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式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14  23


本发明属于冷水机,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式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水冷装置行业的发展,更优的材料和技术在促使水冷装置向着高效、环保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于使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在满足更多定制化要求的基础上,冷水机设备运行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尤其在船舶和地质不稳定的工况下,冷水机需要满足长时间、高稳定性的使用要求。

2、但是,现有的水冷装置在震动工况下存在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和缺陷,装置内部的过载部位结构稳定性差、结构强度不足,需要定期维护与检修,增加人工成本和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震式水冷装置,解决了水冷装置在震动工况下现有结构存在的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和缺陷,提升水冷装置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和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震式水冷装置,包括框架以及设于框架内的主泵、主管路、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所述离子交换器设于框架内的一侧,所述主泵连接离子交换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框架内的另一侧,其分别连接主泵和离子交换器;所述框架底部的周侧设有减震补偿器;所述主泵的进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一膨胀节;所述过滤器的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二膨胀节,并通过第二膨胀节连接主管路;所述第二膨胀节与主管路间的连接支路上设有第一金属软管;所述离子交换器与框架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离子交换器的连接支路上设有第二金属软管。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底部的周侧设有4~6个减震补偿器。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软管设于过滤器的垂直连接支路上。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的两端密封连接过滤器的垂直连接支路。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的垂直连接支路连通主管路。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离子交换器的上连接支路和下连接支路上均设有第二金属软管。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与框架之间设有减震器。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采用q235碳钢制成,其厚度值为10~12m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发明提供的抗震式水冷装置解决了水冷装置在震动工况下现有结构存在的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和缺陷,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膨胀节、震补偿器、金属软管和减震器,优化过载部位的结构,提升水冷装置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和整体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定期维护与检修的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以及设于框架(1)内的主泵(2)、主管路(9)、过滤器(4)和离子交换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底部的周侧设有4~6个减震补偿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软管(7)设于过滤器(4)的垂直连接支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软管(7)的两端密封连接过滤器(4)的垂直连接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的垂直连接支路连通主管路(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器(5)的上连接支路和下连接支路上均设有第二金属软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与框架(1)之间设有减震器(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式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采用q235碳钢制成,其厚度值为10~12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式水冷装置,属于冷水机技术领域。包括框架、主泵、主管路、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主泵连接离子交换器;过滤器分别连接主泵和离子交换器;框架底部的周侧设有减震补偿器;主泵的进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一膨胀节;过滤器的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二膨胀节,并通过第二膨胀节连接主管路;第二膨胀节与主管路间的连接支路上设有第一金属软管;离子交换器与框架之间设有减震器;离子交换器的连接支路上设有第二金属软管。本发明解决了水冷装置在震动工况下现有结构存在的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和缺陷,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膨胀节、震补偿器、金属软管和减震器,优化过载部位的结构,提升水冷装置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和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潆月,姜成功,张广泰,吴继平,姚宁,严伟,陈宇曦,李何伟,戈志鹏,王文优,李明政,刘海彬,顾守华,李金峰,王跃,李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