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中,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容易出现裂缝问题。这是因为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在材料性质、收缩率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形和应力集中。如果不加以处理,裂缝问题将会造成外墙渗漏以及装饰层脱落等质量问题。首先应保证预制墙板垂直度,保证预制墙板垂直度不大于 3mm。同时严格把控套筒灌浆质量,因为灌浆套筒的抗拉强度值直接决定着墙体稳定性,稳定性无法保证必然会与现浇段交接部位出现裂缝。
2、现有的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作为受力薄弱点,很容易导致交接部位产生裂缝。因为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是后浇结合,混凝土会热胀冷缩,且交接部位受力效果较差,无法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会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解决装配式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裂缝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预制墙体的安装固定与现浇段的绑筋合模;
5、步骤二:浇筑原材的处理与预制墙体交接现浇段浇筑使用的砼内增加膨胀剂;
6、步骤三:拆模后交接部位处理拆模后第一时间对所有预制墙体与现浇段交接部位进行全数排查,将垂直度超过允许范围的全部按预制墙体编号进行记录;对裂缝进行开槽,形状为上口,外表面的宽度为2cm,下口在裂缝内部,宽度为 1cm、且深度为 1cm 的梯形槽,槽内涂抹弹性材料;槽两边各延伸 5cm 进行凿毛,用 10cm 宽的钢丝网覆盖梯形槽,灌浆料抹平,支设模板压住;
7、步骤四:对所有预制墙体与现浇段交接部位处理:刷 300 宽 1.5 厚ⅱ型 js防水涂料+12 厚 dp m15 水泥砂浆(掺 5%防水剂)打底扫毛+预制段与现浇段交接处压入 300宽耐碱玻纤网格布一层+8 厚 dp m20 水泥砂浆(掺 5%防水剂)抹平,之后刮大白处理。
8、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预制墙板安装准备→吊装预制墙板→快速定位→预制墙板斜支撑安装→预制墙板精调→预制墙板灌浆操作→现浇节点钢筋绑扎→预制墙板间现浇节点支模。
9、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精调”过程中,保证墙体垂直度,s垂直度要求不超过 3mm。
10、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灌浆操作”过程中,灌浆套筒的抗拉强度值直接决定着墙体稳定性,灌浆套筒抗拉强度值要高于连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11、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与现浇节点模板安装”过程中,在预制墙体企口处进行模板安装之前,在预制墙体与现浇段接触面的边缘两边涂抹弹性材料,模板对准企口压死完成安装,浇筑时充分振揭。
12、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玻璃胶。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通过与传统做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所具备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传统做法所没有的,本专利具有提高结构稳定性、维护方便、精确控制等好处。本专利解决装配式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裂缝问题,强化预制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的连接效果。
1.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预制墙板安装准备→吊装预制墙板→快速定位→预制墙板斜支撑安装→预制墙板精调→预制墙板灌浆操作→现浇节点钢筋绑扎→预制墙板间现浇节点支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精调”过程中,保证墙体垂直度,s垂直度要求不超过 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灌浆操作”过程中,灌浆套筒的抗拉强度值直接决定着墙体稳定性,灌浆套筒抗拉强度值要高于连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与现浇节点模板安装”过程中,在预制墙体企口处进行模板安装之前,在预制墙体与现浇段接触面的边缘两边涂抹弹性材料,模板对准企口压死完成安装,浇筑时充分振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免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交接部位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玻璃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