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出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30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开关电源在设计时输入输出都是通过高频变压器进行功率转换,即开关电源每一路输出都会有一个单独的绕组电路,如图1所示;变压器的输出绕组通过整流滤波到负载输出端口,为了提高开关电源的性能,往往高频变压器在设计时会采用初级绕组包次级绕组或次级绕组包初级绕组的“三明治”绕法,目的是使初次级绕组之间增加耦合度,同时利于散热,使变压器工作在最佳的状态;然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合变压器初次级绕组的圈数相差不能太大的前提下,即开关电源的输入与输出电压范围相差不能太大,变压器的匝比不能太大或太小。在一些特殊应用的场合,如一种自动化快速断路器操作开关电源要求24v的dc输入,0~300v的dc输出恒流给超级电容充电,由于输入输出的电压相差太大,在设计时如采用两级拓扑架构来实现则会增加成本,相应体积也会增大,从成本上考虑,采用单端反激一级架构来实现则发现在设计时通过计算变压器匝比在0.05左右,使得初级绕组圈数太少,次级绕组圈数太多,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耦合度变差,不容易工作在最佳状态,造成变压器漏感特别大;另外,高压输出,根据公式vd(整流管压降)=vo(输出电压)+vinmax(最大输入电压)*ns(输出匝数)/np(变压器初级匝数)+vdk(整流管压降比),次级整流管相应的也会承受较大的电压应力,而此处整流管的选型一般会选肖特基或超快恢复的二极管,市面上超过600v肖特基或超快恢复的二极管不常见,造成元器件不容易选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单绕组输出问题和元器件造型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所述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整流管d5和电容ce4,所述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和整流管d5串联后与电容ce4并联;所述第二绕组电路包括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整流管d7和电容ce6,所述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串联后与电容ce6并联;电感线圈l3、第一绕组电路、第二绕组电路、电阻rs3依次串联后与电容ce5、c10并联。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采用初次级三明治绕法。

优选地,所述整流管d2、整流管d5、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采用600v超快恢复二极管。

优选地,电容ce4、电容ce5、电容ce6和电感线圈l3组成π型滤波。

优选地,电阻rs3为恒流充电时的检测电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通过采用变压器输出绕组串联的方式来实现高压输出,有效减少功率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并且元器件容易选型,降低了成本,同时占用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在图1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绕组整流后串联的方式实现,超级电容接在vo+和vo-之间,300v高压由变压器输出经两个绕组电路串联得到,整流管的应力由两个整流管变成由四个整流管分担。具体地,所述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整流管d5和电容ce4,所述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和整流管d5串联后与电容ce4并联;所述第二绕组电路包括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整流管d7和电容ce6,所述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串联后与电容ce6并联;电感线圈l3、第一绕组电路、第二绕组电路、电阻rs3依次串联后与电容ce5、c10并联。

具体地,高压输出通过采用变压器两个绕组电路串联实现,使得变压器的匝比增大一倍,初次级采用三明治绕法能有效的增加初次级绕组的耦合度,降低漏感;同时整流管d2、整流管d5、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选用600v超快恢复的二极管,能有效的满足降额要求,元器件容易选型;电容ce4、电容ce5、电容ce6和电感线圈l3组成π型滤波,电阻rs3为恒流充电时的检测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通过采用变压器输出绕组串联的方式来实现高压输出,有效减少功率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并且元器件容易选型,降低了成本,同时占用体积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用于连接变压器的高压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整流管d5和电容ce4,所述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和整流管d5串联后与电容ce4并联;所述第二绕组电路包括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整流管d7和电容ce6,所述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串联后与电容ce6并联;电感线圈l3、第一绕组电路、第二绕组电路、电阻rs3依次串联后与电容ce5、c10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采用初次级三明治绕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管d2、整流管d5、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采用600v超快恢复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容ce4、电容ce5、电容ce6和电感线圈l3组成π型滤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s3为恒流充电时的检测电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输出电源电路,所述高压输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电路和第二绕组电路,所述第一绕组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整流管D5和电容CE4,所述第一绕组线圈L1、整流管D2和整流管D5串联后与电容CE4并联;所述第二绕组电路包括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整流管D7和电容CE6,所述第二绕组线圈L2、整流管D6和整流管D7串联后与电容CE6并联;电感线圈L3、第一绕组电路、第二绕组电路、电阻RS3依次串联后与电容CE5、C10并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输出电源电路,有效减少功率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并且元器件容易选型,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