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大模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碳数据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能碳数据即能源与碳排放数据,能源双碳决策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平台或工具,旨在帮助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做出关于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的决策,其中,“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
2、在追求“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传统的决策分析方法数据来源单一、维度有限,具体而言:传统的决策分析方法主要依赖单一领域的能源数据或碳排放数据,忽略了对交通、气象等相关因素的综合考虑,难以全面评估影响,导致双碳决策缺乏整体性。
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碳数据分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碳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的能碳数据分析请求;通过预构建的大语言模型对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对应的整体任务;将所述整体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处理特定领域内的数据分析;针对每个子任务调用对应的子模型,获取所述子模型输出的中间结果;对所述中间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对应的能碳数据分析结果。
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碳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的能碳数据分析请求;解析模块,用于通过预构建的大语言模型对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对应的整体任务;分解模块,用于将所述整体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处理特定领域内的数据分析;调度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子任务调用对应的子模型,获取所述子模型输出的中间结果;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中间结果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对应的能碳分析结果。
4、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装置实施例中的步骤。
5、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通过运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6、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8、(1)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全面分析影响因素。能够跨领域采集电力、碳排放、气象、交通等多维度数据,全方位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大幅提升决策的整体性和前瞻性,避免了传统方法由于数据来源单一而导致的决策片面性。
9、(2)多尺度智能建模,提升计算复杂性处理能力。融合大模型与专业化子模型,可以高效拆解复杂决策问题,分而治之地进行分布式建模计算,同时通过大模型进行智能调度和结果融合,在处理高复杂度问题时具有明显优势。
10、(3)闭环优化反馈,实现决策质量持续提升。通过跟踪实际决策执行效果,并反馈至模型训练,形成自我迭代、持续优化的闭环机制,确保系统决策质量能够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11、(4)人机协同决策,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可解释性。支持与用户的自然语言交互,用户可以主动修改约束条件、查询细节等,系统决策过程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决策者的信任度。
1.一种能碳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整体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子任务调用对应的子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子任务调用对应的子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中间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对应的能碳分析结果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大语言模型生成所述融合结果的解释性文本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预构建的大语言模型对所述能碳数据分析请求进行解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能碳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