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体和内燃发动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6  2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用于内燃发动机系统的气缸体(cylinder block)。


背景技术:

0、背景

1、内燃发动机可以包括气缸盖和气缸体。气缸盖可以使用多个紧固件联接到气缸体。当内燃发动机燃烧燃料时,力可以沿着紧固件在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概述

1、在一组实施例中,气缸体包括气缸体主体和载荷路径结构。气缸体主体限定第一气缸体上部孔(bore)。载荷路径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肋,该第一支撑肋具有与第一气缸体上部孔对接的第一支撑肋主体。载荷路径结构被构造成将载荷从第一气缸体上部孔沿着气缸体主体内的非线性路径远离第一气缸体上部孔传递。

2、在另一组实施例中,气缸体包括气缸体主体、载荷路径结构和气缸裙部(cylinderskirt portion)。气缸体主体限定第一气缸体上部孔和第二气缸体上部孔。载荷路径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肋和第二支撑肋。第一支撑肋具有与第一气缸体上部孔对接的第一支撑肋主体。第一支撑肋在平行于第一气缸体上部孔的方向上远离气缸体主体延伸。第二支撑肋具有与第二气缸体上部孔对接的第二支撑肋主体。第二支撑肋在平行于第二气缸体上部孔的方向上远离气缸体主体延伸。气缸裙部在第一支撑肋主体和第二支撑肋主体之间延伸,该气缸裙部相对于第一支撑肋和第二支撑肋是凹陷的。



技术特征:

1. 一种气缸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肋邻接的第一气缸裙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体,还包括第一气缸体气缸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体,还包括第二气缸体气缸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肋和所述第二支撑肋沿着所述气缸体的同一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体,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肋主体和所述第二支撑肋主体之间延伸的气缸裙部,所述气缸裙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肋主体和所述第二支撑肋主体是凹陷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肋和所述第二支撑肋沿着所述气缸体的相对的两侧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缸体,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缸体,还包括气缸体凹部,所述气缸体凹部在所述第一支撑肋与所述第一气缸体气缸部分之间、在所述第二支撑肋与所述第一气缸体气缸部分之间、在所述第一气缸体气缸部分与所述第二气缸体气缸部分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一支撑肋与所述第二支撑肋之间,围绕所述第一气缸体气缸部分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缸体,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气缸体气缸部分与所述第二气缸体气缸部分之间延伸的夹套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肋和所述第二支撑肋横跨所述气缸体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2-5和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肋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肋倾斜。

14.一种内燃发动机系统,包括:

15.一种气缸体,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缸体,其中,所述气缸体主体、所述载荷路径结构和所述气缸裙部彼此一体地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气缸体,其中:

18.一种内燃发动机系统,包括: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燃发动机系统,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气缸体,包括气缸体主体和载荷路径结构。气缸体主体限定第一气缸体上部孔。载荷路径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肋,该第一支撑肋具有与第一气缸体上部孔对接的第一支撑肋主体。载荷路径结构被构造成将载荷从第一气缸体上部孔沿着气缸体主体内的非线性路径远离第一气缸体上部孔传递。

技术研发人员:斯内哈尔·库尔卡尼,V·K·库马雷山,帕特里夏·马迪根,纳撒尼尔·P·哈索尔,大卫·M·巴尔内斯,埃里克·R·唐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明斯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1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