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护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
背景技术:
采矿是自地壳内和地表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广义的采矿还包括煤和石油的开采,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工业,金属矿石是冶炼工业的主要原料,非金属矿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采矿场矿洞内壁会通过侧护板进行强化固定,以防止矿场内侧壁发生坍塌。
现有的矿洞左右内壁所使用的强化式支护多为平板结构,单靠它们贴合于矿洞内壁上防止其内壁发生塌陷的方式过于单一,如果矿洞发生塌陷,被困人员得不到及时的氧气供给,会错过最好的营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以解决现有的矿洞左右内壁所使用的强化式支护多为平板结构,单靠它们贴合于矿洞内壁上防止其内壁发生塌陷的方式过于单一,如果矿洞发生塌陷,被困人员得不到及时的氧气供给,会错过最好的营救时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包括侧撑板,插脚,步行板卡放槽,加强管,气管,内接头,外接头,气体单向阀,顶腔座,固定孔,螺纹管和顶紧螺栓,所述侧撑板为五毫米的长方形钢板,其底端头自左向右焊接有一排锥形样式的插脚,所述侧撑板上开设有上下两排用于穿入膨胀螺栓的固定孔,所述加强管为双端头封闭处理的盲腔圆形管结构,它们为五根,所述加强管之间均通过气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强管沿着侧撑板内端面顶部向下依次焊接设置,其中在最顶部加强管的右端头贯穿有一根带有气体单向阀的外接头,其中在最底部加强管的左端头贯穿有内接头,所述顶腔座焊接于侧撑板内端面的顶侧,且位于加强管的顶部,并且顶腔座的长度与侧撑板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按曲率走向的方向将五根加强管串连在一起,与这些加强管形成气体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顶腔座不但为三角形腔座结构,而且还自其底部向上贯穿有一排螺纹管,这些螺纹管向上穿入顶腔座的三角形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管内均螺纹贯穿有一根向上螺旋式伸缩动作的顶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插脚和步行板卡放槽交错样式插空设计,且插脚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于侧撑板的底面上,而步行板卡放槽则开设于侧撑板底部的内拐段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侧撑板内壁采用多道加强管强化固定,并利用强化管实现氧化供给:侧撑板内壁设置了一排可令其内壁得到进一步强化支撑的加强管,这些加强管位于侧撑板的内壁上,还通过一根曲率走向的气管连接在一起,再次得以强化连接,这些加强管与气管连接后又构成了位于侧撑板内表面上的供气机构,顶部加强管的外端头安装有用于与矿洞外部环境下供氧设备可连接的外接头,因此当矿洞发生坍塌时,外部营救人员还可以通过这个外接头接通外部的氧气来源,通过加强管组输送到矿洞内,供被困人员吸气,功能结构得到了拓展,因此可以看出位于侧撑板内侧的加强管,不仅是简单的加强管件,还具有一定的氧气输送特性。
2、具有对矿洞洞顶内壁部位的防护板合理性的顶升机构:侧撑板顶部内侧设置有用于向上放置矿洞顶部护板的三角形顶腔座,侧撑板对矿洞内壁贴合强化后,又可以利用顶部的顶腔座将矿洞顶部用于防塌陷的护板进行支撑,并且由于顶腔座上还设置有顶升动作的螺栓,因此根据矿洞洞顶内壁的情况又可以将支撑在顶腔座上的顶层护板进行由底部向上的进一步强化顶升,功能得到了加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由图1引出的仰视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左右两处本支护装置应用于矿洞内时的原理示意图(图中顶部g表示被两处本支护装置顶部的顶腔座共同支撑的顶部护板,x表示安装于两支护装置底部步行板卡放槽中的步行板,体现在后面工作原理中)。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侧撑板;2、插脚;3、步行板卡放槽;4、加强管;5、气管;6、内接头;7、外接头;8、气体单向阀;9、顶腔座;10、固定孔;11、螺纹管;12、顶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包括侧撑板1,插脚2,步行板卡放槽3,加强管4,气管5,内接头6,外接头7,气体单向阀8,顶腔座9,固定孔10,螺纹管11和顶紧螺栓12,侧撑板1为五毫米的长方形钢板,其底端头自左向右焊接有一排锥形样式的插脚2,将两片同等结构的侧撑板1贴护于矿洞的左右两内壁上时,如图5所示利用插脚2将它们深入矿洞走行道地面的土层中,侧撑板1上开设有上下两排用于穿入膨胀螺栓的固定孔10,通过从膨胀螺栓的固定孔10穿入膨胀螺栓的方式将侧撑板1贴放于矿洞的内壁上,加强管4为双端头封闭处理的盲腔圆形管结构,它们为五根,且它们相互之间通过气管5连接在一起,加强管4沿着侧撑板1内端面顶部向下依次焊接设置,构成了位于侧撑板1内壁上的再次强化支撑,因此可以看出,本结构的侧撑板1贴放于矿洞内壁上使用时,不但对矿洞内壁进行了强化支撑,而且又通过加强管4对侧撑板1由内壁层进行了又一次的强化设计,提高了侧撑板1在使用时的强度,从而令它们贴合于矿洞内壁上时,具有更高的强度
如图1、图2所示,其中在最顶部加强管4的右端头贯穿有一根带有气体单向阀8的外接头7,其中在最底部加强管4的左端头贯穿有内接头6,顶腔座9焊接于侧撑板1内端面的顶侧,且位于加强管4的顶部,并且顶腔座9的长度与侧撑板1的长度相等,气管5按曲率走向的方向将五根加强管4串连在一起,与这些加强管4形成气体相通,由此又可以看出,上述用于对侧撑板1内壁层进行强化支撑的加强管4实质上又利用气管5连接在一起,通过气管5令这些加强管4实现了气体供给,如图5所示,本装置应用时,如果矿洞确实发生坍塌,那么还可以将外部氧气气源接于外接头7上,外部气源可以是外部的氧气瓶等,使得氧气气体可注入加强管4中,并通过底部的那根加强管4内端头所设有的内接头6向矿洞内供气,使得受困人员可以插嘴呼吸,为营救时间提供了保障,因此这些本来用于强化支撑的加强管4的功能性又一次被拓展。
其中:为进一步提高结构合理性,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落放矿洞内用于防护洞顶底部防护板的顶腔座9不但为三角形腔座结构,而且还自其底部向上贯穿有一排螺纹管11,这些螺纹管11向上穿入顶腔座9的三角形内腔中,螺纹管11内均螺纹贯穿有一根向上螺旋式伸缩动作的顶紧螺栓12,因此还可以根据矿洞洞顶内壁的情况又可以将支撑在顶腔座9上的顶层护板通过上旋动作的顶紧螺栓12由底部向上的挤压动作,从而对顶部护板再次向上强化支撑,而不仅仅是利用死结构的顶腔座9对顶部护板唯一的一种顶紧方式,因此顶腔座9的功能结构得到了提高,例如洞顶土层一段时间出现松动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令护板再次向上进一对洞顶土层顶紧。
其中:如图1所示,用于将侧撑板1插入矿洞泥土中的插脚2和用于将左右两侧撑板1底部利用步行板对接的步行板卡放槽3交错样式设置,这种设计方式更加合理,令它们产生的槽口不易变形,受力均匀,且插脚2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于侧撑板1的底面上,而步行板卡放槽3则开设于侧撑板1底部的内拐段上,这里所说的步行板就是块长方形板的板,对接于左右两支护体底部的步行板卡放槽3中,同样构成了矿洞内用于行人走动的步行区域。
工作原理:将两组本结构的支护按如图5所示的样子通过膨胀螺栓穿入固定孔10的方式,令它们预定于矿洞的左右两内壁上,接着将许多片步行板x卡放于相临两支护装置底部所设置的步行板卡放槽3中,这样一来就令左右两支护架结构体底部形成了强化支撑,接着再将两支护体顶部所设有的顶腔座9上由前侧插放上用于防护洞顶土层下落的顶部护板g,这样一来就使得矿洞两内壁进行了强化支撑,起到了防塌陷的作用,当然了根据矿洞深度情况采用这种方式将左右两组本装置向后依次对接,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支护体的侧撑板1内表面由于设置有一排加强管4,因此提高了支护体的强度,并且由于这些加强管4通过一根气管5连接在一起,因此又可以看出,本来起到强化作用的这些加强管4又具有向内输入氧气的功能,本装置应用时,如果矿洞确实发生坍塌,那么还可以将外部氧气气源接于外接头7上,外部气源可以是外部的氧气瓶等,使得氧气气体可注入加强管4中,并通过底部的那根加强管4内端头所设有的内接头6向矿洞内供气,使得受困人员可以插嘴呼吸,为营救时间提供了保障,因此这些本来用于强化支撑的加强管4的功能性又一次被拓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1.一种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包括:侧撑板(1),插脚(2),步行板卡放槽(3),加强管(4),气管(5),内接头(6),外接头(7),气体单向阀(8),顶腔座(9),固定孔(10),螺纹管(11)和顶紧螺栓(12),所述侧撑板(1)为五毫米的长方形钢板,其底端头自左向右焊接有一排锥形样式的插脚(2),所述侧撑板(1)上开设有上下两排用于穿入膨胀螺栓的固定孔(10),所述加强管(4)为双端头封闭处理的盲腔圆形管结构,它们为五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4)之间均通过气管(5)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强管(4)沿着侧撑板(1)内端面顶部向下依次焊接设置,其中在最顶部加强管(4)的右端头贯穿有一根带有气体单向阀(8)的外接头(7),其中在最底部加强管(4)的左端头贯穿有内接头(6),所述顶腔座(9)焊接于侧撑板(1)内端面的顶侧,且位于加强管(4)的顶部,并且顶腔座(9)的长度与侧撑板(1)的长度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5)按曲率走向的方向将五根加强管(4)串连在一起,与这些加强管(4)形成气体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腔座(9)不但为三角形腔座结构,而且还自其底部向上贯穿有一排螺纹管(11),这些螺纹管(11)向上穿入顶腔座(9)的三角形内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11)内均螺纹贯穿有一根向上螺旋式伸缩动作的顶紧螺栓(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采矿场顶板的膨胀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2)和步行板卡放槽(3)交错样式插空设计,且插脚(2)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于侧撑板(1)的底面上,而步行板卡放槽(3)则开设于侧撑板(1)底部的内拐段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