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1  2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转子翻瓦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给水泵汽轮机在小修时,轴瓦下瓦需要翻瓦检查是一项重要工作;转子的抬升是翻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2、现有只是使用手拉葫芦将转子拉起,然后利用铜棒敲击下瓦一侧,将轴瓦翻出;但是此方法在抬轴过程中不好掌握抬轴高度,且只是使用手拉葫芦、钢丝绳、吊点等连接使得转子抬起后会因抬升不稳定会带来安全风险和维修效率问题,严重的会使得转子回落造成更大的风险,且还存在在抬升转子操作中适用的尺寸不具有灵活性,无法依据不同尺寸的转子进行抬升,需要进一步更换进行抬升操作设备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由于翻瓦检查中进行抬升转子过程不稳且在抬升操作中适用的转子尺寸不灵活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4、存储组件,包括容置件、放置件和移动件,所述放置件和所述移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件上;

5、第一抬升组件,包括辅助件、推动件和挤压件,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容置件上,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辅助件上,所述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推动件上;以及,

6、第二抬升组件,包括衔接件、转动件和固定件,所述衔接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衔接件上。

7、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置件包括轴承箱、连接板、移动槽、内嵌板和待嵌入槽,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轴承箱上,所述移动槽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内嵌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槽,所述待嵌入槽设置于所述内嵌板。

8、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放置件包括存储槽、内嵌块、下落槽和下落块,所述存储槽和所述内嵌块设置于所述轴承箱上,所述下落槽设置于所述存储槽上,所述下落块设置于所述内嵌板上。

9、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调节槽、横移槽、移动杆、抬升柱、适配槽和抬升板,所述调节槽和所述横移槽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移动杆设置于所述横移槽上,所述抬升柱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所述适配槽和所述抬升板设置于所述抬升柱上。

10、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件包括操作槽、推动槽、倾斜槽和内嵌槽,所述操作槽设置于所述内嵌板上,所述推动槽设置于所述操作槽上,所述倾斜槽设置于所述内嵌板上,所述内嵌槽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11、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件包括移动轴、推动柱和倾斜面,所述移动轴设置于所述倾斜槽上,所述推动柱设置于所述移动轴上,所述倾斜面设置于所述推动柱上。

12、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挤压件包括第一弹簧、弧板、连接斜面和接触面,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倾斜面上,所述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所述连接斜面和所述接触面设置于所述弧板上。

13、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衔接件包括衔接孔、螺栓、衔接框和抬升孔,所述衔接孔设置于所述抬升柱上,所述螺栓设置于所述衔接孔上,所述衔接框设置于所述螺栓上,所述抬升孔设置于所述衔接框上。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槽、支撑轴和转动块,所述转动槽设置于所述衔接框上,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转动槽上,所述转动块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

15、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旋转槽、旋转杆、推动面、外部面、隐藏面和定位面,所述旋转槽设置于所述衔接框上,所述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槽上,所述推动面和所述外部面、所述隐藏面和所述定位面设置于所述转动块上。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存储组件和第一抬升组件,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转子任意位置的精确抬升,确保了整个转子在抬升过程中的均匀受力和稳定性;本发明的夹持转子设计具有很好的尺寸容纳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转子,极大提升了抬升工作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存储组件和第一抬升组件可以根据转子的具体尺寸和形状进行调整,满足多样化的维修需求;通过第二抬升柱组件的配合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转子的包裹性夹持,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抬升支持,有效避免了转子在抬升过程中的晃动或偏移;整个抬升装置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操作的安全性,通过包裹性夹持和多点支撑,显著降低了转子回落的风险,保障了维修人员的安全;由于本发明的抬升装置能够快速适应不同转子的尺寸和形状,大大减少了抬升前的准备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件(101)包括轴承箱(101a)、连接板(101b)、移动槽(101c)、内嵌板(101d)和待嵌入槽(101e),所述连接板(101b)设置于所述轴承箱(101a)上,所述移动槽(101c)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01b)上,所述内嵌板(101d)设置于所述移动槽(101c),所述待嵌入槽(101e)设置于所述内嵌板(101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件(102)包括存储槽(102a)、内嵌块(102b)、下落槽(102c)和下落块(102d),所述存储槽(102a)和所述内嵌块(102b)设置于所述轴承箱(101a)上,所述下落槽(102c)设置于所述存储槽(102a)上,所述下落块(102d)设置于所述内嵌板(101d)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03)包括调节槽(103a)、横移槽(103b)、移动杆(103c)、抬升柱(103d)、适配槽(103e)和抬升板(103f),所述调节槽(103a)和所述横移槽(103b)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01b)上,所述移动杆(103c)设置于所述横移槽(103b)上,所述抬升柱(103d)设置于所述移动杆(103c)上,所述适配槽(103e)和所述抬升板(103f)设置于所述抬升柱(103d)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201)包括操作槽(201a)、推动槽(201b)、倾斜槽(201c)和内嵌槽(201d),所述操作槽(201a)设置于所述内嵌板(101d)上,所述推动槽(201b)设置于所述操作槽(201a)上,所述倾斜槽(201c)设置于所述内嵌板(101d)上,所述内嵌槽(201d)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01b)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202)包括移动轴(202a)、推动柱(202b)和倾斜面(202c),所述移动轴(202a)设置于所述倾斜槽(201c)上,所述推动柱(202b)设置于所述移动轴(202a)上,所述倾斜面(202c)设置于所述推动柱(202b)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203)包括第一弹簧(203a)、弧板(203b)、连接斜面(203c)和接触面(203d),所述第一弹簧(203a)设置于所述倾斜面(202c)上,所述弧板(203b)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203a)上,所述连接斜面(203c)和所述接触面(203d)设置于所述弧板(203b)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301)包括衔接孔(301a)、螺栓(301b)、衔接框(301c)和抬升孔(301d),所述衔接孔(301a)设置于所述抬升柱(103d)上,所述螺栓(301b)设置于所述衔接孔(301a)上,所述衔接框(301c)设置于所述螺栓(301b)上,所述抬升孔(301d)设置于所述衔接框(301c)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02)包括转动槽(302a)、支撑轴(302b)和转动块(302c),所述转动槽(302a)设置于所述衔接框(301c)上,所述支撑轴(302b)设置于所述转动槽(302a)上,所述转动块(302c)设置于所述支撑轴(302b)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03)包括旋转槽(303a)、旋转杆(303b)、推动面(303c)、外部面(303d)、隐藏面(303e)和定位面(303f),所述旋转槽(303a)设置于所述衔接框(301c)上,所述旋转杆(303b)设置于所述旋转槽(303a)上,所述推动面(303c)和所述外部面(303d)、所述隐藏面(303e)和所述定位面(303f)设置于所述转动块(302c)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转子翻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转子翻瓦辅助装置,包括存储组件,包括容置件、放置件和移动件,所述放置件和所述移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件上;第一抬升组件,包括辅助件、推动件和挤压件,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容置件上,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辅助件上,所述挤压件设置于所述推动件上;第二抬升组件,包括衔接件、转动件和固定件,所述衔接件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衔接件上,通过设置存储组件和第一抬升组件,实现任意位置的精确抬升,确保转子在抬升过程中的均匀受力和稳定性,第二抬升柱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对转子的包裹性夹持,提供稳定的抬升支持,避免在抬升过程中的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文,庞江峰,刘冬,贺天,魏立斌,高维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兰州西固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