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1、中控扶手通常是指在汽车内部位于前排座椅之间的控制台上的一个部件。它不仅提供了舒适的手臂支撑,还经常集成了车辆的一些控制功能和储物空间。
2、相关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20180679u的一篇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中控扶手储物盒包括:支撑架、扶手与储物盒,储物盒设置在支撑架中,扶手安装于支撑架,储物盒具有朝上设置的开口,储物盒相对支撑架具有处于支撑架内的第一位置,以及伸出于支撑架并延伸至后排座位处的第二位置,当储物盒滑入支撑架内时,扶手能够相对支撑架转动,以处于盖合储物盒的开口的水平状态,或者处于打开开口的翻开状态。
3、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扶手安装完成后打开和关闭的过程是否顺滑流畅只有在安装后才知道,且该过程通常由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判断得到,经验不丰富的人员可能会判断失误,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扶手安装完成后打开和关闭的过程是否顺滑流畅只有在安装后才知道,且该过程通常由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判断得到,经验不丰富的人员可能会判断失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包括:
4、于接收到预设的启动信号时触发检测装置的打开信号并控制扶手打开,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模拟汽车中控的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模拟打开扶手的按键,所述平台上设有检测扶手闭合状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平台上设有检测扶手打开状态的第二传感器,所述平台上转动连接有推架,所述推架上设有推动扶手闭合的推杆;
5、获取第一传感器上的第一检测距离和第二传感器上的第二检测距离;
6、于第一检测距离变化时获取启动时间;
7、于第二检测距离变化时获取结束时间;
8、基于启动时间和结束时间确定打开时间;
9、基于打开时间和预设的打开检测范围进行匹配以得到打开检测结果;
10、控制推架按照预设的闭合转速进行转动并获取关闭力度,所述推杆上设有检测关闭力度的推力传感器;
11、基于关闭力度和预设的关闭检测范围进行匹配以得到关闭检测结果;
12、将打开检测结果和关闭检测结果进行输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时通常由自动锁解锁后扶手自动打开,故通过检测打开的时间可以检测扶手打开的流畅性;而在关闭时由于是人为转动扶手进行关闭,当人的力度不同时关闭时间不同故时间并不具备参考性,所以通过检测力度可以检测扶手关闭的流畅性,通过设置检测装置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而检测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控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自动对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提高了中控扶手检测的自动化和效率。
14、可选的,基于关闭力度和预设的关闭检测范围进行匹配以得到关闭检测结果的方法包括:
15、于打开检测结果为预设的打开不合格结果时直接输出打开不合格结果;
16、于打开检测结果为预设的打开合格结果时继续获取第一检测距离和第二检测距离;
17、于第二检测距离变化时获取判断开始时刻;
18、基于判断开始时刻和预设的判断时长确定判断结束时刻;
19、于判断结束时刻时第一检测距离仍未发生变化,则输出预设的关闭不合格结果;
20、于判断结束时刻前第一检测距离发生变化,则基于关闭力度和预设的关闭检测范围进行匹配以得到关闭检测结果。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关闭过程中检测不到到位情况了,那么说明卡住了,此时第一检测距离始终不会发生变化,故设置一个时长以确定是否真的卡住了,而卡住的时候则可以直接输出不合格信号(打开的时候也可以),提高了中控扶手关闭检测的流畅性。
22、可选的,于判断结束时刻时第一检测距离仍未发生变化,则输出关闭不合格结果的方法包括:
23、于触发打开信号前控制推杆按照预设的推动行程进行转动并获取第一传感器上的第三检测距离和第二传感器上的第四检测距离;
24、于第三检测距离和第四检测距离均存在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则于判断结束时刻时输出关闭不合格结果;
25、于第三检测距离或第四检测距离不存在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则直接输出障碍物信号并停止检测。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启动试验前提前用推杆来确定是否存在障碍物,从而避免若中控扶手在关闭过程中被卡住的原因是因为存在障碍物的情况而导致的,但是仍然判断为不合格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中控扶手关闭检测异常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27、可选的,于第三检测距离或第四检测距离不存在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则直接输出障碍物信号并停止检测的方法包括:
28、于推杆开始转动时获取当前时间,且在转动过程中持续获取实时压力;
29、于实时压力为0时继续推动直至推动行程走完;
30、于实时压力大于0时获取转动角度,将实时压力刚大于0的转动角度定义为起始转动角度;
31、于转动角度持续发生变化时继续推动;
32、于转动角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将此时的转动角度定义为当前障碍物角度;
33、返回至推动行程的起点并重新进行转动并继续获取起始转动角度和当前障碍物角度;
34、于起始转动角度和/或当前障碍物角度发生变化时重复返回至推动行程的起点并重新进行转动;
35、于当前障碍物角度不发生变化且起始转动角度始终不变化时输出障碍物信号并停止检测;
36、于当前障碍物角度不存在且起始转动角度不存在,但第三检测距离或第四检测距离仍然不存在发生变化输出预设的传感器异常信号;
37、于当前障碍物角度不存在且起始转动角度不存在,但第三检测距离和第四检测距离均存在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则于判断结束时刻时输出关闭不合格结果。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真的存在障碍物,则多次推动推杆以检测是否可以通过推杆将障碍物推离,从而可以无需人为前往清除障碍物,提高了检测装置维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9、可选的,还包括打开检测范围和关闭检测范围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40、于接收到启动信号时获取第三传感器编号和第三传感器上的定位检测距离,所述平台上设有若干检测扶手类别的第三传感器;
41、筛选数值最小的定位检测距离,将该定位检测距离定义为标准检测距离;
42、基于标准检测距离对定位检测距离进行转化以得到相对定位检测距离;
43、基于相对定位检测距离和第三传感器编号从预设的类别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扶手类别;
44、基于扶手类别从预设的要求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打开检测范围和关闭检测范围进行输出。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每一种中控扶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差异,故可以通过多个检测距离的传感器来得到对应的距离值,然后综合识别对应的扶手类别,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46、可选的,还包括若无法通过类别数据库查找到对应的扶手类别时的扶手类别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47、于无法通过类别数据库查找到对应的扶手类别时控制推杆按照预设的平铺行程进行转动并继续获取相对定位检测距离;
48、于可以基于相对定位检测距离和第三传感器编号从类别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扶手类别时正常输出扶手类别;
49、于仍然无法基于相对定位检测距离和第三传感器编号从类别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扶手类别,但相对定位检测距离在发生变化,则继续控制推杆按照平铺行程进行转动直至相对定位检测距离不再发生变化;
50、于相对定位检测距离不再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定位检测距离并基于相对定位检测距离确定扶手类别;
51、于仍然不存在扶手类别时输出预设的异常信号。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出的距离数据和所有的扶手类别都是不匹配的话,那么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安装过程中中控扶手并不是放在平铺的位置上,故可以通过推杆进行推动调平,提高了检测装置维护的自动化。
53、可选的,控制推杆按照预设的平铺行程进行转动并继续获取相对定位检测距离的方法包括:
54、将类别数据库中存储的扶手类别定义为可选扶手类别;
55、基于可选扶手类别从类别数据库中查找到第三传感器编号对应的标准定位检测距离和标准平铺行程;
56、于控制推杆进行转动时获取当前转动角度;
57、基于当前转动角度、标准平铺行程和预设的推杆转动半径计算第一虚拟厚度;
58、于相同第三传感器编号对应的定位检测距离比标准定位检测距离小时将此时的定位检测距离和标准定位检测距离进行计算以得到第二虚拟厚度;
59、于第一虚拟厚度和第二虚拟厚度一致时停止转动,并获取相对定位检测距离。
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扶手的类别是已知的,但是也因为外包的包皮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厚度,故此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推杆并非按照标准的平铺行程进行推动,仅需要推动到整体是水平关闭的即可,故只需要第一虚拟厚度和第二虚拟厚度一致即可,提高了推杆推平的准确性。
6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2、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系统,包括:
6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启动信号、第一检测距离、第二检测距离、启动时间、结束时间、关闭力度、判断开始时刻、当前时间、实时压力、转动角度和定位检测距离;
64、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任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65、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上述任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的控制方法。
6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时通常由自动锁解锁后扶手自动打开,故通过检测打开的时间可以检测扶手打开的流畅性;而在关闭时由于是人为转动扶手进行关闭,当人的力度不同时关闭时间不同故时间并不具备参考性,所以通过检测力度可以检测扶手关闭的流畅性,通过设置检测装置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而检测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控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自动对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提高了中控扶手检测的自动化和效率。
6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8、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6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时通常由自动锁解锁后扶手自动打开,故通过检测打开的时间可以检测扶手打开的流畅性;而在关闭时由于是人为转动扶手进行关闭,当人的力度不同时关闭时间不同故时间并不具备参考性,所以通过检测力度可以检测扶手关闭的流畅性,通过设置检测装置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而检测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控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自动对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提高了中控扶手检测的自动化和效率。
7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内存大数据交互快捷的特点。
71、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2、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7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时通常由自动锁解锁后扶手自动打开,故通过检测打开的时间可以检测扶手打开的流畅性;而在关闭时由于是人为转动扶手进行关闭,当人的力度不同时关闭时间不同故时间并不具备参考性,所以通过检测力度可以检测扶手关闭的流畅性,通过设置检测装置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而检测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控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自动对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提高了中控扶手检测的自动化和效率。
7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75、检测装置上的检测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控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自动对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无需人为进行操作,提高了中控扶手检测的自动化和效率;
76、设置一个时长以确定是否卡住了,而卡住的时候则可以直接输出不合格信号,提高了中控扶手关闭检测的流畅性;
77、通过多个检测距离的传感器来得到对应的距离值,然后综合识别对应的扶手类别,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1.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关闭力度和预设的关闭检测范围进行匹配以得到关闭检测结果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判断结束时刻时第一检测距离仍未发生变化,则输出预设的关闭不合格结果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第三检测距离或第四检测距离不存在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则直接输出障碍物信号并停止检测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开检测范围和关闭检测范围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无法通过类别数据库查找到对应的扶手类别时的扶手类别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推杆(14)按照预设的平铺行程进行转动并继续获取相对定位检测距离的方法包括:
8.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控扶手开闭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