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株唾液联合乳杆菌制备的具有提高宿主抗菌肽和免疫球蛋白表达的后生元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
背景技术:
1、人体口腔微生物群是仅次于肠道的第二大微生物群,口腔微生态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主要由宿主固有的口腔特征和口腔菌群组成。口腔的特殊解剖形态及组织结构参与了口腔微生态的组成。口腔的解剖结构包括双唇、两颊、硬腭、软腭、牙齿、牙龈、舌和扁桃体等,不同的口腔部位具有独特的微环境,为口腔内多种微生物的黏附定植提供了不同的结合位点。口腔温度、湿度、ph条件、营养物质的代谢、不同部位的含氧浓度均对口腔微生物的定植产生影响,因此不同的口腔位点具有其独特且复杂的微生物群。
2、口腔微生物与宿主口腔黏膜免疫系统、上皮屏障和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护着口腔微生态的平衡。口腔黏膜的物理屏障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第一道防线,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可以产生抗菌肽等抗菌物质,对环境中外来的抗原迅速做出一系列反应,整合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防卫系统,对早期抗致病菌的感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口腔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可分泌防御素、ll-37、钙卫蛋白等抗菌肽。其中,微生物相关的分子模型可以上调口腔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hbd-2)的分泌,涉及的途径包括tlr2-myd88-ikbζ和il-17-ikbζ等通路,对调控宿主先天免疫反应,预防致病菌的感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目前,共生菌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口腔疾病发生的情况下对疾病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理大都是直接作用于致病菌发挥作用,如与致病菌竞争结合位点,营养竞争,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然而,宿主体内存在众多的抗感染机制,微生物相关的分子模型可以有效激活宿主体内的抗感染通路,调控下游抗菌物质的产生,从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taylor等人表示,nf-κb非经典通路蛋白ikbζ的上调可以调控宿主抗菌肽defb3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益生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预防致病菌感染的案例在肠道和鼻腔领域已经有很多报道,但是在口腔领域更多的研究还是集中在益生菌对致病菌的直接抑制上。因此,将益生菌与宿主免疫联系起来预防口腔致病菌感染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唾液联合乳杆菌制备的后生元,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共生菌对宿主口腔免疫的调节。其可在体内和体外显著上调宿主口腔中抗菌肽的表达,从而提高宿主口腔免疫,抵抗口腔致病菌的感染。
2、本发明提供了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ccfm1417,分类学命名为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已于2024年8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942,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3、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ccfm1417为革兰氏阳性菌,在显微镜下细胞呈短杆状,接种于mr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h后的菌落一般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凸起,直径为0.5-2mm的圆形。
4、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的微生物制剂。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制剂中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的含量≥1×106cfu/ml或1×106cfu/g。
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制备的后生元。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生元包括菌体灭活物、菌体裂解物和/或灭活发酵液。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生元的制备方法为:将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经热处理灭活后离心,收集沉淀得到后生元,冻干获得后生元冻干粉。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生元的制备方法为:将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热处理灭活后经过高压均质,在冻干获得后生元冻干粉。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菌体裂解物为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经过高压均质后的裂解液;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收集菌泥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经65℃,30min热处理后得到灭活菌体细胞,随后高压均质得到菌体裂解液。
11、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后生元的产品。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为食品、保健品、药品或日化用品。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含有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制备的后生元,以及常规辅料。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常规辅料包括填充剂、矫味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抗酸剂、以及营养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健品含有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制备的后生元,以及常规辅料。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常规辅料包括填充剂、矫味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抗酸剂、以及营养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含有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制备的后生元,以及药学上允许的载体。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学上允许的载体包括医学上通常使用的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日化用品包括牙膏、漱口水或口腔喷雾。
20、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后生元在制备提高免疫和/或抵抗口腔致病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促进口腔上皮细胞抗菌肽hbd-2的表达、提高个体组织中抗菌肽hbd-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22、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提供一株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ccfm1417,其具有增强宿主口腔免疫抵抗致病菌感染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24、(1)促进口腔上皮细胞抗菌肽hbd-2的表达;
25、(2)提高个体舌头组织中抗菌肽hbd-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26、(3)提高个体舌头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表达水平;
27、(4)激活宿主体内ikbζ抗致病菌感染的通路;
28、(5)减少个体舌头组织中白色念珠菌的载荷量;
29、(6)改善个体舌头组织的病理状况;
30、(7)改善口腔致病菌白色念珠菌对个体舌头组织的入侵情况;
31、因此,该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制备的后生元,在调控宿主口腔免疫,抵抗口腔致病菌感染的产品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32、生物材料保藏
33、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ccfm1417,分类学命名为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已于2024年8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942,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1.唾液联合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ccfm1417,已于2024年8月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942。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的微生物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中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的含量≥1×106cfu/ml或1×106cfu/g。
4.权利要求1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制备的后生元。
5.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后生元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食品、保健品、药品或日化用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含有所述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及常规辅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制剂、膳食补充剂、固体饮料、牙膏、漱口水或口腔喷雾。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后生元在制备提高免疫和/或抵抗口腔致病菌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病菌包括但不限于白色念珠菌。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唾液联合乳杆菌ccfm1417和/或其后生元在制备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