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及充电桩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6  7


本发明专利涉及充电桩,尤其是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及充电桩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需通过充电桩充电,受限于车型大小、车身长端、充电接口位置的不同,公用充电桩多预留有3-7米的枪线,而充电桩的插枪口离地高度约为1.2-1.4米,枪线多缠绕悬挂于收线器上。但在实际使用中,多数车主并不会根据所需长度按需抽取,而是一次性全部取用,任由枪线堆积在地面,对充电站其他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实行错峰电价,夜间堆积在地面的枪线辨识度降低,易遭受车轮碾压受损,缩短使用寿命;且充电多需一定耗时,车主并不会整点取车,或是取车后大部分车主也无法做到专业化的缠绕悬挂收纳,多通过现场管理人员插拔充电枪并手动缠绕悬挂枪线至收线器上,增加了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针对以上问题,不少充电桩采用卷线盘式收纳或滑槽式收纳,期望实现随取随用和自动收卷的功能,并降低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卷线盘式收纳存在以下弊端:枪线在通电时本身处于发热状态,卷线收纳大大降低了枪线的自散热效率,且枪线卷曲收卷后,外层绝缘皮或内芯易出现折损现象,影响枪线的正常使用,且卷线盘安装后,对于枪线的检修替换较为不便,不利于运维人员的后期管理。而滑槽式收纳多在平面设置滑槽,要满足3-7米枪线的收放需求时,所需安装空间较大,充电站场地规划有限,适配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及充电桩管理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分体式固定于安装位上的充电桩和立体线桩,

3、充电桩一侧连有枪线,枪线末端连有充电枪,充电桩上还设有用于收纳充电枪的插枪口;

4、立体线桩安装有若干收线组件,收线组件包括动力装置、滑槽、滑台、导向轮和定位组件,滑槽沿立体线桩侧面垂向设置,且外露于立体线桩外表面,滑台受动力装置驱动在滑槽内滑移,滑台上转动安装有用于辅助枪线拉伸穿行的导向轮,滑台表面还设有用于将枪线收纳定位至导向轮内的定位组件,且滑槽最高点所在水平面高于插枪口所在水平面;

5、立体线桩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器和用于识别实体认证卡的读卡器,读卡器上设有位于立体线桩外表面的感应区,读卡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与动力装置电连接,动力装置受控制器驱动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读卡器通信连接。

6、优选的,动力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安装于立体线桩内腔,且电动推杆平行于滑槽长度方向布设,滑槽沿长度方向开有与立体线桩内腔相通的插槽,滑台与插槽相对处连有与插槽相吻合的插块,插块与电动推杆的伸缩顶端固定相连,电动推杆通过插块带动滑台在滑槽内滑移。

7、优选的,立体线桩为圆柱桩,收线组件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滑槽两两之间等弧距设置。

8、优选的,立体线桩为n棱柱立体线桩,n≥3,收线组件的个数为m,且m=n。

9、优选的,立体线桩顶部内凹形成底面封闭的安装顶腔,安装顶腔侧壁开有若干安装孔。

10、优选的,安装顶腔内还插接有遮阳伞,遮阳伞的伞杆下部插接于安装顶腔内,伞杆下部开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插接口,第一固定螺栓从外至内依次穿过第一插接口和安装孔完成遮阳伞和安装顶腔的插接固定,遮阳伞的垂向投影覆盖充电桩。

11、优选的,安装顶腔内还插接有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安装主杆、安装支杆和与动力装置电连接的光伏板,光伏板通过安装支架与安装主杆相连,安装主杆底端开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插接口,第二固定螺栓从外至内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和安装孔完成光伏组件和安装顶腔的插接固定,光伏板的垂向投影覆盖充电桩。

12、优选的,立体线桩外表面还设有用于照明指引读卡器的led灯,读卡器还包括显示屏和输入面板。

13、一种充电桩管理系统,包括通信互连的充电桩系统、立体线桩系统和管理云平台;

14、充电桩系统包括充电桩认证模块和充电枪采集模块,充电桩认证模块预存有本机充电桩编号,同时通过采集充电桩实时工作数据对充电桩赋予工作/故障标记;充电枪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充电枪实时通电/断电/收纳状态,并根据采集结果生成具有时间戳的充电枪状态数据;

15、立体线桩系统包括实体认证卡、立体线桩绑定模块、立体线桩认证模块,立体线桩绑定模块和立体线桩认证模块均固定安装于读卡器中,实体认证卡预写有本机充电桩编号,立体线桩绑定模块通过读卡器读取预写的充电桩编号,并将读取结果与预存的本机立体线桩编号绑定,并将匹配结果覆写至实体认证卡内,完成立体线桩和充电桩的绑定操作;立体线桩认证模块也预存有本机立体线桩编号,用于识别实体认证卡内读写数据、向充电桩系统发生数据请求、接收并识别充电桩系统回传数据、向控制器发送拉伸/复位信号;

16、管理云平台用于存储管理上传至云端的本机充电桩编号集合、本机立体线桩编号集合、匹配结果集合、充电枪状态数据、充电桩标记数据;

17、充电桩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车主从现场管理人员处领取已完成绑定操作的实体认证卡,自插枪口取下充电枪,并将实体认证卡对准感应区进行识别操作;

19、立体线桩认证模块识别实体认证卡内读写数据是否与预存立体线桩编号一致,认证通过后立体线桩认证模块向充电桩系统发送数据采集请求,充电桩系统依据请求回传充电桩标记和充电枪状态数据至立体线桩认证模块,立体线桩认证模块接收并识别充电桩系统回传数据为工作标记+断电状态时,向控制器发送复位信号,动力装置驱动滑台滑移,减小与插枪口的相对高度差;

20、充电完成后,拔出充电枪,再次识别实体认证卡,立体线桩认证模块识别实体认证卡内读写数据是否与预存立体线桩编号一致,认证通过后立体线桩认证模块向充电桩系统发送数据采集请求,充电桩系统依据请求回传充电桩标记和充电枪状态数据至立体线桩认证模块,立体线桩认证模块接收并识别充电桩系统回传数据为工作标记+收纳状态时,向控制器发送拉伸信号,动力装置驱动滑台滑移,增大与插枪口的相对高度差。

21、优选的,充电桩系统还包括充电桩监控报警模块,用于当充电桩出现故障标记时通过管理云平台同时向本地管理人员和远程协助人员发送故障报修信号;当充电枪断电状态超过预设警戒值时,通过管理云平台向本地管理人员发送协助归位信号。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台带动导向轮内的枪线拉伸实现自动收线功能,降低了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通过读卡器增加收线操作的参与感,激励车主进行刷卡收线操作;并且通过将枪线悬置在空中有效提高枪线散热效果的同时,设置导向轮辅助枪线拉伸运动,降低充电线收到的磨损;立体线桩占地面积小,适配各类地形需求,易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分体式固定于安装位上的充电桩和立体线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安装于立体线桩内腔,且电动推杆平行于滑槽长度方向布设,滑槽沿长度方向开有与立体线桩内腔相通的插槽,滑台与插槽相对处连有与插槽相吻合的插块,插块与电动推杆的伸缩顶端固定相连,电动推杆通过插块带动滑台在滑槽内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立体线桩为圆柱桩,收线组件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滑槽两两之间等弧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立体线桩为n棱柱立体线桩,n≥3,收线组件的个数为m,且m=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立体线桩顶部内凹形成底面封闭的安装顶腔,安装顶腔侧壁开有若干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安装顶腔内还插接有遮阳伞,遮阳伞的伞杆下部插接于安装顶腔内,伞杆下部开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插接口,第一固定螺栓从外至内依次穿过第一插接口和安装孔完成遮阳伞和安装顶腔的插接固定,遮阳伞的垂向投影覆盖充电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安装顶腔内还插接有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安装主杆、安装支杆和与动力装置电连接的光伏板,光伏板通过安装支架与安装主杆相连,安装主杆底端开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插接口,第二固定螺栓从外至内依次穿过第二插接口和安装孔完成光伏组件和安装顶腔的插接固定,光伏板的垂向投影覆盖充电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立体线桩外表面还设有用于照明指引读卡器的led灯,读卡器还包括显示屏和输入面板。

9.一种充电桩管理系统,适用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互连的充电桩系统、立体线桩系统和管理云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充电桩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充电桩系统还包括充电桩监控报警模块,用于当充电桩出现故障标记时通过管理云平台同时向本地管理人员和远程协助人员发送故障报修信号;当充电枪断电状态超过预设警戒值时,通过管理云平台向本地管理人员发送协助归位信号。


技术总结
一种带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分体式固定于安装位上的充电桩和立体线桩,充电桩一侧连有枪线,枪线末端连有充电枪,充电桩上还设有用于收纳充电枪的插枪口;立体线桩安装有若干收线组件,收线组件包括动力装置、滑槽、滑台、导向轮和定位组件,立体线桩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器和用于识别实体认证卡的读卡器。通过滑台带动导向轮内的枪线拉伸实现自动收线功能,降低了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通过读卡器增加收线操作的参与感,激励车主进行刷卡收线操作;并且通过将枪线悬置在空中有效提高枪线散热效果的同时,设置导向轮辅助枪线拉伸运动,降低充电线收到的磨损;立体线桩占地面积小,适配各类地形需求,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徐国权,陈培捷,张建敏,陈慧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乐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