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及吊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5  5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及吊顶。


背景技术:

1、建筑内的顶部一般需要进行吊顶、风管等设备安装,为了避免空间内吊等结构吊杆长度超出建造要求,就需要再建筑内的顶部安装钢架转换层,然后在钢架转换层下方进行建造施工。在一些大型场馆、酒店大厅、会议厅等建筑内部内,内部空间较大,混凝土结构的顶部通常设置工字钢梁,转换层钢架安装在工字钢梁下方。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21751782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工字钢梁钢桁架转换层连接装置,将连接装置通过弓形压板夹持在工字钢梁的下端的翼缘板上,然后在连接装置的支撑杆下端连接转换层。

2、常规的场馆内部呈现为较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如矩形,其工字钢梁的设置通常是相互平行的,而对于一些异形结构的建筑设计,如展开的折扇形状,其工字钢梁排布时沿折扇的扇骨方向分布,如果转换层直接沿工字钢梁的延长方向排布,则导致转换层钢架会出现疏密不均的情况,增加了转换层钢架的安装难度,转换层横架的受力会出现失衡、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及吊顶,通过龙骨的结构设计使得转换层钢架安装不再受工字钢梁延长方向不一致的限制,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安装效率。

2、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包括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第一横向龙骨安装在工字钢梁下端;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一横向龙骨之间连接有竖向龙骨,竖向龙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横向龙骨和第二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通过竖向龙骨安装在第一横向龙骨下方;第三横向龙骨垂直于第二横向龙骨安装在第二横向龙骨下方;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第三横向龙骨以及竖向龙骨之间装配连接;

4、竖向龙骨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端,第一法兰端具有法兰端板、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垂直固定在法兰端板的中部,法兰端板在连接套筒的两侧形成连接翼板;竖向龙骨的上端插入连接套筒内与连接套筒连接固定,连接套筒两侧的连接翼板上分别设置有圆弧槽口,两侧连接翼板上的圆弧槽口的弯曲方向相对设置;

5、第一横向龙骨和连接翼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栓,第一连接螺栓穿过圆弧槽口,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将连接套筒两侧的连接翼板分别与第一横向龙骨连接;连接套筒和竖向龙骨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栓。

6、进一步地,第一横向龙骨上端安装有拱形压板,拱形压板的一端对应第一横向龙骨设置限位卡槽,拱形压板的另外一端形成夹持端,拱形压板的限位卡槽卡在第一横向龙骨外侧,靠近拱形压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以调节夹持端距离第一横向龙骨上端面距离的第三连接螺栓,第三连接螺栓连接拱形卡板和第一横向龙骨;第一横向龙骨上相对设置两个拱形压板,拱形压板的夹持端从两侧夹持工字钢梁的下端翼板。

7、进一步地,连接套筒侧面设有用以竖向龙骨端部从连接套筒侧面进入连接套筒内的开口。

8、进一步地,竖向龙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端,第二法兰端包括两个分体相对设置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u型侧壁、与u型侧壁垂直连接的底部翼板,两个连接结构的u型侧壁从两侧卡住竖向龙骨;

9、连接结构和竖向龙骨之间连接有第四连接螺栓,连接结构和第二横向龙骨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接螺栓;第四连接螺栓同时穿过竖向龙骨及竖向龙骨两侧的连接结构的u型侧壁,第五连接螺栓连接底部翼板和第二横向龙骨。

10、进一步地,第二横向龙骨的上端设置有上u型卡件,第三横向龙骨下端设置下u型卡件;上u型卡件从上方卡住第二横向龙骨,下u型卡件从下方卡住第三横向龙骨,上u型卡件和下u型卡件之间连接有第六连接螺栓,第六连接螺栓从上往下依次穿过上u型卡件、第二横向龙骨、第三横向龙骨和下u型卡件。

11、进一步地,第一横向龙骨具有上端面、左侧面、右侧面和下端面;左侧面的中部和右侧面的中部分别沿第一横向龙骨长度方向设置内凹形状;第一横向龙骨的下端面在中部形成对称的内凹折边,内凹折边在第一横向龙骨内部向上弯折;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有u型扣件,u型扣件位于第一横向龙骨内并从上方扣住内凹折边,第一连接螺栓通过u型扣件与第一横向龙骨连接。

12、进一步地,沿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结构相同,在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的上端面沿各自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腰型孔。

13、进一步地,竖向龙骨为方管龙骨,在竖向龙骨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两列高低错位分布的圆形孔;连接套筒相对的两侧侧壁对应竖向龙骨的两列圆形孔分别设置有等高设置的两个腰圆孔;

14、竖向龙骨两侧的连接结构的u型侧壁对应竖向龙骨的两列圆形孔分别设置等高的两个腰圆孔;

15、第二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套筒侧壁的腰圆孔和竖向龙骨的圆形孔将竖向龙骨的上端与连接套筒连接固定;第四连接螺栓穿过u型侧壁的腰圆孔和竖向龙骨的圆形孔将竖向龙骨的下端与第二法兰端连接固定。

16、进一步地,在第二横向龙骨的至少两端通过竖向龙骨和第一横向龙骨固定在工字钢梁下端。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顶,包括龙骨、吊顶饰面,吊顶饰面安装在龙骨下方,龙骨如上述的装配式快装龙骨。

18、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发明的装配式快装龙骨通过第一横向龙骨、竖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及第三横向龙骨之间的装配式连接,使得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的设置可以相对第一横向龙骨发生角度的变化,从而解决了当顶部的工字钢梁之间不再平行时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的设置不受工字钢梁延伸方向的影响,降低了安装的难度。

20、2、本发明中的装配式龙骨整体采用装配式的连接结构,组装更加方便,提升了安装的效率;装配式的连接基本避免了现场施工的焊接、切割作业,提升了现场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所述第一横向龙骨安装在工字钢梁下端;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一横向龙骨之间连接有竖向龙骨,竖向龙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横向龙骨和第二横向龙骨,所述第二横向龙骨通过竖向龙骨安装在第一横向龙骨下方;所述第三横向龙骨垂直于第二横向龙骨安装在第二横向龙骨下方;所述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第三横向龙骨以及竖向龙骨之间装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龙骨上端安装有拱形压板,所述拱形压板的一端对应第一横向龙骨设置限位卡槽,所述拱形压板的另外一端形成夹持端,所述拱形压板的限位卡槽卡在第一横向龙骨外侧,靠近所述拱形压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以调节夹持端距离第一横向龙骨上端面距离的第三连接螺栓,所述第三连接螺栓连接拱形卡板和第一横向龙骨;所述第一横向龙骨上相对设置两个拱形压板,拱形压板的夹持端从两侧夹持工字钢梁的下端翼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侧面设有用以竖向龙骨端部从连接套筒侧面进入连接套筒内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端,所述第二法兰端包括两个分体相对设置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u型侧壁、与u型侧壁垂直连接的底部翼板,两个连接结构的u型侧壁从两侧卡住竖向龙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龙骨的上端设置有上u型卡件,所述第三横向龙骨下端设置下u型卡件;所述上u型卡件从上方卡住第二横向龙骨,所述下u型卡件从下方卡住第三横向龙骨,所述上u型卡件和下u型卡件之间连接有第六连接螺栓,所述第六连接螺栓从上往下依次穿过上u型卡件、第二横向龙骨、第三横向龙骨和下u型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龙骨具有上端面、左侧面、右侧面和下端面;所述左侧面的中部和右侧面的中部分别沿第一横向龙骨长度方向设置内凹形状;所述第一横向龙骨的下端面在中部形成对称的内凹折边,所述内凹折边在第一横向龙骨内部向上弯折;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有u型扣件,所述u型扣件位于第一横向龙骨内并从上方扣住内凹折边,所述第一连接螺栓通过u型扣件与第一横向龙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结构相同,在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的上端面沿各自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腰型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龙骨为方管龙骨,在竖向龙骨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两列高低错位分布的圆形孔;所述连接套筒相对的两侧侧壁对应竖向龙骨的两列圆形孔分别设置有等高设置的两个腰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横向龙骨的至少两端通过竖向龙骨和第一横向龙骨固定在工字钢梁下端。

10.一种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吊顶饰面,所述吊顶饰面安装在龙骨下方,所述龙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快装龙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及吊顶,包括装配连接的第一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通过竖向龙骨安装在第一横向龙骨下方;第三横向龙骨垂直于第二横向龙骨安装在第二横向龙骨下方;竖向龙骨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端,第一法兰端连接第一横向龙骨的位置设置有圆弧槽口;通过第一连接螺栓穿过圆弧槽口将第一法兰端和第一横向龙骨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一横向龙骨、竖向龙骨、第二横向龙骨及第三横向龙骨之间的装配式连接,使得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的设置可以相对第一横向龙骨发生角度的变化,从而解决了当顶部的工字钢梁之间不再平行时第二横向龙骨和第三横向龙骨的设置不受工字钢梁延伸方向的影响,降低了安装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程程,陆琼,鲁新华,李骋,沈悦,顾嘉韵,汤雨澄,陈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