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与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08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与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各种通过电能提供驱动力的设备中,都会设置电机。通常,为了获得较高的输出转矩,会采用电机与减速器相结合的方式,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工作部件。但是,常规的结构中,电机与减速器的整体尺寸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从而增加整个设备的尺寸,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较小,一定程度上能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减小包括该驱动装置的设备的尺寸,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设备,该设备中的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较小,一定程度上能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减小设备的尺寸,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驱动装置,包括:

电机,包括动力输出件与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限定出容纳腔体;

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件,所述动力输出件与所述动力输入件连接,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减速器置于电机内部的容纳腔体内,能够减小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占用空间更小,从而减小使用该驱动装置的设备的尺寸,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所述电机包括转子与定子,所述转子为所述动力输出件,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沿所述电机的径向排布,且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同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在所述电机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所述减速器包括太阳齿轮、齿圈与多个行星齿轮,所述太阳齿轮为所述动力输入件,所述齿圈位于所述太阳齿轮的外部,多个所述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齿圈之间,且所述齿圈、所述太阳齿轮均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转子与所述太阳齿轮的转动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所述减速器还包括行星架,所述行星架通过轴承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所述行星架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行星架通过轴承与所述电机底座连接,所述齿圈与所述电机底座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所述行星架包括减速器顶盖与减速器底盖,在所述行星齿轮的轴向上,所述减速器顶盖与所述减速器底盖分别位于所述行星齿轮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电机的端部,所述驱动板上设有磁编码器,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磁性件,且所述磁性件与所述转动轴间设有阻隔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编码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磁编码器用于感应所述磁性件的磁极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所述转子包括转子磁极,所述转子磁极位于所述转子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位于所述电机的外部,且所述外框上设有三角形镂空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设备,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工作部件,所述工作部件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内凹部,所述工作部件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内凹部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设备的驱动装置中,将减速器置于电机内部的容纳腔体内,能够减小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占用空间更小,从而减小该设备的尺寸,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且驱动装置与工作部件的凹凸配合能够进一步减小轴向尺寸,连接也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图1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驱动装置的爆炸图(省略部分部件);

图3是图1中驱动装置的剖视图(省略了驱动板等部件)。

附图标记:

电机100、转子110、定子120、减速器200、太阳齿轮210、转动轴211、凹槽2111、齿圈220、行星齿轮230、减速器顶盖240、减速器底盖250、内凹部251、外框300、三角形镂空部310、电机底座400、驱动板5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00与减速器200等部件。电机100包括电机底座400,电机底座400的内部限定出一个容纳腔体,减速器200置于该容纳腔体内。电机100的动力输出件与减速器200的动力输入件连接,电机100通过减速器200进行减速,并增大输出转矩后驱动工作部件转动。沿电机100的输出轴方向上,减速器200不超出电机100的端部,即减速器200的所有部件均被电机100罩住。常规的驱动装置中,减速器与电机通常沿电机的轴向排列布置,整个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较大。与常规的驱动装置相比,本实施例中将减速器200完全置于电机100的内部可以减小驱动装置沿轴向的尺寸,减小其占用空间,从而减小使用该驱动装置的设备的尺寸,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100包括转子110与定子120,转子110为电机100的动力输出件。转子110与定子120沿电机100的径向排布,且转子110与定子120同心。与轴向排布等其他方式相比,将转子110与定子120径向排布可以减小轴向尺寸,在一些对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有限制的使用环境中,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便能较好的满足要求。

参照图2与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100的径向方向上,转子110设于定子120的外部,定子120固定于电机底座400的外侧壁上。将转子110置于定子120的外部,可以使电机100具有更大的输出转矩,能更好的匹配一些需要较大输出转矩的工作部件。

参照图2与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速器200选用行星减速器,包括太阳齿轮210、齿圈220及多个行星齿轮230,太阳齿轮210为减速器200的动力输入件。齿圈220位于太阳齿轮210的外部,齿圈220与太阳齿轮210之间设有多个行星齿轮230,且齿圈220、太阳齿轮210均与行星齿轮230啮合。转子110套设于太阳齿轮210上,太阳齿轮210可随转子110同步转动。减速器200的选择不限于行星减速器,其他类型的减速器亦可。但本实施例中,选用结构较简单、制造技术较成熟的行星减速器可以简化整个驱动装置的结构,一定程度上能减轻驱动装置的重量,有利于驱动装置的轻量化设计。

参照图2与3,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速器200还包括行星架,行星架通过轴承与太阳齿轮210的转动轴211连接,且行星架通过轴承与行星齿轮230连接,同时,行星架还通过轴承与电机底座400的内侧壁连接,外框300与电机底座400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齿圈220固定于电机底座400的内侧壁上,行星架为减速器的动力输出件。由于电机底座400与外框300的位置固定,因此,可以限制上述的太阳齿轮210的转动轴211与行星齿轮230等部件的轴向位移。在上述结构中,太阳齿轮210、齿圈220及行星齿轮230在轴向位于同一位置,且行星架也位于电机底座400的高度范围内,并被电机100罩住,从而尽量减小轴向尺寸。对于一些小型机器人,例如足式机器人,需要在较小尺寸的空间内进行活动,使用上述的驱动装置有助于将机器人的尺寸进一步缩小,从而提高其活动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行星架包括减速器顶盖240与减速器底盖250,二者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减速器顶盖240位于太阳齿轮210、齿圈220及行星齿轮230的顶部,减速器底盖250位于太阳齿轮210、齿圈220及行星齿轮230的底部。减速器顶盖240、减速器底盖250与外框300均通过轴承与太阳齿轮210的转动轴211连接。行星齿轮230与减速器顶盖240、减速器底盖250间均通过轴承连接。减速器顶盖240、减速器底盖250均通过轴承与电机底座400的内侧壁连接。在上述多个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减速器顶盖240与减速器底盖250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使减速器动力输出更加稳定。

参照图2与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机100的外部设有外框300,外框300能够对电机100进行保护,防止外部部件碰撞电机100与减速器200而将其损坏。外框300上设有多个镂空部,能够节省材料,减轻整个驱动装置的重量。进一步的,外框300上设有多个三角形镂空部310,不仅有利于驱动装置的轻量化,且三角形较高的稳定性还能提高外框300的抗扭强度,增强其结构稳定性,当遭遇碰撞时不易发生变形。另外,上述的三角形镂空部310需要均匀分布于外框300上,以保证遭遇碰撞时外框300各区域能够受力均匀。

参照图2与3,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板500,驱动板500固定于外框300的端部,驱动板500用于控制电机100的转动。驱动板500上与外框300接触的一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磁编码器(图中未示出),太阳齿轮210的转动轴211的内部中空,且顶部设有凹槽2111,以形成台阶孔。在该凹槽2111内设有磁钢片,当磁钢片随转动轴211同步转动时,磁编码器能够感应到磁钢片的磁极位置,以获得转子110此时的位置参数。且磁钢片与转动轴211之间还设有阻隔件,以免电机100的磁场对磁钢片造成影响。上述的阻隔件可以选用环氧树脂材质,当然,其他类似材质亦可。另外,为了提高磁感应器感应的准确性,磁编码器与磁钢片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110采用表贴式磁极,与内嵌式磁极相比,可以减小磁阻损耗,并减小输出转矩的波动。具体的,转子110包括转子磁极,转子磁极直接粘贴于转子110的表面上。另外,转子110选用多对极磁极布置方式,以使输出位置与转矩更加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120包括定子铁芯与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缠绕于定子铁芯的表面。定子绕组采用多股细铜丝并联的方式,以减缓定子绕组的趋肤效应和电机100的发热,使得自然冷却便能满足散热需求,避免使用风扇而增加整体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工作部件,工作部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工作部件为足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通常要求结构紧凑,尺寸较小,使用上述的驱动装置则可以尽量减小驱动部件的尺寸,有利于缩减足式机器人的整体尺寸。另外,参照图1,由于足式机器人表面多为凸出的部件,因此,在减速器底盖250上还设有多个内凹部251,将驱动装置应用于足式机器人上时,足式机器人表面的凸出部件可以伸入内凹部251内,以使驱动装置与足式机器人间的间隙更小,进一步减小足式机器人的整体尺寸。

下面提供一组上述的驱动装置应用于足式机器人时的具体结构参数:

转子选用36n42p的多对极磁极布置方式,以提高转矩与位置控制的精确度,满足足式机器人对于转矩与位置输出精度要求较高的需求。本方案中采用单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比为6.27:1。太阳齿轮210、齿圈220及行星齿轮230选用碳钢材质,减速器顶盖240与电机底座400选用铝合金材质。减速器顶盖240、减速器底盖250与电机底座400间使用推力轴承,其他位置使用深沟球轴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包括动力输出件与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限定出容纳腔体;

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件,所述动力输出件与所述动力输入件连接,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与定子,所述转子为所述动力输出件,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沿所述电机的径向排布,且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同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太阳齿轮、齿圈与多个行星齿轮,所述太阳齿轮为所述动力输入件,所述齿圈位于所述太阳齿轮的外部,多个所述行星齿轮位于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齿圈之间,且所述齿圈、所述太阳齿轮均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转子与所述太阳齿轮的转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行星架,所述行星架通过轴承与所述行星齿轮连接,所述行星架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行星架通过轴承与所述电机底座连接,所述齿圈与所述电机底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减速器顶盖与减速器底盖,在所述行星齿轮的轴向上,所述减速器顶盖与所述减速器底盖分别位于所述行星齿轮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电机的端部,所述驱动板上设有磁编码器,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磁性件,且所述磁性件与所述转动轴间设有阻隔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编码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磁编码器用于感应所述磁性件的磁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磁极,所述转子磁极位于所述转子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位于所述电机的外部,且所述外框上设有三角形镂空部。

10.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工作部件,所述工作部件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内凹部,所述工作部件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内凹部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与设备,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包括动力输出件与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限定出容纳腔体;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件,所述动力输出件与所述动力输入件连接,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设备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工作部件,所述工作部件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内凹部,所述工作部件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入所述内凹部内。本实用新型中,将减速器内置于电机内部,能够减小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占用空间更小,从而减小使用该驱动装置的设备的尺寸,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李晟皋;王泽;谌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197.html