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6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压机构。



背景技术:

在治具软管组装机中,需要在清洗工位上对治具软管进行清洗,使得清洗工位需要对治具10进行固定,而治具的下端通过弹簧压紧机构11进行固定,进一步需要对弹簧压紧机构11进行拉紧,使得弹簧压紧机构11能够压紧治具10,因此目前需要研发出一种使用方便及能够拉紧的拉压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一种使用方便及能够拉紧的拉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顶升气缸及轴承,所述顶升气缸上配合设置有拉压架,所述拉压架包括拉压底板,所述拉压底板上设置有两块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均与所述轴承配合,两个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所述压板的两侧端均开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压板与所述拉压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轴承的轴向高度。

进一步,所述轴承为平面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顶升气缸及轴承,所述顶升气缸上配合设置有拉压架,所述拉压架包括拉压底板,所述拉压底板上设置有两块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均与所述轴承配合,两个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开口,使用时,所述轴承配合设置在弹簧压紧机构上,进一步将所述轴承从所述拉压架的侧端进入所述拉压架中,使得两个所述压板压在所述轴承的上表面上,进一步通过所述顶升气缸拉动所述拉压架,使得所述轴承被下压,从而使得弹簧压紧机构能够对治具进行压紧,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及能够拉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承、治具及弹簧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顶升气缸1及轴承2,所述顶升气缸1上配合设置有拉压架3,所述拉压架3包括拉压底板4,所述拉压底板4上设置有两块侧板5,两个所述侧板5的内侧均设置有压板6,两个所述压板6均与所述轴承2配合,两个所述压板6之间设置有开口7。使用时,所述轴承2配合设置在弹簧压紧机构上,进一步将所述轴承2从所述拉压架3的侧端进入所述拉压架3中,使得两个所述压板6压在所述轴承2的上表面上,进一步通过所述顶升气缸1拉动所述拉压架3,使得所述轴承2被下压,从而使得弹簧压紧机构能够对治具进行压紧,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拉紧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6的两侧端均开有倒角8。所述倒角8的设置使得弹簧压紧机构能够易于通过所述倒角8进入到所述开口7中,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板6与所述拉压底板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轴承2的轴向高度。所述压板6与所述拉压底板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轴承2的轴向高度的设置使得所述轴承2能够在所述拉压架3活动,使得弹簧压紧机构不需要拉紧时,所述顶升气缸1顶升并不再压紧所述轴承2,此时所述轴承2能够在所述压板6与所述拉压底板4进行活动,使得弹簧压紧机构能够易于松开治具,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2为平面轴承。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拉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顶升气缸(1)及轴承(2),所述顶升气缸(1)上配合设置有拉压架(3),所述拉压架(3)包括拉压底板(4),所述拉压底板(4)上设置有两块侧板(5),两个所述侧板(5)的内侧均设置有压板(6),两个所述压板(6)均与所述轴承(2)配合,两个所述压板(6)之间设置有开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的两侧端均开有倒角(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与所述拉压底板(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轴承(2)的轴向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为平面轴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压机构,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及能够拉紧的拉压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顶升气缸及轴承,所述顶升气缸上配合设置有拉压架,所述拉压架包括拉压底板,所述拉压底板上设置有两块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均与所述轴承配合,两个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开口。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拉压机构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卢彪;周伟波;黄欢;彭忠超;黄春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捷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