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接转向架及轨道交通列车编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7-19  3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转向架,具体涉及一种铰接转向架及轨道交通列车编组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绿色低碳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是土地资源对轨道交通的限制愈发明显,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地以及减小对整体面貌的破坏,多数倾向于采用小半径曲线、大坡道的线路设计,同时降低了线路隧道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及拆迁成本。

2、对于中等客流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山区旅游景区来说,由于采用了小半径曲线、大坡道线路设计以及存在与公共交通共线等情况,对车辆的动力配置以及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将产生较大的转角角度,因此需要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转角角度。

3、因此,为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过能力,亟需一种能够与车体具有转向能力的转向架,以及含有该转向架的轨道交通列车是本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铰接转向架无动力配置,对车辆运营造成不便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支承装置,通过可相对活动的环类结构设计,大大减少了铰接装置的体积,使得铰接转向架同样可以配备驱动装置,为列车的灵活配置编组提供支持。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铰接转向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构架、轮对轴箱组装、摇枕、三环回转支承装置、连接臂、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

3、所述构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侧梁,以及设置于中间的横梁连接形成,所述侧梁两端通过所述一系悬挂装置设置有所述轮对轴箱组装,所述横梁上方通过所述二系悬挂装置设置有所述摇枕;

4、所述摇枕顶部可拆卸连接设置有所述三环回转支承装置,所述三环回转支承装置包括外环、中环和内环,所述中环下底面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摇枕上,所述连接臂对称分布设置于前后车厢底部,分别与所述外环以及所述内环的上顶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臂用于使所述三环回转支承装置与前后车厢进行连接。

5、优选的,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具体包括:牵引拉杆、牵引拉杆座;

6、所述侧梁与所述摇枕上均设置有所述牵引拉杆座,所述牵引拉杆通过所述牵引拉杆座连接所述侧梁与所述摇枕。

7、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斜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向架左右两侧。

8、优选的,还包括制动装置,用以对所述轮对轴箱组装进行制动。

9、优选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轴盘制动、磁轨制动;

10、所述轴盘制动包括:每个所述轮对轴箱组装布置有一个制动盘,夹钳吊挂在所述横梁上,用以对所述轮对轴箱组装夹紧制动;

11、所述磁轨制动设置在所述横梁两侧的下部,通过磁吸方式对所述轮对轴箱组装进行制动。

12、优选的,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侧梁的中部,所述构架呈现工字形,所述侧梁的中部设计成中间凹的鱼腹形,用于提供安装所述摇枕的空间。

13、优选的,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轮对轴箱组装,使得所述铰接转向架能够获得动力驱动。

14、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箱、联轴节;

15、所述电机和所述齿轮箱之间的力由所述联轴节传递实现;

16、每个所述轮对轴箱组装上,均设置有一套所述驱动装置。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编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18、当轨道交通列车具有n节车厢的情况时,通过在每节车厢连接处设置有n-1个上述所提供的所述铰接转向架,用以实现相邻车厢的连接,从而使所述轨道交通列车得到更小的转向半径;

19、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动力需求,灵活的选择是否带有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铰接转向架,其实际设置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适应匹配。

20、作为优选的,所述轨道交通列车其两端车厢的端部,设置有非铰接转向架,所述动力非铰接转向架通过设置有双环回转支承装置,同样用以实现使所述轨道交通列车得到更小的转向半径。

21、为了解决当前现有技术中,列车在车厢连接处转向自由度不够的问题,本发明了提供一种铰接转向架,通过处于同一平面内,可相互自由滑动的圆环结构,保证了前后两节车厢以及与转向架的旋转自由度,使得车辆能够顺利地通过小半径曲线路线,并且占用空间小、负载重量轻,可以更好的满足车辆运营使用要求。

22、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改转向架的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编组方法,可将本发明所提供的铰接转向架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营需求进行灵活配置,以适应不同的动力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轮对轴箱组装、摇枕、三环回转支承装置、连接臂、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具体包括:牵引拉杆、牵引拉杆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斜对称设置于所述转向架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装置,用以对所述轮对轴箱组装进行制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轴盘制动、磁轨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侧梁的中部,所述构架呈现工字形,所述侧梁的中部设计成中间凹的鱼腹形,用于提供安装所述摇枕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轮对轴箱组装,使得所述铰接转向架能够获得动力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接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体包括:电机、齿轮箱、联轴节;

9.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编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编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列车其两端车厢的端部,设置有动力非铰接转向架,所述非铰接转向架通过设置有双环回转支承装置,同样用以实现使所述轨道交通列车得到更小的转向半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提供一种铰接转向架,包括:构架、轮对轴箱组装、摇枕、三环回转支承装置、连接臂、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所述构架由侧梁、横梁连接,侧梁两端通过一系悬挂装置设置有轮对轴箱组装,横梁上方通过二系悬挂装置设置有摇枕;摇枕顶部设置有三环回转支承装置,三环回转支承装置包括外、中、内环,中环下底面连接于摇枕上,连接臂对称结构分别与外环以及内环连接,用于实现转向架与前后车厢连接。还提供了在车厢连接处设置有该转向架的列车编组方法,保证了车厢与转向架的旋转自由度,并且能够通过灵活选择动力分配,使得能够通过小半径曲线路线,具有占用空间小、负载重量轻,可以更好的满足车辆运营使用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明,丁长权,张建全,颜志军,孔媛媛,张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