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5-06-22  7


本发明涉及清洁工具的,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吸尘器在清洁完毕后可与集尘站相对接,通过集尘站上的电机提供排尘动力,将吸尘器设备集尘腔内的污物抽吸排出,吸尘器设备的抽尘处理,无需用户手动倒灰,且该种方式用户无需在每次清洁后倒灰,用户可以一个月甚至更久倒灰一次。但现有的这种排尘方式,在集尘站上需要提供排尘动力,集尘站上需要设置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通的排尘通道或部件等,使得集尘站内部结构复杂,而且会增加集尘站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旨在解决传统吸尘器系统的排尘方式,使得集尘站结构复杂,且提高了集尘站的成本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吸尘器系统,包括:

3、集尘站;

4、吸尘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设于所述设备主体上的尘杯组件和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的进风端与所述尘杯组件的出风端相导通;

5、风道切换结构,活动设于所述尘杯组件的出风端和所述抽吸装置的进风端之间的连通通路上、且至少具有导通所述抽吸装置和所述集尘站的第一工作状态;

6、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

7、控制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均电连接;

8、当所述集尘站和所述吸尘器设备对接时或对接后,所述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9、可选地,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还具有导通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抽吸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进入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10、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封堵所述尘杯组件和所述抽吸装置之间的连通通路;和/或,

11、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封堵所述集尘站和所述抽吸装置之间的连通通路。

12、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位置状态,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13、可选地,所述吸尘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上的感应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当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外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14、可选地,所述吸尘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上的两个感应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检测器,当其中一个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其中另一个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15、可选地,所述吸尘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上的一个感应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器,当所述感应部处于其中一个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感应部处于其中另一个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16、可选地,所述设备主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尘杯组件的出风端和所述抽吸装置的进风端的第一通道、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抽吸装置和所述集尘站的第二通道;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包括:

17、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均呈活动设于所述设备主体内;

18、连杆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所述连杆结构受外力作用运动,可驱使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运动;

19、触发件,活动设于所述吸尘器设备或所述集尘站上、以可施加作用力于所述连杆结构;

20、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触发件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位置状态,可控制所述触发件运动,使得所述触发件可作用于所述连杆结构,驱使所述第一阻挡部封堵所述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二阻挡部导通所述第二通道以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21、可选地,所述第一阻挡部具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具有导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导通位置、以及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封堵位置,所述第二阻挡部具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具有导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导通位置、以及封堵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封堵位置;

22、所述吸尘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其中至少一个上的感应部,所述检测装置对应所述第一封堵位置、和/或所述第二封堵位置、和/或所述第一导通位置、和/或所述第二导通位置设置。

23、可选地,所述尘杯组件包括:

24、尘杯腔;

25、第一过滤器,设于所述尘杯腔的内侧、且呈筒状设置;

26、第二过滤器,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风侧相导通;

27、第三过滤器,设于所述尘杯腔外、且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风端相导通;

28、所述第一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三过滤器的出风端相连通的第一开口,抽尘气流可进入所述尘杯腔并经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及所述第三过滤器后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以进入所述抽吸装置。

2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上还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集尘站相连通,在沿所述抽尘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开口相较于所述第一开口更靠近所述抽吸装置。

30、可选地,所述第一阻挡部和所述第二阻挡部均呈转动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呈弧状设置、并与所述尘杯腔的形状相适配;

31、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通道段上形成有过孔,在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阻挡部呈封堵所述过孔、且所述第二阻挡部呈开启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阻挡部呈开启所述过孔、且所述第二阻挡部呈封堵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32、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对应所述过孔、和/或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

3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吸尘器系统包括集尘站、吸尘器设备、检测装置、以及风道切换结构,所述吸尘器设备包括抽吸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34、响应于所述集尘站和所述吸尘器设备对接到位的指令,获取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

35、根据所述位置状态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运动,使得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可导通所述集尘站和所述抽吸装置。

36、可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集尘站和所述吸尘器设备对接到位的指令,获取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的步骤之前,包括:

37、判断所述集尘站和所述吸尘器设备是否对接到位;

38、若所述集尘站和所述吸尘器设备对接到位,则发出第一指令;

39、若所述集尘站和所述吸尘器设备未对接到位,则发出第二指令。

40、可选地,所述吸尘器设备包括尘杯组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具有导通所述集尘站和所述抽吸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具有导通所述抽吸装置和所述尘杯组件的第二工作状态;

41、所述根据所述位置状态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工作,使得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可导通所述集尘站和所述抽吸装置的步骤,包括:

42、若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则保持所述风道切换结构的状态不变;

43、若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风道切换结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则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自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4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吸尘器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吸尘器系统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上述的吸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4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有以下有益效果:

46、本发明提供的吸尘器系统,包括有集尘站、吸尘器设备、风道切换结构、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在吸尘器设备上设有抽吸装置和尘杯组件,抽吸装置可提供清洁动力,尘杯组件用于存储吸尘器设备清洁过程中吸入的污物;集尘站可提供吸尘器设备的放置位置、以及可对吸尘器设备进行清洁;通过风道切换结构可导通抽吸装置和集尘站,使得当抽吸装置工作时,集尘站内可形成负压,进而通过集尘站可将尘杯组件内存储的污物抽吸出,实现尘杯组件的自清洁;而且通过检测装置可对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进行检测,控制装置可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构控制风道切换结构移动,使得在吸尘器设备与集尘站对接时或对接后,控制装置可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控制风道切换结构移动以进入第一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抽吸装置与集尘站处于导通状态,使得尘杯组件内的污物可被抽吸出以进入集尘站,实现尘杯组件的自清洁。因此,在集尘站内无需设置进行尘杯组件自清洁提供清洁动力的动力装置,集尘站的结构可更简单,且成本更低,集尘站可更便于进行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还具有导通所述尘杯组件(22)和所述抽吸装置(3)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的位置状态,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进入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封堵所述尘杯组件(22)和所述抽吸装置(3)之间的连通通路;和/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位置状态,控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上的感应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当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外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上的两个感应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检测器,当其中一个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其中另一个所述感应部处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上的一个感应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检测器,当所述感应部处于其中一个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感应部处于其中另一个所述检测器的检测区域内时,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21)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尘杯组件(22)的出风端和所述抽吸装置(3)的进风端的第一通道(5)、以及形成有连通所述抽吸装置(3)和所述集尘站(1)的第二通道;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41)具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具有导通所述第一通道(5)的第一导通位置、以及封堵所述第一通道(5)的第一封堵位置,所述第二阻挡部(42)具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具有导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导通位置、以及封堵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封堵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22)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5)上还开设有第二开口(52),所述第二开口(52)与所述集尘站(1)相连通,在沿所述抽尘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开口(52)相较于所述第一开口(51)更靠近所述抽吸装置(3)。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41)和所述第二阻挡部(42)均呈转动设置,所述第一通道(5)呈弧状设置、并与所述尘杯腔(221)的形状相适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对应所述过孔(53)、和/或所述第二开口(52)处设置。

14.一种吸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系统包括集尘站(1)、吸尘器设备(2)、检测装置、以及风道切换结构(4),所述吸尘器设备(2)包括抽吸装置(3);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集尘站(1)和所述吸尘器设备(2)对接到位的指令,获取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的位置状态的步骤之前,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设备(2)包括尘杯组件(22),所述风道切换结构(4)具有导通所述集尘站(1)和所述抽吸装置(3)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具有导通所述抽吸装置(3)和所述尘杯组件(22)的第二工作状态;

17.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吸尘器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吸尘器系统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至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吸尘器系统包括集尘站、吸尘器设备、风道切换结构、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吸尘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尘杯组件和抽吸装置,抽吸装置的进风端与尘杯组件的出风端相导通;风道切换结构活动设于尘杯组件的出风端和抽吸装置的进风端之间的连通通路上、且至少具有导通抽吸装置和集尘站的第一工作状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当集尘站和吸尘器设备对接时或对接后,控制装置可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风道切换结构的位置状态,控制风道切换结构进入第一工作状态。本发明使得在集尘站内无需设置尘杯组件自清洁提供清洁动力的动力装置,集尘站的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集尘站可更便于进行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蔡演强,陈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德尔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