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平变流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82


本公开涉及电子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
背景技术
:变流模块可以实现电压的变化,如直流-交流的变换,而变流模块的结构包括两电平拓扑结构和三电平拓扑结构。与常规的两电平拓扑结构相比,三电平拓扑结构具有输出容量大、输出电压高、电流谐波含量小等优点,但是电平拓扑结构的变流模块正常工作时,各开关单元和钳位二极管均有损耗,需要依靠散热器实现器件内部芯片热平衡。开关单元多使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各开关单元的开关频率越高输出谐波含量越低、滤波器体积越小但是损耗也就越高,输出功率越大损耗也越高,所以为了提高变流模块的输出能力、提高效率,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变流模块的总损耗。但是各开关单元损耗降低往往会使变流模块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所以急需一种即减少整体损耗又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变流模块。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变流模块无法实现即减少整体损耗又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包括三个单相电路,用于分别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u相电、v相电和w相电;每个单相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对应的单相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与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地,上述三电平变流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均包括igbt管和续流二极管;其中,所述igbt管的集电极为对应的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igbt管的发射极为对应的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对应的所述igbt管的集电极,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的所述igbt管的发射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地,上述三电平变流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igbt管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或sicigbt管;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其中,所述siigbt管和所述sic二极管构成所述基于si器件与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所述sicigbt管和所述sic二极管构成所述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地,上述三电平变流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igbt管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其中,所述siigbt管和所述si二极管构成所述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地,上述三电平变流模块中,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负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地,上述三电平变流模块中,每个单相电路还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和第二钳位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选地,上述三电平变流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构成对应的单相电路的上桥臂电路;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构成对应的单相电路的下桥臂电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本公开提供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包括三个单相电路,用于分别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u相电、v相电和w相电;每个单相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对应的单相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与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可以降低变流模块的整体损耗,提高变流模块效率,且成本增加幅度小。而且使不同位置处的各开关单元的损耗接近,有利于均衡散热,使得各开关单元的预期寿命更加一致。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电平变流模块的电路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和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的结构比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公开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公开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应理解,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公开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为了彻底理解本公开,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公开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公开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100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100,包括a单相电路101、b单相电路102、c单相电路103、第一电容cp和第二电容cn。其中,a单相电路101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u相电,b单相电路102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v相电,c单相电路103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w相电,第一电容cp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p,第一电容cp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cn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n的第二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n,第一电容cp和第二电容cn的连接点为直流侧中点o。a单相电路101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t1、第二开关单元t2、第三开关单元t3和第四开关单元t4,以及第一钳位二极管d1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2。第一开关单元t1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p,第一开关单元t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2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t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入端,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4的输入端,第四开关单元t4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n。第一钳位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1的输出端,第一钳位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直流侧中点o,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直流侧中点o(即第一钳位二极管d1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连接点连接至直流侧中点o),第二钳位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t1和第二开关单元t2构成a单相电路的上桥臂电路;第三开关单元t3和第四开关单元t4构成a单相电路的下桥臂电路。第二开关单元t2的输出端与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a单相电路的输出端a。a单相电路101中,第一开关单元t1包括第一igbt管和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开关单元t2包括第二igbt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第三开关单元t3包括第三igbt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第四开关单元t4包括第四igbt管和第四续流二极管。a单相电路101中,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单元t1的输入端,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单元t1的输出端,第一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1的输入端(即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1的输出端(即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a单相电路101中,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单元t2的输入端,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单元t2的输出端,第二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2的输入端(即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2的输出端(即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a单相电路101中,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入端,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出端,第三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入端(即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3的输出端(即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a单相电路101中,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四开关单元t4的输入端,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四开关单元t4的输出端,第四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四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4的输入端(即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第四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4的输出端(即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a单相电路101中,第一开关单元t1和第四开关单元t4(外侧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t2和第三开关单元t3(内侧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其中,如图2所示,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c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即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四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第一igbt管和第四igbt管为siigbt管或sicigbt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第二igbt管和第三igbt管为siigbt管。b单相电路102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t5、第二开关单元t6、第三开关单元t7和第四开关单元t8,以及第一钳位二极管d3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4。第一开关单元t5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p,第一开关单元t5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6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t6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入端,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8的输入端,第四开关单元t8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n。第一钳位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5的输出端,第一钳位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直流侧中点o,第二钳位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直流侧中点o(即第一钳位二极管d3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4的连接点连接至直流侧中点o),第二钳位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t5和第二开关单元t6构成b单相电路的上桥臂电路;第三开关单元t7和第四开关单元t8构成b单相电路的下桥臂电路。第二开关单元t6的输出端与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b单相电路的输出端b。b单相电路102中,第一开关单元t5包括第一igbt管和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开关单元t6包括第二igbt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第三开关单元t7包括第三igbt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第四开关单元t8包括第四igbt管和第四续流二极管。b单相电路102中,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单元t5的输入端,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单元t5的输出端,第一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5的输入端(即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5的输出端(即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b单相电路102中,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单元t6的输入端,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单元t6的输出端,第二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6的输入端(即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6的输出端(即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b单相电路102中,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入端,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出端,第三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入端(即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7的输出端(即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b单相电路102中,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四开关单元t8的输入端,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四开关单元t8的输出端,第四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四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8的输入端(即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第四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8的输出端(即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b单相电路102中,第一开关单元t5和第四开关单元t8(外侧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t6和第三开关单元t7(内侧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其中,如图2所示,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c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即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四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第一igbt管和第四igbt管为siigbt管或sicigbt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第二igbt管和第三igbt管为siigbt管。c单相电路103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t9、第二开关单元t10、第三开关单元t11和第四开关单元t12,以及第一钳位二极管d5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6。第一开关单元t9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p,第一开关单元t9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10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t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入端,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12的输入端,第四开关单元t12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n。第一钳位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9的输出端,第一钳位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直流侧中点o,第二钳位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直流侧中点o(即第一钳位二极管d5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6的连接点连接至直流侧中点o),第二钳位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t9和第二开关单元t10构成c单相电路的上桥臂电路;第三开关单元t11和第四开关单元t12构成c单相电路的下桥臂电路。第二开关单元t10的输出端与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c单相电路的输出端c。c单相电路103中,第一开关单元t9包括第一igbt管和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开关单元t10包括第二igbt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第三开关单元t11包括第三igbt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第四开关单元t12包括第四igbt管和第四续流二极管。c单相电路103中,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单元t9的输入端,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单元t9的输出端,第一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9的输入端(即第一igbt管的集电极),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t9的输出端(即第一igbt管的发射极)。c单相电路103中,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二开关单元t10的输入端,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二开关单元t10的输出端,第二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10的输入端(即第二igbt管的集电极),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t10的输出端(即第二igbt管的发射极)。c单相电路103中,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入端,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出端,第三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入端(即第三igbt管的集电极),第三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t11的输出端(即第三igbt管的发射极)。c单相电路103中,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为第四开关单元t12的输入端,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为第四开关单元t12的输出端,第四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第四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12的输入端(即第四igbt管的集电极),第四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开关单元t12的输出端(即第四igbt管的发射极)。c单相电路103中,第一开关单元t9和第四开关单元t12(外侧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t10和第三开关单元t11(内侧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其中,如图2所示,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c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即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四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第一igbt管和第四igbt管为siigbt管或sicigbt管,第二续流二极管和第三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第二igbt管和第三igbt管为siigbt管。需要说明的是,sicigbt管的损耗低于siigbt管的损耗,sic二极管的损耗低于si二极管的损耗,所以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的损耗低于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的损耗,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的损耗低于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的损耗。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为成熟且大规模应用的产品,价格低廉,但是损耗较高,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为新兴的技术,优点是损耗低、开关速度开,但是价格昂贵,而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的损耗性能和价格介于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与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之间。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为了比较,在一定的仿真条件下,对现有技术中各个开关单元相同的三电平变流模块中的a单相电路的损耗进行了仿真分析。表1为仿真条件统计表,表2为仿真结果统计表。表1表2单元开关损耗导通损耗总损耗t1175.6w88.3w263.9wt222w139.9w161.9wt322w139.9w161.9wt4175.6w88.3w263.9wd167w47w114wd267w47w114w可见,在各个开关单元都相同的三电平变流模块中,外侧开关单元(t1和t4)的开关损耗比内侧开关单元(t2和t3)的开关损耗大很多,外侧开关单元(t1和t4)的开关损耗约为内侧开关单元(t2和t3)的开关损耗的175.6/22=7.98倍,所以本实施例中将三电平变流模块中的外侧开关单元(t1和t4)使用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内侧开关单元(t2和t3)使用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可以大大降低外侧开关单元的开关损耗,使外侧开关单元(t1和t4)的开关损耗接近内侧开关单元(t2和t3)的开关损耗,有利于散热均衡,有利于提高模块总体效率,使得各开关单元的预期寿命更加一致,而且只有外侧开关单元(t1和t4)为价格较高的基于si器件和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所以成本增加较少。本公开提供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100,包括三个单相电路,用于分别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u相电、v相电和w相电;每个单相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p,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n,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对应的单相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与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可以降低变流模块的整体损耗,提高变流模块效率,且成本增加幅度小。而且使不同位置处的各开关单元的损耗接近,有利于均衡散热,使得各开关单元的预期寿命更加一致。以上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虽然本公开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公开所属
技术领域
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单相电路,用于分别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u相电、v相电和w相电;

每个单相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对应的单相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与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变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均包括igbt管和续流二极管;

其中,所述igbt管的集电极为对应的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igbt管的发射极为对应的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igbt管的栅极连接外部控制电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对应的所述igbt管的集电极,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的所述igbt管的发射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变流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igbt管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或sicigbt管;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为sic二极管;

其中,所述siigbt管和所述sic二极管构成所述基于si器件与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所述sicigbt管和所述sic二极管构成所述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变流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igbt管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igbt管为siigbt管;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续流二极管为si二极管;

其中,所述siigbt管和所述si二极管构成所述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变流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电平变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单相电路还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和第二钳位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变流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构成对应的单相电路的上桥臂电路;

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构成对应的单相电路的下桥臂电路。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三电平变流模块,包括三个单相电路,用于分别输出三相交流电中的U相电、V相电和W相电;每个单相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为对应的单相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与SiC器件的混合开关单元或基于SiC器件的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为基于Si器件的开关单元。降低了变流模块的整体损耗,且成本增加幅度小,有利于均衡散热,使各开关单元的寿命更加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谢舜蒙;张荣;谭一帆;刘杰;朱武;杨乐乐;彭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