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风险评估,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由于气候变化,极端降雨事件增加,雨洪灾害风险也在急剧上升;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地下空间的开发,高强度、连续性的降水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城市内涝对交通及居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在开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时,由于城市内涝灾害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致灾机理复杂,开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主要依赖于已发生的城市内涝灾害事件和专家的主观经验,尚缺乏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在整体上对城市内涝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既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要素及其与灾害之间的关系,又能系统客观地进行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要素识别、风险类别划分和风险程度计算等风险评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以可视化形式展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系统客观的方法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内涝灾害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待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多源资料,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知识抽取,得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所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包括:多个风险要素及其表征维度和量化指标;
4、按照多个风险影响来源,对所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并基于所述分类结果和所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知识图谱;
5、基于所述知识图谱,对所述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定量计算,得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多源资料进行知识抽取,得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包括:
7、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实体抽取,得到所述多源资料包含的多个风险要素实体;
8、基于多个风险要素,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风险要素的表征关系抽取,得到所述多个风险要素对应的表征维度;
9、基于多个风险要素的表征维度,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风险要素表征维度的指标属性抽取,得到所述多个风险要素实体及其表征维度对应的量化指标;
10、对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对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包括:
12、对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并对筛选处理后的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同义词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用于指示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是否存在同义词实体;
13、在所述识别结果指示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存在同义词实体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同义词实体中的高频实体,并将所述同义词实体内的其他同义词实体替换为所述高频实体,得到所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
14、在所述识别结果指示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不存在同义词实体的情况下,将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作为所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按照多个影响来源,对风险要素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包括:
16、将所述多个风险影响来源和所述多个风险要素名称分别输入到语料分析模型中,得到所述语料分析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输出结果用于指示每个风险影响来源对应的来源词向量和每个风险要素对应的要素词向量;
17、对所有风险要素,逐一确定所述风险要素对应的要素词向量与所述多个来源词向量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距离参数用于指示要素词向量和来源词向量之间的匹配程度;
18、以风险要素距离最小的距离参数所对应的风险影响来源作为风险要素的类别,将风险要素分类至对应的风险影响来源,得到分类结果。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知识图谱以城市内涝灾害风险为核心,包括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表征维度、量化指标,包括:
20、将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知识关系表达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表征维度—量化指标4层结构,即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风险影响来源,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风险要素—表征维度,表征维度—量化指标;
21、采用图数据库对进行存储和映射表达,每层结构首尾实体部分存储和表达为节点,中间关系部分存储和表达为边,从而形成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知识的图形网络状图谱结构和可视化展示。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知识图谱进行知识推理,对所述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包括:
23、对所述知识图谱内的量化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数据;
24、对所述知识图谱进行层次分析处理,划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得到每层对应的指标权重;
25、根据所述归一化数据以及多层对应的指标权重,对所述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归一化数据以及多层对应的指标权重,对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包括:
27、采用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a:
28、
29、其中,a为所述待评估城市的内涝灾害风险指数,wi为所述准则层对应的指标权重,ωij为所述指标层对应的指标权重,dij为所述归一化数据,m为所述准则层对应的指标个数,n为所述指标层对应的指标个数。
3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装置,包括:
3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多源资料;
32、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知识抽取,得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所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包括:多个风险要素及其表征维度和量化指标;
33、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按照多个风险影响来源,对所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并基于所述分类结果和所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知识图谱;
34、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知识图谱,对所述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定量计算,得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3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抽取模块;
36、该抽取模块,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实体抽取,得到所述多源资料包含的多个风险要素实体;基于多个风险要素,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风险要素的表征关系抽取,得到所述多个风险要素对应的表征维度;基于多个风险要素的表征维度,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风险要素表征维度的指标属性抽取,得到所述多个风险要素实体及其表征维度对应的量化指标;
37、该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处理模块,用于对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并对筛选处理后的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同义词识别,得到识别结果,识别结果用于指示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是否存在同义词实体;
39、在识别结果指示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存在同义词实体的情况下,确定同义词实体中的高频实体,并将同义词实体内的其他同义词实体替换为高频实体,得到目标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
40、在识别结果指示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不存在同义词实体的情况下,将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作为目标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风险影响来源和所述多个风险要素名称分别输入到语料分析模型中,得到所述语料分析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输出结果用于指示每个风险影响来源对应的来源词向量和每个风险要素对应的要素词向量;
42、针对所有风险要素中的任意一个风险要素,确定所述风险要素对应的要素词向量与所述多个来源词向量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距离参数用于指示要素词向量和来源词向量之间的匹配程度;
43、以风险要素距离最小的距离参数所对应的风险影响来源作为风险要素的类别,将风险要素分类至对应的风险影响来源,得到分类结果。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知识图谱以城市内涝灾害风险为核心,包括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表征维度、量化指标,包括:
45、将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知识关系表达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表征维度—量化指标4层结构,即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风险影响来源,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风险要素—表征维度,表征维度—量化指标;
46、采用图数据库对进行存储和映射表达,所述每层结构首尾实体部分存储和表达为节点,中间关系部分存储和表达为边,从而形成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知识的图形网络状图谱结构和可视化展示。
47、该评估模块,用于对所述知识图谱内的量化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数据;对所述知识图谱进行层次分析处理,划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得到每层对应的指标权重;根据所述归一化数据以及多层对应的指标权重,对所述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评估模块,用于采用如下公式确定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a:
49、
50、其中,a为待评估城市的内涝灾害风险指数,wi为准则层对应的指标权重,ωij为指标层对应的指标权重,dij为归一化数据,m为准则层对应的指标个数,n为指标层对应的指标个数。
51、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52、其中,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53、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
5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
55、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
5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多源资料,并通过知识抽取的方式得到城市内涝灾害多个风险要素及其表征维度和量化指标,并按照影响来源对风险要素进行归类,按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表征维度—量化指标等4层结构构建城市内涝知识图谱,再对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计算,客观系统地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为城市内涝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1.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源资料进行知识抽取,得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多个风险影响来源,对所述风险要素及其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知识图谱以城市内涝灾害风险为核心,包括风险影响来源、风险要素、表征维度、量化指标,所述基于所述分类结果和所述内涝灾害风险数据集,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知识图谱,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知识图谱进行知识推理,对所述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归一化数据以及多层对应的指标权重,对所述待评估城市进行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包括:
8.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