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零件的产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有电子器件的带零件的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电子器件的带零件的产品。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涉及在成型时不产生破损的嵌入模内成型用ic标签嵌合物(ictaginlet)和使用有该ic标签嵌合物的嵌入模内成型法的发明。该嵌入模内成型用ic标签嵌合物1在ic标签嵌合物基材1b的大致中央部且是不损伤该ic标签所具有的周状的天线线圈2那样的位置具有比模具浇口的口径大的开口1h。通过以使ic标签嵌合物的该开口到达与模具的浇口相对的位置的方式将ic标签嵌合物装填到模具内并注射树脂,能够在不使ic标签破损的情况下制造出ic标签被埋入树脂制的基材中的成型品即ic标签嵌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58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ic标签嵌合物能够作为搭载于如下装置的物品的一个零件来使用,该装置具备与ic标签进行通信的读取部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根据该装置和物品的使用目的来使ic标签和读取部件进行正常的通信,需要将ic标签与读取部件的位置关系正确地设定为期望的状态。并且认为,为了将这样的ic标签与读取部件的位置关系正确地设定为期望的状态,将物品搭载于装置时的读取装置与ic标签的位置关系、ic标签嵌合物中的ic标签的配置精度(位置、姿势的精度)很重要。然而,对于这些点,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特别的记载,若在ic标签嵌合物的树脂成型工序中ic标签在模具内倾斜等,则所述配置精度有可能产生问题。

另外,为了将ic标签固定于ic标签嵌合物,需要向配置有ic标签的模具的内部注入树脂并进行成型,由于该成形工序花费时间和劳力,因此存在制造成本相应地升高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ic标签在成形工序中暴露于高温高压中,因此存在有可能发生故障这样的问题。并且,在ic标签因某些原因发生故障而需要更换的情况下,由于ic标签被埋入树脂的内部,因此,还存在若不将周围的树脂破坏则无法取出ic标签这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和其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电子器件的带零件的产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带零件的产品是设有电子器件的带零件的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带零件的产品具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设于在所述带零件的产品上设置的安装平面的周围的一部分,用于保持被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电子器件。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技术方案2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对所述电子器件的侧面进行保持的至少一对突起部。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技术方案3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将一对所述突起部结合起来并与所述电子器件的上表面相面对。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技术方案4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设于一对所述突起部,并与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电子器件的上表面相接触。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技术方案5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板簧,该板簧将被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电子器件夹入并保持。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带零件的产品,仅靠将电子器件向带零件的产品的包围安装平面的保持机构的内侧插入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电子器件以保持于保持机构的状态配置于安装平面。因此,能够将电子器件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带零件的产品,另外,也能够将电子器件拆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俯视图。

图2(a)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图2(b)是从图1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中的电子器件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俯视图。

图6(a)是从图5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图6(b)是从图5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中的电子器件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俯视图。

图11(a)是从图10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第3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图11(b)是从图10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第3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中的电子器件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俯视图。

图15(a)是从图14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图15(b)是从图14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侧视图。

图16(a)、图16(b)和图16(c)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中的电子器件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8(a)是表示从图17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18(b)是表示从图17的箭头b方向观察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9(a)、图19(b)和图19(c)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的变形例中的电子器件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5、5a、5b、7、7a、9、9a、带零件的产品;3、3a、3b、3c、3d、3e、3f、作为保持机构的突起部;6、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持部即覆盖物;12、作为保持机构的爪部;p、电子器件;r、安装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9(a)、图19(b)和图19(c)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

这些实施方式涉及为了高效地制造安装有电子器件的最终产品而使用的零件即带零件的产品。即,在工序方面或在电子器件的处理方面难以将电子器件直接安装于最终产品那样的情况下,若预先在别的工序中以易于向最终产品安装那样的形态制造出包含电子器件的带零件的产品,则通过将该带零件的产品安装于最终产品,从而电子器件的安装变得容易。

在此,电子器件是指,在将安装有该电子器件的最终产品搭载于外部的设备等的情况下用于与该设备等之间进行通信等的电子器件,对通信等的信息的内容、通信等的目的等没有限定,电子器件的技术意义被最广义地解释。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预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的电子器件,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电子器件的外部形状、尺寸等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外部形状、尺寸。

另外,安装有电子器件的最终产品在各种目的、用途中使用,后面对最终产品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最终产品的构造、形状、大小等没理由限定于特定的构造、形状、大小等。另外,搭载最终产品的设备也与最终产品同样地在各种目的、用途中使用,其构造、形状、大小等也同样没理由限定于特定的构造、形状、大小等。

参照图1~图4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最终产品的零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1的俯视图,图2(a)是从图1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2(b)是从图1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在这些图中,未图示最终产品的主体,在该未图示的主体安装图1、图2(a)和图2(b)所示的带零件的产品1而完成最终产品。

在图1、图2(a)和图2(b)中,示出了具有预定厚度的矩形的基板2作为该带零件的产品1的主体,但该基板2的形状和大小是将其形态简单化和示意化的例示,并没有限定于这样的形状和大小的意图,材料也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如以下说明那样,在该基板2上通过保持机构保持电子器件p,但也可以当在最终产品上安装带零件的产品1的情况下,以从最终产品的外侧看得到电子器件p的方式将带零件的产品1安装于最终产品,另外,也可以以从最终产品的外侧看不到电子器件p的方式将带零件的产品1安装于最终产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在图1、图2(a)和图2(b)所示的带零件的产品1的基板2的上表面,作为应设置大致矩板形的电子器件p的范围,指定了矩形的安装平面r。此外,虽未图示矩形的安装平面r的外缘,但在安装后载置有电子器件p的基板2的上表面侧的平面相当于矩形的安装平面r的外缘。在该安装平面r的周围的一部分,以与电子器件p的各边的中央相接触的方式设有两对即4个突起3,作为对配置于安装平面r的电子器件p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4个突起3为相同形状,以比电子器件p的一边短的长边接触于电子器件p,突起3的高度比电子器件p的高度稍小。

由于突起3是用于保持电子器件p的构件,因此,与有可能对作为电子器件p的功能的无线通信造成影响的金属相比,突起3的材质优选为树脂等。另外,各对突起3、3的间隔设定为与进入其间的电子器件p的尺寸相同或比进入其间的电子器件p的尺寸稍小。若以嵌合用语表示两者的尺寸关系,则例如能够设为“过盈配合”。

图3(a)、图3(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1中的电子器件p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为了使电子器件p保持在两对即4个突起3之间,如图3(a)所示,使电子器件p从安装平面r的正上方以水平的状态向下方下降,如图3(b)所示,向由4个突起3包围的安装平面r推入电子器件p。在推入电子器件p时需要一些按压力,但若嵌入进去,则电子器件p被保持于突起3之间而成为不易脱落的状态。此外,在需要从带零件的产品1拆下电子器件p的情况下,若在安装平面r的外缘部的不存在突起3的部位,将工具插入基板2的上表面与电子器件p之间并以扩大两者的间隔的方式操作工具,则能够使电子器件p从基板2上浮而从突起3取下。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1a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在该变形例中,突起3a的高度设定为与电子器件p的高度相同,基板2a的外形为圆形。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该变形例中,在电子器件p的4个侧面的各中央部,从下端缘到上端缘的范围内的部位与突起3a的内侧面接触,因此突起3a对电子器件p的保持力大于第1实施方式的突起3的保持力,电子器件p被可靠地保持而不易脱落。

参照图5~图9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

图5是作为最终产品的零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5的俯视图,图6(a)是从图5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6(b)是从图5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在图5、图6(a)和图6(b)中,示出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基板2作为该带零件的产品5的主体。以下,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于其他部分则引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如图5和图6(a)和图6(b)所示,在带零件的产品5的基板2的安装平面r的四周的各中央部设有两对即4个突起3、3b,作为保持被配置于安装平面r的电子器件p的保持机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一侧的一对突起3b与另一侧的一对突起3相比,与电子器件p的侧面相接触的横向宽度较短,且高度较大。该一对突起3b、3b各自的上表面通过作为与电子器件p的上表面相面对的保持部的覆盖物6连结起来。因而,在处于安装平面r的电子器件p的上表面与覆盖物6的下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图7(a)和图7(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5中的电子器件p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为了使电子器件p保持在被两对即4个突起3、3b和覆盖物6包围的安装平面r内,如图7(a)所示,从高度较低的另一侧的突起3所在侧,即沿着图5的箭头b的方向,越过该突起3向一侧的一对突起3b、3b与覆盖物6之间插入电子器件p,如图7(b)所示,向由4个突起3、3b包围的安装平面r推入电子器件p。根据第2实施方式,即使电子器件p脱离了4个突起3、3b,由于覆盖物6成为按压件,因此也能够防止电子器件p从基板2脱落。

图8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带零件的产品5a的立体图。在该第1变形例中,基板2a是圆形。另外,固定有覆盖物6的一侧的突起3c的高度设定为与电子器件p的高度相同,使得覆盖物6与处于安装位置的电子器件p的上表面接触。另外,高度较低的另一侧的突起3d比第2实施方式的较低的突起3更低,而且,成为上表面以随着朝向安装平面r去高度进一步变低的方式倾斜的楔状。

为了在图8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带零件的产品5a安装电子器件p,从高度较低的另一侧的一对突起3d、3d的一侧,将电子器件p沿该突起3d的倾斜的上表面插入一侧的一对突起3c、3c与覆盖物6之间,向由4个突起3c、3d包围的安装平面r推入电子器件p。根据该第1变形例,电子器件p的4个侧面被4个突起3c、3d按压,另外,电子器件p的上表面被覆盖物6按压,因此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电子器件p被更可靠地保持。如此,虽然电子器件p在5个面与保持机构接触,但由于在插入电子器件p之际另一侧的突起3d的倾斜的上表面成为电子器件p的引导面,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安装。此外,为了顺利地进行这样的安装,且使安装后的保持可靠,优选的是,4个突起3c、3d尽量由不变形的材料构成,覆盖物6由能够稍微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

图9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带零件的产品5b的立体图。该第2变形例的较低的突起3e的最大厚度比第1变形例的较低的突起3d的最大厚度小,并且成为板状,与第1变形例不同,突起3e的上表面不倾斜,整体成为较薄的平板状的构件。

为了在图9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带零件的产品5b安装电子器件p,将电子器件p从较低的一对突起3e的一侧,沿着该突起3e的上表面插入较高的突起3c、3c与覆盖物6之间,将电子器件p推入由4个突起3c、3e包围的安装平面r。根据该第2变形例,较低的突起3e与电子器件p的接触面积比第1变形例的情况稍大,因此能够得到与第1变形例同等或其以上的保持力。另外,由于较低的突起3e为单纯的板状,因此不需要如第1变形例那样将上表面加工成斜面状,从而成本比第1变形例低。

参照图10~图13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

图10是作为最终产品的零件的第3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7的俯视图,图11(a)是从图10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11(b)是从图10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在图10、图11(a)和图11(b)中,作为该带零件的产品1的主体,示出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基板2。以下,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于其他部分则引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如图10、图11(a)和图11(b)所示,在带零件的产品7的基板2的安装平面r的四周的各中央部设有两对即4个突起3、3f,作为对配置于安装平面r的电子器件p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这些突起3、3f的除高度外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如图11(a)所示,与一侧的突起3相比,另一侧的突起3f的高度较大且与电子器件p的高度大致相同。另外,另一侧的一对突起3f、3f的配置间隔长于电子器件p的宽度,如图11(a)所示,在一个突起3f与电子器件p之间产生了间隙。另外,在该另一侧的一对突起3f、3f各自的上表面安装有作为保持电子器件p的保持机构的卡定部8。卡定部8是越接近顶端越薄的、具有弹性的板簧状的构件,其顶端向突起3f的内侧突出,并在安装平面r的上方与电子器件p的上表面接触。此外,卡定部8能够由与第2实施方式的覆盖物6相同的材料构成。

图12(a)和图12(b)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7中的电子器件p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为了使电子器件p保持在由两对即4个突起3、3f和卡定部8包围的安装平面r内,根据突起3的配置而将电子器件p配置在一对卡定部8、8之上,如图12(a)所示,将电子器件p的与一侧的卡定部8相对应的一侧部向下方按压,将该一侧部推入到该卡定部8的下方。接着,如图12(b)所示,将电子器件p的与另一侧的卡定部8相对应的另一侧部向下方按压,将该另一侧部推入到该卡定部8的下方。由此,电子器件p移动至两个卡定部8、8的下方,保持在由4个突起3、3f包围的安装平面r上。4个突起3、3f中的与电子器件p接触的仅是两个突起3、3,但电子器件p由于在上表面的两处被卡定部8、8按压,从而处于不易脱落的状态。另外,在需要取出被保持在突起3、3f之间的电子器件p的情况下,只要将工具插入基板2的上表面的不存在突起3、3f的部位与电子器件p之间,使两者的间隔扩大,以逐个越过卡定部8、8的方式进行抬起工具的操作,则能够从突起3和基板2取下电子器件p。

图13是作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带零件的产品7a的立体图。在该变形例中,4个突起3的高度设定为与电子器件p的高度相同,基板2a的外形为圆形。其他结构与第3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该变形例中,由于未安装卡定部8的突起3a的高度与电子器件p的高度相同,因此突起3a对电子器件p的保持力大于第3实施方式,电子器件p被可靠地保持而不易脱落。

参照图14~图16(a)、图16(b)、图16(c)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

图14是作为最终产品的零件的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9的俯视图,图15(a)从图14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15(b)是从图14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在图14、图15(a)和图15(b)中,示出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基板2作为该带零件的产品9的主体。以下,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突起3等不同的第4实施方式的保持机构进行说明,对于其他部分则引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如图14、图15(a)和图15(b)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9具有板簧10,作为与配置于基板2的安装平面r的电子器件p的四周中的相邻的两边和同该两边相连续的其他两边的各一部分相接触来夹持电子器件p的保持机构。板簧10将相当于配置于安装平面r的电子器件p的一个角部的位置作为相对于基板2固定的固定部13,板簧10由在该固定部13相互连结的两个板构件11、11构成。两个板构件11、11在未夹持电子器件p的状态下,如图16(a)所示,成为锐角(在图示例子中为大约30度)的状态,在夹持电子器件p时成为大致直角的状态并以弹性力保持电子器件p。另外,在板构件11的顶端设有与板构件11正交的爪部12。在板簧10夹持着电子器件p的情况下,这些爪部12卡定于电子器件p的另外两个角部,使得对电子器件p的保持可靠。

图16(a)、图16(b)、图16(c)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零件的产品9中的电子器件p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为了使电子器件p保持在安装平面r内,如图16(a)所示,将电子器件p配置于基板2的上表面,使电子器件p的角部抵接于处于锐角的状态的两个板构件11、11的两个爪部12、12并进行推入的动作。如图16(b)所示,通过电子器件p的推入,从而板簧10的爪部12、12沿着电子器件p的侧面移动,与此相伴,板簧10的两个板构件11、11向交叉的角度变大的方向变形。如图16(c)所示,当电子器件p越过爪部12、12而进入到板簧10的内部时,爪部12、12卡定于电子器件p的两个角部而可靠地保持电子器件p。此外,在需要拆下由板簧10夹持着的电子器件p的情况下,只要一边对板簧10施加使得板簧10的板构件11、11打开的方向的力,一边使电子器件p沿与基板2正交的方向移动,则能够将电子器件p从板簧10和基板2取下。

参照图17~图19(a)、图19(b)、图19(c)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17是作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带零件的产品9a的俯视图,图18(a)是从图17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18(b)是从图17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以下,主要对与第4实施方式不同的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持机构进行说明,对于其他部分则引用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

如图17、图18(a)和图18(b)所示,作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带零件的产品9a具有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板簧10,但在该板簧10的板构件11的顶端部和爪部12的上缘,安装有与基板2平行的矩形板状的覆盖物16。如图19(a)~图19(c)所示,向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板簧10安装电子器件p的操作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参照图16(a)~图16(c))相同。然而,在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17、图18(a)和图18(b)所示,配置于安装平面r的电子器件p不仅由在与基板2平行的面内发挥作用的板簧10的弹性力和爪部12的卡定进行保持,而且被在板簧10的顶端设置的覆盖物16按压而不沿与基板2正交的方向移动。因而,与第4实施方式相比,在变形例中,电子器件p被更可靠地保持,与第4实施方式相比,电子器件p脱离板簧10的风险更小。此外,在需要从板簧10拆下电子器件p的情况下,只要打开板簧10,按照图19(c)、图19(b)、图19(a)的顺序使电子器件p在基板2上移动即可,但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该操作要使板簧10更大程度地挠曲,因此需要更大的力。

根据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仅靠将电子器件p向带零件的产品1、1a、5、5a、5b、7、7a、9、9a的将安装平面r的外周的一部分包围的保持机构(突起3、突起3a、突起3b、突起3c、突起3d、突起3e、突起3f、覆盖物16、板簧10、板簧10的爪部12、板簧10的覆盖物6)的内侧插入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电子器件p以保持于保持机构的状态稳定地配置于安装平面r。因此,能够在不损伤带零件的产品的情况下容易且可靠地安装电子器件p。

此外,作为最终产品的具体例,可举出搭载于制版装置的版纸卷。版纸卷是将连续带状的孔版原纸卷装于纸管而成的产品。在将该版纸卷或将插入并固定在版纸卷的纸管的端部的盖子作为最终产品的情况下,包含电子器件p的带零件的产品1安装于盖子。并且,在将版纸卷搭载或使用于制版装置时,在电子器件p与制版装置之间,根据需要来进行与制版或孔版原纸等有关的通信。

另外,作为另一具体例,可举出搭载于喷墨印刷装置的墨盒。若将安装有电子器件p的带零件的产品1安装于作为最终产品的墨盒,则在将墨盒搭载或使用于喷墨印刷装置时,在电子器件p与喷墨印刷装置之间,根据需要来进行与印刷或墨等有关的通信。

另外,作为又一具体例,可举出搭载于孔版印刷装置的墨瓶。若将安装有电子器件p的带零件的产品1安装于作为最终产品的墨瓶,则在将墨瓶搭载或使用于孔版印刷装置时,在电子器件p与孔版印刷装置之间,根据需要来进行与印刷或墨等有关的通信。

《关于实施方式中的各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结构和其效果》

第1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是设有电子器件p的带零件的产品,其特征在于,该带零件的产品具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设于在所述带零件的产品上设置的安装平面r的周围的一部分,用于保持被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r的所述电子器件p。

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仅靠将电子器件p向带零件的产品的包围安装平面r的保持机构的内侧插入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电子器件p以保持于保持机构的状态配置于安装平面r。因此,能够将电子器件p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带零件的产品,另外,也能够将电子器件p拆下。

基于第1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第2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对所述电子器件p的侧面进行保持的至少一对突起部3、3a、3b、3c、3d、3e、3f。

根据第2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仅靠使电子器件p嵌入突起部之间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电子器件p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带零件的产品。

基于第2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第3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保持部(覆盖物6),该保持部将一对所述突起部结合起来并与所述电子器件p的上表面相面对。

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仅靠将电子器件p从突起部与保持部之间插入并使电子器件p嵌入到突起部之间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电子器件p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带零件的产品。另外,电子器件p不仅被突起部按压,而且上表面侧被保持部按压,因此保持变得更加可靠。

基于第2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第4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卡定部(卡定部8),该卡定部设于一对所述突起部,并与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r的所述电子器件p的上表面相接触。

根据第4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仅靠将电子器件p从卡定部之上向下方推入并使电子器件p嵌入突起部之间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电子器件p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带零件的产品。另外,电子器件p不仅被突起部按压,而且上表面侧被卡定部按压,因此保持变得更加可靠。

基于第1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第5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具有板簧10,该板簧10将被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r的所述电子器件p夹入并保持。

根据第5技术方案的带零件的产品,仅靠将电子器件p夹入于板簧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电子器件p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带零件的产品。由于电子器件p在板簧的弹性力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被夹入,因此保持很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零件的产品,其是设有电子器件的带零件的产品,其特征在于,

该带零件的产品具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设于在所述带零件的产品上设置的安装平面的周围的一部分,用于保持被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电子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对所述电子器件的侧面进行保持的至少一对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将一对所述突起部结合起来并与所述电子器件的上表面相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设于一对所述突起部,并与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电子器件的上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零件的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板簧,该板簧将被配置于所述安装平面的所述电子器件夹入并保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电子器件的带零件的产品。带零件的产品(1)具有作为保持机构的突起部(3),该突起部(3)设于在带零件的产品的基板(2)上设置的安装平面(R)的周围的一部分,用于保持被配置于安装平面的电子器件。仅靠将电子器件插入包围安装平面的突起部(3)的内侧的简单操作(图3),就能够将电子器件以保持于突起部(3)的状态配置于安装平面。能够将电子器件以无损伤的方式容易且可靠地安装于带零件的产品。另外,也能够将电子器件拆下。

技术研发人员:藤村峻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0.09.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