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凸轮、综丝调节机构和斜纹六梭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8  2


本技术涉及圆织机,尤其是涉及圆织机凸轮、综丝调节机构和斜纹六梭圆织机。


背景技术:

1、圆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市场对编织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圆织机不断涌现,特别是针对复杂图案编织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圆织机的设计越来越注重精准控制和高效运行。

2、目前,圆织机主要通过凸轮驱动综框组件来实现综丝的升降运动,实现综丝和横丝之间的错丝编织。但现有凸轮上的滑轨为正弦轨迹或余弦轨迹,在凸轮驱动过程中综丝编织代码单一,沿长度方向为10101010或110011001100(以1为在横丝上方的状态代码,0为在横丝下方的状态代码),想要获得沿长度方向110-011-101-110-011-101的综丝编织状态,需要增设调丝功能的悬臂或其他机构,使圆织机结构更为复杂化,高速编制下易成为新故障发生点,影响制约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高效生产110-011-101-110-011-101的综丝编织状态的编织物,提供了一种圆织机凸轮、综丝调节机构和斜纹六梭圆织机。

2、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圆织机凸轮,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内轮辊位于外侧的外轮,所述外轮与内轮同轴,所述外轮外周侧面上设有三道周向设置、用于驱动综框组件的导向滑道,导向滑道由不同的滑道段排列组合得到;滑道段有:

4、对应正弦曲线0~π/2轨迹的正升段,

5、平坦维持波峰值的峰值段,

6、对应正弦曲线π/2~π轨迹的正降段,

7、对应正弦曲线π~3π/2轨迹的负降段,

8、平坦维持波谷值的谷值段,

9、对应正弦曲线3π/2~2π轨迹的负升段,

10、先降后升、最低点为位于中间且最低点高于正升段初始点的错丝段;

11、所述导向滑道沿径向分为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周向的0°位置对准;

12、第一滑道0~180°沿周向为按序逐个连接的正升段、峰值段、正降段、正升段、峰值段、正降段、负降段、谷值段、负升段,第一滑道0~180°与第一滑道180~360°重复;

13、第二滑道0~180°沿周向为按序逐个连接的负降段、谷值段、负升段、正升段、峰值段、正降段、正升段、峰值段、正降段,第二滑道0~180°与第一滑道180~360°重复;

14、第三滑道0~180°沿周向为按序逐个连接的正升段、峰值段、正降段、负降段、谷值段、负升段、正升段、峰值段、正降段,第三滑道0~180°与第一滑道180~360°重复;

15、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中逢正升段、正降段连接处替换为错丝段进行过渡,替换后正升段、错丝段、正降段三者所占圆周角度与替换的正升段、正降段两者单独所占圆周角度之和相等。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配合综框组件使用,每一个导向滑道均配有一个综框组件,每一个综框组件顶部挂附一组综丝,综框组件受导向滑道驱动而带动综丝升降。此处将第一滑道驱动升降的综丝记为第一丝,第二滑道驱动升降的综丝记为第二丝,第三滑道驱动升降的综丝记为第三丝,通过凸轮转动驱动,使第一丝、第二丝、第三丝在凸轮转动一周过程经过六个错丝段,与横丝进行六次错丝编织,以1为在横丝上方的状态代码,0为在横丝下方的状态代码,获得综丝沿长度方向为110-011-101-110-011-101编织状态代码交替的纹理编织且编织效率高。

17、可选的:所述错丝段为对称的平滑曲线。

18、可选的:所述错丝段为抛物线轨迹。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滑道在错丝段驱动综框组件升降过程中更为顺滑,减少断丝断线的可能,减少停机,提高生产效率。

20、可选的:所述第一滑道如下:

21、0~24°为正升段,

22、24~36°为峰值段,

23、36~60°为正降段,

24、60~84°为正升段,

25、84~96°为峰值段,

26、96~120°为正降段,

27、120~144°为负降段,

28、144~156°为谷值段,

29、156~180°为负升段,

30、其中56~64°由错丝段过渡;

31、第二滑道如下:

32、0~24°为负降段,

33、24~36°为谷值段,

34、36~60°为负升段,

35、60~84°为正升段,

36、84~96°为峰值段,

37、96~120°为正降段,

38、120~144°为正升段,

39、144~156°为峰值段,

40、156~180°为正降段,

41、其中116~124°由错丝段过渡;

42、第三滑道如下:

43、0~24°为正升段,

44、24~36°为峰值段,

45、36~60°为正降段,

46、60~84°为负降段,

47、84~96°为谷值段

48、96~120°为负升段

49、120~144°为正升段

50、144~156°为峰值段

51、156~180°为正降段,

52、176~184°和356~4°由错丝段过渡。

5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程、降程、平坦的滑道段和错丝段所占圆周角度最佳,生产过程中编丝流畅,且断丝、偏丝现象最少。

54、本发明的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5、一种综丝调节机构,包括综框组件、升降组件和上述的凸轮,

56、所述综框组件根据位置分为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

57、所述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数量、升降组件相等且为多个,

58、第一综框围绕凸轮轴心圆周阵列分布,

59、第二综框围绕凸轮轴心圆周阵列分布且位于第一综框外侧,

60、第三综框围绕凸轮轴心圆周阵列分布且位于第二综框外侧,

61、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的导杆、与第一综框固定的第一驱动座、与第二综框固定的第二驱动座、与第三综框固定的第三驱动座,

62、第一驱动座、第二驱动座、第三驱动座均竖直滑动连接于导杆,

63、所述第一驱动座包括插入第一滑道内的第一驱动块;

64、所述第二驱动座包括插入第二滑道内的第二驱动块;

65、所述第三驱动座包括插入第三滑道内的第三驱动块。

66、可选的:所述综框组件包括搭挂丝线的综丝板和竖直的综杆,综丝板固定于综杆上;所述第三驱动座位于第二驱动座下方;

67、所述第三驱动座与第三综框的综杆固定,所述第二驱动座与第二综框的综杆固定;

68、第二驱动座还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三综框的综杆。

69、可选的:所述综框组件包括搭挂丝线的综丝板和竖直的综杆,综丝板固定于综杆上;所述第二驱动座位于第一驱动座下方;

70、所述第二驱动座与第二综框的综杆固定;

71、所述第一驱动座与第一综框的综杆固定;

72、第一驱动座还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综框的综杆。

73、可选的:所述综框组件包括搭挂丝线的综丝板和竖直的综杆,综丝板固定于综杆上;所述第二驱动座位与第一驱动座下方,所述第三驱动座位于第二驱动座下方;

74、第一驱动座还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二综框的综杆,第二驱动座还竖直滑动连接于第三综框的综杆。

7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升降过程中,第三综框的综杆为第一驱动座、第二驱动座提供导向和减少颤动,第二综框的综杆为第一驱动座提供导向和减少颤动,进而减少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上丝线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上反复抖动的可能,使编织紧密度更高,所得产品强度更好。

76、本发明的上述第三个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7、一种斜纹六梭圆织机,包括上述的圆织机凸轮或上述的综丝调节机构。

7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稳定且高效地编织获得综丝沿长度方向为110-011-101-110-011-101编织状态代码交替的纹理。

79、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0、凸轮的三组导向滑道配合综框组件使用,圆织机可获得综丝沿长度方向为110-011-101-110-011-101编织状态代码(以1为在横丝上方,0为在横丝下方)交替的纹理编织且编织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织机凸轮,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内轮(311)辊位于外侧的外轮(312),所述外轮(312)与内轮(311)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312)外周侧面上设有三道周向设置、用于驱动综框组件(32)的导向滑道(314),导向滑道(314)由不同的滑道段排列组合得到;滑道段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丝段(3148)为对称的平滑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织机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丝段(3148)为抛物线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凸轮,其特征在于,

5.一种综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综框组件(32)、升降组件(33)和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凸轮(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综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组件(32)包括搭挂丝线的综丝板(322)和竖直的综杆(321),综丝板(322)固定于综杆(3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综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组件(32)包括搭挂丝线的综丝板(322)和竖直的综杆(321),综丝板(322)固定于综杆(3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综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组件(32)包括搭挂丝线的综丝板(322)和竖直的综杆(321),综丝板(322)固定于综杆(321)上;

9.一种斜纹六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凸轮(31)或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综丝调节机构(3)。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织机凸轮、综丝调节机构和斜纹六梭圆织机,圆织机凸轮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内轮辊位于外侧的外轮,所述外轮与内轮同轴,所述外轮外周侧面上设有三道周向设置、用于驱动综框组件的导向滑道,导向滑道沿径向分为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周向的0°位置对准,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按特定排列组合不同的滑道段形成,每个导向滑道均配合综框组件,使三组综丝在凸轮转动一周过程经过六个错丝段,与横丝进行六次错丝编织,以1为在横丝上方状态,0为在横丝下方状态,获得综丝沿长度方向为110‑011‑101‑110‑011‑101编织状态代码交替的纹理编织且编织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区,徐志强,陈轻龙,李善舜,陈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南一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