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桥梁,尤其涉及一种桥墩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1、桥梁是跨越河流、海峡、湖泊、峡谷或其他障碍物,使车辆、行人等能够通行的建筑物。它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智慧和工程技术的结晶。桥梁的建造历史悠久,从古代的简单木桥、石桥,发展到现代的钢桥、混凝土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多种形式的复杂结构。
2、桥梁通常包括有桥墩,在进行桥梁修建和检修时,需要在桥墩的外部通过人员施工。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由人工通过索具利用索降的方式到达桥墩的外壁。但是,其危险性高,并且人员因为索具的限制不便于操作施工。
3、因此,急需一种便于人员在桥墩上进行施工或检修的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墩检修平台,通过两个半环形的行走道,能够方便地利用检修半台围绕桥墩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检修平台。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行走道上移动,便于其施工或检修,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防止了工人从高处坠落的风险,还大大提升了检修作业的便捷性和效率。行走道的半环形设计使得检修平台能够紧密贴合桥墩,同时防护栏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工人的安全。此外,通过多个横梁和吊杆的组合,检修平台能够稳固地架设于桥墩上,确保检修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两个检修半台之间不需要连接,便于安装和拆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修或施工不便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桥墩检修平台,包括:
3、两个检修半台,所述检修半台包括:
4、行走道,所述行走道的形状呈半环形设置;
5、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置于所述行走道的上方的外沿,且沿着所述行走道的沿伸方向设置;
6、多个横梁,所述横梁用于架设于桥墩上表面;且多个所述横梁相互平行;
7、多个吊杆,所述吊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吊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行走道;
8、安装步骤为,分别将两个所述检修半台起吊,并将所述行走道套设于桥墩,将所述横梁架设于桥墩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检修半台中的行走道相互对齐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
9、在技术方案中,通过两个半环形的行走道,能够方便地利用检修半台围绕桥墩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检修平台。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行走道上移动,便于其施工或检修,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防止了工人从高处坠落的风险,还大大提升了检修作业的便捷性和效率。行走道的半环形设计使得检修平台能够紧密贴合桥墩,同时防护栏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工人的安全。此外,通过多个横梁和吊杆的组合,检修平台能够稳固地架设于桥墩上,确保检修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两个检修半台之间不需要连接,便于安装和拆修。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杆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连杆,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上连杆。
11、在技术方案中,通过高度调整装置使得检修平台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桥墩,并且可以根据施工或检修的需要调整高度。高度调整装置中的螺杆通过螺纹连接于上连杆,转动螺杆即可实现高度的调节,实现了精确的高度调节,提高了检修平台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整装置还包括涡轮、蜗杆和电机;所述涡轮同轴连接于螺杆,所述蜗杆啮合于所述涡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蜗杆。
13、在技术方案中,通过该设计使得高度调整过程更加自动化和省力,工人无需手动旋转螺杆即可实现高度调节。电机的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保证了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了检修平台的使用体验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与所述蜗杆连接的套杆,所述套杆内滑动连接有内杆。
15、在技术方案中,提供了手动调节高度的备选方案,当电机出现故障或需要微调时,工人可以通过转动手柄来驱动蜗杆旋转,从而调节检修平台的高度。手柄的套杆和内杆滑动连接设计使得手柄可以根据需要伸缩,当力度不够时,可以移动内杆远离套杆,以此增长力臂,便于人工操作。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吊杆内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与所述上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杆连接;
17、所述上吊杆内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杆连接。
18、在技术方案中,当螺杆与上吊杆出现脱离时可以通过吊绳拉住,以避免检修半台整体脱落。并且拉伸弹簧还能在螺杆松动、失效或与上吊杆脱落时提供一定的缓冲力,防止检修平台突然下降,进一步提高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螺纹方向与所述拉伸弹簧的螺旋方向相反。
20、在技术方案中,螺杆顶端距离上吊杆的上方高度越高,当螺杆与上吊杆脱离时行走道所受到的冲击力越大,因此吊绳所断裂的风险越大;当螺杆向上吊杆的方向拧入时,因为其螺纹方向与拉伸弹簧的螺旋方向相反,因此拉伸弹簧被拧的越紧,拉伸弹簧的拉力越大,当螺杆与上吊杆脱离时,拉伸弹簧越能更好的实现缓冲,以此进一步减少跌落的冲击,以及减少吊绳断裂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检修半台中多个横梁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定位杆。
22、在技术方案中,这一设计增强了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任意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通过定位杆进行固定,使得整个检修半台的结构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变形或移位。这有助于保证检修平台在桥墩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检修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在起吊时,避免出现横梁之间产生位移或者偏移,便于起吊和安装桥墩检修平台。
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检修半台中设置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之间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杆,所述横梁和所述定位杆之间围设形成放置区;
24、安装步骤中,将所述横梁架设于桥墩的上表面时,具体为:将桥墩顶部的支座垫石置于放置区域内。
25、在技术方案中,在安装后,支座垫石位于放置区域内,即使发生晃动,横梁与定位杆会抵接对应的支座垫石的侧壁,以此避免横梁以及定位杆偏移的可能,更加避免了横梁脱离桥墩的可能,提高了桥墩检修平台整体的稳定性。
2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道的下方设置有底部支撑杆,所述吊杆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杆。
27、在技术方案中,通过底部支撑杆的设计,便于吊杆进行连接,并且能够分散和传递吊杆传递的荷载,使得整个检修平台的结构更加稳固和可靠。同时,底部支撑杆的设置还提高了检修平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确保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栏高1.2米,所述防护栏包括栏杆和多个竖杆,所述竖杆的间距1.5米。
29、在技术方案中,这一设计充分考虑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1.2米的高度以及竖杆间距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工人从高处坠落的风险。
3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半环形的行走道,能够方便地利用检修半台围绕桥墩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检修平台。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行走道上移动,便于其施工或检修,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防止了工人从高处坠落的风险,还大大提升了检修作业的便捷性和效率。行走道的半环形设计使得检修平台能够紧密贴合桥墩,同时防护栏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工人的安全。此外,通过多个横梁和吊杆的组合,检修平台能够稳固地架设于桥墩上,确保检修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两个检修半台之间不需要连接,便于安装和拆修。
1.一种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连杆,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上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装置还包括涡轮、蜗杆和电机;所述涡轮同轴连接于螺杆,所述蜗杆啮合于所述涡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蜗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与所述蜗杆连接的套杆,所述套杆内滑动连接有内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杆内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与所述上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螺纹方向与所述拉伸弹簧的螺旋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检修半台中多个横梁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设置有定位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检修半台中设置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之间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杆,所述横梁和所述定位杆之间围设形成放置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道的下方设置有底部支撑杆,所述吊杆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高1.2米,所述防护栏包括栏杆和多个竖杆,所述竖杆的间距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