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及旋转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11-05  1


【】本发明涉及水沟槽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及旋转方法。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水沟槽是指用于实现排水或引水的部件,在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等工程中都需要使用到水沟槽。为了保证水沟槽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水沟槽都采用混凝土成型制得。如图13和图14所示,现有水沟槽100’通常呈u型结构,且在水沟槽100’的一端形成有拼接凸部101’,在水沟槽100’的另一端形成有拼接凹部102’,在具体施工时,可通过拼接凸部101’和拼接凹部102’实现将前、后两个水沟槽100’拼接在一起,从而得到排水或引水所需的水沟。

2、因传统水沟槽主要都依靠人工手动参与制造,即通过人工手动往成型模具内灌入混凝土浆料,待成型完成后再人工打开成型模具取出水沟槽,而这种制造方式存在制造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制造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案发明人研发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对水沟槽进行自动成型的成型机,且该成型机每次能成型出多个水沟槽;然而,该成型机在具体进行脱模时,需要对模框和成型的水沟槽进行旋转,而模框和成型的水沟槽的整体重量较重,如何实现对模框和成型的水沟槽进行平稳旋转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及旋转方法,能够实现对模框和成型的水沟槽进行平稳旋转。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包括模框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框本体的两端的旋转驱动机构;

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壳体、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第三驱动缸、第四驱动缸、输出轴体、第一活塞齿条以及第二活塞齿条;

5、所述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设置在支撑壳体的任意一侧,所述第三驱动缸和第四驱动缸设置在支撑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缸与第三驱动缸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活塞齿条设于支撑壳体内,所述第一活塞齿条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缸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齿条的另一端与第三驱动缸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缸与第四驱动缸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活塞齿条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缸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齿条的另一端与第四驱动缸活动连接;

6、所述输出轴体转动设置在支撑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活塞齿条与第二活塞齿条之间,所述输出轴体上围绕圆周方向环设有驱动齿,所述第一活塞齿条和第二活塞齿条均与输出轴体上的驱动齿相啮合;所述输出轴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壳体外并与模框本体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输出轴体通过轴承与支撑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体在驱动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轴承。

8、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体具有转动设于支撑壳体内的第一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中部固定套设有带有所述驱动齿的齿环,所述第一轴段的两端形成轴承套接段,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轴承套接段上。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体的外部在对应每所述轴承的位置均配设有一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支撑壳体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齿条和第二活塞齿条在背对齿的一侧均配设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壳体的外部在对应每所述限位块的位置均配设有一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支撑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密封盖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模框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与模框本体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所述支撑件的中间固设有轴体套筒,所述轴体套筒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延伸至轴体套筒的两端;所述输出轴体还具有延伸至支撑壳体外部的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上设置有与第一键槽相配合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二轴段与轴体套筒之间通过键装配在一起。

12、进一步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装配件、减振块以及锁付件;

13、所述装配件固定设置在模框本体的端面上,所述支撑件在面向模框本体一侧设置有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减振块,所述减振块、水平支撑板和装配件通过所述锁付件锁付连接在一起。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第三驱动缸和第四驱动缸均采用液压油缸。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勾板机构,所述模框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勾板机构;

16、所述勾板机构包括伸缩组件以及连杆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安装在模框本体的端部,所述连杆组件与伸缩组件的伸缩端相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自由端形成有勾部,且通过所述伸缩组件带动连杆组件联动勾部勾紧或松开放置到模框本体上的托板。

17、第二方面,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的旋转方法,所述旋转方法包括:

18、控制第一驱动缸将第一活塞齿条往前顶出预设长度,且控制第四驱动缸同步将第二活塞齿条往前顶出预设长度,第一活塞齿条与第二活塞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在此过程中第三驱动缸对应将第一活塞齿条往内收起预设长度,第二驱动缸对应将第二活塞齿条往内收起预设长度,同时第一活塞齿条和第二活塞齿条通过相啮合的驱动齿带动输出轴体正向旋转180°,进而带动模框本体正向旋转180°;

19、控制第三驱动缸将第一活塞齿条往前顶出预设长度,且控制第二驱动缸同步将第二活塞齿条往前顶出预设长度,第一活塞齿条与第二活塞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在此过程中第一驱动缸对应将第一活塞齿条往内收起预设长度,第四驱动缸对应将第二活塞齿条往内收起预设长度,同时第一活塞齿条和第二活塞齿条通过相啮合的驱动齿带动输出轴体反向旋转180°,进而带动模框本体反向旋转180°。

20、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巧妙地设计利用四个驱动缸与两个活塞齿条相互配合的方式,由四个驱动缸以两两为一组配合带动两个活塞齿条做直线运动;同时,在两个活塞齿条之间设置有输出轴体,且输出轴体围绕圆周方向环设有与两个活塞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以此来实现将两个活塞齿条的直线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模框本体进行旋转;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以上结构设计,一方面因输出轴体位于两个活塞齿条之间,工作时上、下两个活塞齿条均会对输出轴体产生作用,使输出轴体的上、下两侧对称受力,从而能够可靠地驱使模框本体以及成型的水沟槽进行平稳旋转,保证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抖动、晃动等情况,也不会出现输出轴体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弯曲变形等情况,有利于提升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只需控制两个活塞齿条的活动行程,即可准确地控制模框本体旋转所需的角度,实现简单,且可以保证旋转精度。

22、2、通过在支撑壳体的外部对应轴承的位置设置可拆的的第一密封盖,一方面在安装、维修、维护等过程中可将第一密封盖打开,从而能方便实际的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另一方面,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将第一密封盖封住,以保证外部粉尘等不会进入到支撑壳体的内部。

23、3、采用在支撑件与模框本体之间设置减振结构,使得在具体工作时可利用减振结构对振动机构所产生的振动力起到减振作用,以有效降低对旋转驱动机构造成的影响。

24、4、通过在支撑件的中间设置轴体套筒,并在轴体套筒的内壁形成第一键槽,同时设计输出轴体具有第二轴段,且在第二轴段上设置有第二键槽,使得在具体装配时,可采用键连接的方式来实现将输出轴体与支撑件装配在一起,装配操作简单,可靠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框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框本体的两端的旋转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输出轴体通过轴承与支撑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体在驱动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轴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体具有转动设于支撑壳体内的第一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中部固定套设有带有所述驱动齿的齿环,所述第一轴段的两端形成轴承套接段,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轴承套接段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外部在对应每所述轴承的位置均配设有一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支撑壳体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齿条和第二活塞齿条在背对齿的一侧均配设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壳体的外部在对应每所述限位块的位置均配设有一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支撑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密封盖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与模框本体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所述支撑件的中间固设有轴体套筒,所述轴体套筒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延伸至轴体套筒的两端;所述输出轴体还具有延伸至支撑壳体外部的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上设置有与第一键槽相配合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二轴段与轴体套筒之间通过键装配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装配件、减振块以及锁付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第三驱动缸和第四驱动缸均采用液压油缸。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勾板机构,所述模框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勾板机构;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的旋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油缸模框旋转装置及旋转方法,包括模框本体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壳体、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第三驱动缸、第四驱动缸、输出轴体、第一活塞齿条和第二活塞齿条;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设于支撑壳体的一侧,第三驱动缸和第四驱动缸设于支撑壳体的另一侧;第一活塞齿条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缸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驱动缸活动连接;第二活塞齿条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缸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驱动缸活动连接;输出轴体转动设于第一活塞齿条与第二活塞齿条之间,输出轴体上设有驱动齿,第一活塞齿条和第二活塞齿条均与驱动齿相啮合;输出轴体的一端与模框本体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模框和成型的水沟槽进行平稳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郭铭祥,陈怀焜,徐清辉,林阿勇,林志龙,黄佳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