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正交接缝环的螺旋缠绕压毡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7-08  5


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在造纸机或类似机器中生产纸及类似产品中使用的有缝压毡。尤其是涉及螺旋接合毡的接缝。该新颖构造有助于防止环伸展且提供环锚固。


背景技术:

1、本发明涉及在造纸机的压榨部中使用的压毡。在纸产品的生产中,以高速及高精确度将由约1%的造纸纤维和分散于约99%的水中的其他固体组成的原料浆料从压头箱唇板(headbox slice)输送至造纸机的成形部中的快速移动的成形织物上,或两个成形织物之间。该原料经受通过成形织物的各种机构的搅拌并脱水,留下松黏性湿纤维网。然后,将该网转移至压榨部,在压榨部,随着该网在一个或者更多个压毡的支承下通过至少一个、且通常是一系列压榨压区(press nip),又一部分水分被机械机构移除,在该压榨压区,水分基本上从新生纸张榨出且进入压毡内。水分被压毡接收,且在理想情况下,水分不返回网。然后,将所得纸张传递至干燥部,干燥部包含一系列由蒸汽加热的可旋转干燥筒或罐。一个或者更多个干燥织物使该纸张被导向绕这些筒的外围并与其保持接触,以致通过蒸发移除大部分残留水分。

2、压毡在纸产品的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已知的压毡是以设计成满足压毡装设在上面而生产各种纸等级的造纸机的要求的各种广泛方式制造的。一般而言,使用织造或非织造基底织物结构组合它们,一层且通常多层的纤维非织造毛层针缝到织造或非织造基底织物结构内。该毛层提供载送纸产品的平滑表面;作为储水器,以留住在压榨压区处压出的水分;并在压毡通过该压区时,对压毡的弹性提供测量。该基底织物通常由单丝、成缆单丝、多丝或类似多组分纱线织造;亦可将它们安置为非织造平面阵列。该组分纱线通常由挤出的聚合物树脂(通常为聚酰胺)构成。

3、该基底织物可以是单层或多层构造,或者它们可由层压在一起的两层或更多层形成。它们可以是无端织造的,以致所得织物像没有接缝的管一样;这种织物必须被制备成它们被预期的机器的长度和宽度,并且必须使其以与袜子类似的方式滑到压榨部上。这种织物的一个实例提供于us 7,118,651中。在变型改良无端织造技术中,在生产期间,纬纱用于在纬向织物边缘处形成缝合环;当装设于造纸机上时,这些纱线将以预期机器方向(md)被取向,使得通过使每一侧的环靠拢在一起且通过由互相套合的环形成的所得通道来插入栓或枢轴而使织物连结。在us 3,815,645中可找到改良无端织造织物的实例。也可以使用一层或多层经纱和纬纱平坦织造该基底织物;接缝通常形成于每一端处,使该织物连结于机器上。在us 7,892,402中可找到平坦织造基底织物的实例。上述全部构造都要求将基底织物织造为预期的机器的全宽度和全长度。

4、为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最近对压毡的制造引入了所谓“多轴织物”。多轴压毡被众所周知,且描述于us 5,360,656、us 5,268,076、us 5,785,818及其他专利中。这些压毡的基底织物由多個螺旋缠绕的且沿边缘连结的材料条构成,该材料条至少包含机器方向(md)取向的纱线。材料条通常是比以材料条作为组分的预期基底织物的宽度窄的平坦织造织物。还有人建议使用md纱线的非织造阵列作为材料条组分。不论该组分是织造的还是非织造的,在组合期间,每匝(turn)材料条被导向绕两个相对的辊,使得其组分md纱线相对于成品织物的预期md以约1°至约8°的小角度倾斜;请参见现有技术图1。每一个连续材料条匝与相邻材料条匝沿边缘接合,以构建期望宽度和长度的连续管状基底织物。当该管从组合件辊取下并平放时,该管在两个相对的端的每一个处具有在机器横向(cd)取向折叠区域处连结的连续顶面和底面;请参见现有技术图2。所完成的多轴基底织物通常是两层、三层或四层构造中的一个,该两层、三层或四层构造包括螺旋缠绕的连续管的顶面和底面、及可选的位在压平管的内部或一个外表面或两个外表面的顶上的至少一个附加平坦织物层。之后,可对该组合基底织物提供接缝,从而有利于将它们装设于它们预期的机器上。

5、图3示出螺旋缠绕现有技术双层织造结构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区域,其中在相对的折叠区域处移除一部分cd取向纱线。这样露出该结构的md取向纱线,使得纱线环可用于在织物中形成接缝,如图4所例示。该图示出已通过使折叠区域处的md纱线形成的纱线环互相套合及横跨由此提供的通道的长度插入枢轴缝合的双层织物。

6、对于有缝压毡,且特别是在基于多轴织物的压毡的情况下,有几个与接缝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含:接缝区中的织物的物理特性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弹性和不同的透气率,这能够导致纸张破裂,因纸页在接缝斑痕处的强度较低;以及成品纸的痕迹。因此,接缝区域通常被看作成品织物的最关键区。

7、以前建议的一种解决方案公开于授予阿尔巴尼国际公司(albany internationalcorp)的us7381308b2中,在该方案中,移除机器横向纱线,以造成接缝间隙,然后,在每一个折叠处,沿绽线区(ravel area)的边缘,将机器横向纱线重新织造为织物。

8、这些接缝构造中存在的进一步问题包含环伸展和不佳的接缝环稳定性,且md接缝环在多轴构造中的倾斜导致不均匀且更加难以缝合。

9、希望提供一种对接缝处的已知稳定性问题和伸展问题予以改善的压毡基底织物构造,尤其是提供多轴压毡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1、希望提供一种环锚固在毡内而不拉出、伸出、滑出的接缝。本文提供的接缝构造解决一些或所有这些问题。

2、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缝压毡,包括:基底织物,其具有md长度和cd宽度,且至少包含被附加织物材料组分固定就位的md取向纱线。md取向纱线在基底织物中布置为两个重叠层,两个重叠层被基底织物的两个相对端的每一个处的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md取向纱线的回弯区域连结。从cd取向折叠区域中的md取向纱线中移除附加织物材料组分,以形成接缝区域。各个cd纱线横跨基底织物的cd宽度与形成各个织造区域的cd取向折叠区域中的重叠层的每一个中的md取向纱线交织,各个织造区域位于与cd折叠区域处的md取向纱线的回弯区域形成的接缝环相邻。织造区域锚固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md取向纱线,使得接缝环横跨压毡的cd宽度均匀地形成。枢轴从两个相对端延伸穿过通过互相套合接缝环所限定的通道,以形成接缝。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织造区域包括cd纱线与md取向纱线的增加的屈曲交错,屈曲交错优选地为两倍。例如,相对于基底织物中使用的非织造物或具有较小交错的编织物(诸如,具有长浮线的编织物或斜纹布),织造区域优选地以平纹织法织造。

4、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基底织物包括具有的宽度小于基底织物的cd宽度的螺旋缠绕材料条。螺旋缠绕材料条可由接合的非织造材料或织造材料制成。

5、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接缝区取向成与压毡的机器方向成90度。

6、多轴(螺旋缠绕)构造的特殊好处在于,织造区域锚固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md取向纱线,使得接缝环在基底织物的真实机器方向上延伸。

7、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选择织造区域中的cd纱线的直径,以在压毡的本体与接缝区之间维持一致的卡尺。

8、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织造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包含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与和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织造区域接界的附加织物材料组分相邻。

9、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织造区域分别包含至少一根填充纱线,填充纱线位于与cd折叠区域处的所述md取向纱线形成的所述接缝环相邻。更优选地,至少一根填充纱线为多丝纱线。

10、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织造区域分别包含至少两根与md取向纱线交织的单丝纱线。

11、有缝压毡可包括与织造区域连接的表面材料条。更优选地,表面材料条可通过粘合剂、热或压力手段连接到织造区域。

12、在压毡的优选应用中,毛层针缝到基底织物和织造区域上。

13、在另一个方面中,提高了一种制造有缝压毡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提供基底织物,其形成为管,该管具有md长度和cd宽度,由具有的宽度小于基底织物的cd宽度的螺旋缠绕材料条形成,且至少包含被附加织物材料组分固定就位的md取向纱线;从管的两个相对md端处的cd区域中的md取向纱线中移除附加织物材料组分,以形成各个接缝区域;使横跨基底织物的cd宽度的各个cd纱线与接缝区域中的md取向纱线交织,以形成各个织造区域,在成品有缝压毡中,各个织造区域适合位于接缝环相邻,所述接缝环由与cd折叠区域的每一个处的md取向纱线的回弯区域形成;使间隔纱线与cd折叠区域的每一个处的织造区域之间的接缝环形成区中的md取向纱线交织;折叠管,使得基底织物中的md取向纱线布置为两个重叠层,两个重叠层被两个相对md端处的接缝区域处的md取向纱线的回弯区域连接;从接缝环形成区处的md取向纱线中移除间隔纱线,使得接缝环横跨压毡的cd宽度均匀地形成;以及将枢轴插入穿过通过使来自所述两个相对端的接缝环互相套合而限定的通道,以形成接缝。更优选地,在压扁管之前,完成从接缝环形成区处的md取向纱线中移除间隔纱线。

14、在另一个方面中,该方法进一步包含:通过使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交织来稳定织造区域,所述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与和所述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所述织造区域接界的所述附加织物材料组分相邻;以及至少部分地熔融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以将织造区域锚固到与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织造区域接界的附加织物材料组分。

15、在另一个方面中,该方法进一步包含使用至少部分可熔的稀洋纱来稳定织造区域。

16、在另一个方面中,该方法进一步包含使用热活化粘合剂层来稳定。

17、在另一个方面中,该方法进一步包含将毛层针缝到cd折叠区域的每一个处的基底织物和织造区域。

18、上面指出的特征可单独地使用,亦可与所指出的特征中的其他特征组合地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有缝压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织造区域包括所述cd纱线与所述md取向纱线的两倍的屈曲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基底织物包括螺旋缠绕材料条,所述螺旋缠绕材料条具有的宽度小于所述基底织物的所述cd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螺旋缠绕材料条包括接合的非织造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螺旋缠绕材料条包括织造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织造区域锚固所述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所述md取向纱线,使得所述接缝环在所述基底织物的真实机器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接缝区取向成与所述压毡的机器方向成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选择所述织造区域中的所述cd纱线的直径,以在所述压毡的本体与所述接缝区域之间维持一致的卡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织造区域中的至少一些包含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所述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与和所述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所述织造区域接界的所述附加织物材料组分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织造区域分别包含至少一根填充纱线,所述填充纱线位于与所述cd折叠区域处的所述md取向纱线形成的所述接缝环相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至少一根填充纱线为多丝纱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其中,所述织造区域分别包含至少两根与所述md取向纱线交织的单丝纱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织造区域连接的各个表面材料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缝压毡,进一步包括被针缝到所述基底织物和所述织造区域的毛层。

15.一种制造有缝压毡的方法,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使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交织来稳定所述织造区域,所述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与和所述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所述织造区域接界的所述附加织物材料组分相邻;以及至少部分地熔融所述双组分至少部分可熔的cd纱线,以将所述织造区域锚固到与所述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所述织造区域接界的所述附加织物材料组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至少部分可熔的稀洋纱来稳定所述织造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热活化粘合剂层来稳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毛层针缝到所述cd折叠区域的每一个处的所述基底织物和所述织造区域。


技术总结
一种有缝压毡包含基底织物,其具有MD长度和CD宽度,且包含被附加织物材料组分固定就位的MD取向纱线。MD取向纱线在基底织物中布置为两个重叠层,两个重叠层被相对端处的CD取向折叠区域处的回弯区域连结。从这些折叠区域中的MD取向纱线移除附加织物材料组分,以形成接缝区域。CD纱线横跨基底织物的CD宽度与折叠区域中的MD取向纱线交织,且形成与CD折叠区域处的MD取向纱线的回弯区域形成的接缝环相邻的各个织造区域。织造区域锚固折叠区域处的MD取向纱线,使得接缝环横跨压毡的CD宽度均匀地形成。

技术研发人员:亨利·李,大卫·罗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斯登强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