、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吸水性高,水化后形成软式、高含水性之特性,大幅的增进了配戴之舒适性,但其透氧力仍低,久戴后常发生角膜缺氧性水肿等病变。而非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硅氧烷长链的柔韧性和疏松结构直接可传输空气中的氧气到达眼球,提高透氧性,但是此类材料高度憎水,极易吸附泪液中的蛋白质,舒适感较差。故将两种接触镜结合成为发展主流。
4、此外,随着液晶荧幕电视、平板电脑与智能型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蓝光危害的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一般认为短波蓝光(381-460nm)是危害健康的主要原因。过量短波蓝光可能引起白内障,甚至造成黄斑部病变。蓝光会阻碍睡眠,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传统的控制近视的角膜接触镜均无抗蓝光效果,而目前常用抗蓝光手段都是添加具有一定颜色的染料,主要为黄色,该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防蓝光的问题,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如,因小分子的迁移析出容易产生掉色,而使得配戴者的眼睛产生过敏现象;又如,镜片发黄,消费者较难接受等。
5、同时,镜片的每天拿取,都会接触到手上的大量细菌,对用眼卫生产生了重要的不利影响,虽说护理液具备杀菌消毒功能,但是戴取时都是直接用手取用,易引发炎症;且正常佩戴过程中也与外界接触,以沾染细菌,存在卫生风险。
6、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控制近视的角膜接触镜,其具有防蓝光、抗菌功能,还需佩戴舒适,以达到可长期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防蓝光控制近视的角膜接触镜存在泛黄色严重,或存在抗菌性不良从而引发炎症危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分子设计自制一种防蓝光单体以及抗菌单体转光剂并经配方设计,在克服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难迁移析出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蓝光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1,将防蓝光物质与含丙烯酰氧基的亲电试剂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得到防蓝光单体。
4、进一步地,所述防蓝光物质为偶氮苯类或苯并三唑类。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蓝光单体,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
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抗菌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21,将铜盐与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中间产物;
8、s22,将中间产物与丙烯酰氧衍生物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抗菌单体。
9、进一步地,所述铜盐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0:2.0-4.0。
10、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酰氧基衍生物为含有可与羧基或氨基反应的另一官能团。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单体,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
12、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3、有机硅树脂10-40份;
14、硅单体10-30份;
15、水溶性单体30-80份;
16、防蓝光单体1.0-1.5份;
17、抗菌单体0.5-3.0份;
18、光引发剂0.5-2.0份;
19、其中,有机硅树脂、硅单体、水溶性单体的总重量份数为100份。
20、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树脂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结构。
21、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s31,混料,即
23、向混料机中按配方比例加入原料,混合搅拌,获得混合原料;
24、s32,固化,即
25、将s31中的混合原料置于模具中,固化、脱模;以及
26、s33,清洗,溶胀、平衡,即
27、经有机溶剂、去离子水、生理盐水浸泡,即得所述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9、(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配方体系中含有自制的防蓝光单体,为含有丙烯酰氧基结构的物质。首先、偶氮苯类或苯并三唑类结构具有优异的蓝光吸收效果,尤其对短波蓝光具有较高的吸收率;第二、偶氮苯类或苯并三唑类结构具有选择范围广,操作性强的优势;第三、含有丙烯酰氧基结构可键合到体系中,无析出风险,安全可靠。
30、(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配方体系中含有自制的抗菌单体,为以铜离子为中心,氨基酸为配体的配合物,并经丙烯酰氧基封端的结构。首先、铜离子为无机抗菌剂,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第二、以氨基酸作为配体,氨基酸一方面为优良的有机抗菌剂,另一方面可提供下一步反应的锚点;第三、含有丙烯酰氧基结构使单体可键合到体系中,无析出风险,延长使用时长;且其为多官能度结构,具有交联剂提升性能的优势;第四、铜离子通常显蓝相,可有效消除防蓝光单体导致的泛黄色现象,此外铜离子的显色具有可设计性,可根据用户喜好选择不同的色相来进行定制化。
3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配方体系中以有机硅树脂、硅单体以及水溶性单体互配使用,有机硅树脂呈疏松状态,具有优异的透氧性;水溶性单体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将三者复配具有优异的相容性的同时,软硬度适中,亲水溶胀软化,消除异物感;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透氧性和透水性等,佩戴舒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一种防蓝光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一种防蓝光单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
4.一种抗菌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一种抗菌单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
8.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控制近视的防蓝光角膜接触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